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说明贵族依然掌控着文化的最高标准.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387318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为一种在民间长期流传,到现在一度被人认为是“死文字”的“小经” ,历经 沧桑终于被学术界挖掘出来进行研究,此种情形,着实让人慨叹良多 学术话语和民间的话语是存在差异的,听到“语言本身不存在对错与否,重要的是 语从民间使用“小经”的主要目的来看,是为了用这种以阿拉伯语加注辅音字 母拼写汉语来注解经堂教材,以达到理解和消化经堂教学内容为宗旨因而其 主要作用是用拼音汉语来理解经典教材,以达到传承经典教育和延续伊斯兰文 化的目的这种文字标音,而并不用来“达意” , 他们不计较“小”在普通话 中读几声的问题,更不会想道汉字的表意功能会导致人们理解的偏狭小经属 于拼音文字,用来拼写汉语,只表音而不表意如果仅从汉语注音出发推断其 缘起,可能直接会同早期来华的穆斯林先民联系起来那时候人们为了交流就 得学习当地的语言,他们在商贸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肯定记住了简单的交流词汇, 他们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记录汉语的音节,一个不经意的标记可能就成为今日 “小经”的原创如果说唐宋时代已经有了用阿拉伯文、波斯文甚至操其它语 言的穆斯林记录汉语的习惯,那也是一种个人行为同后来人们使用小经注解 阿拉伯语经典相比较,其目的已经截然不同。

      因而那时候这种文字只能说是小 经的前身,严格意义上,能同“经”联系起来,正式成为大众接受的文字还是 在明代根据穆斯林先民“失语”现象出现的大致年代,明代以前使用“小经” 主要是学习汉语,而明代经堂教育创办以后,小经文字主要用来注解典籍中的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语言学习和使用载体随着一个本土化民族——回族的 形成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堂教育兴起后,没有读过汉书,不会书写汉字 而直接进入经堂,操汉语口语的游学阿訇和满拉将小经文字的作用发挥到了极 致他们非常熟悉阿拉伯语字母的发音,根据汉语的发音特点对阿拉伯语字母 稍做修改就可以记录汉语的发音了由此推断,小经产生的时代应该确定在经 堂教育兴起之后 经堂教育兴起以后,为了记录阿訇讲义,小经的使用成为经堂中大众普遍接受 和认同的活动这一特点不应该忽视因为民间没有经堂学习背景的人不会书 面使用小经,他们懂得的小经文字主要是阿訇演讲中多次重复的经堂语词汇, 小经文字对于更底层的民间仍然是生疏的阿訇和满拉才是真正的民间知识阶 层正是他们用在经堂中学会的小经来记帐、写信、立契约、写“伊扎布” (证 婚词) 、编工具书、做作业、答试卷、记工作笔记和历史事件等等。

      小经的使用 和阅读其实从一开始就将不懂得阿拉伯语的“瞎汉”拒之门外,只是在念经人 中通行和流传念经人不仅由于掌握了宗教知识而地位显赫,更重要的是他们 还拥有了使用汉语的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就可以在社会事务中与其它族群进 行交流,成为穆斯林社会的文化掮客、知识精英和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小经的创造者是一个集体,而不是个人的行为,经 堂教育的兴起加速了小经文字的整合和流传,游学的满拉将不同地区、不同方 言书写的小经带到了四面八方,小经文本资源丰富和发达的地区在经堂教育中 也形成了强势,从而占领了在经典诠释方面的话语权大多流传至今的小经文 本中,特色鲜明的陕西方言、青海方言和河州(甘肃临夏)方言有力地证明了 这一点仅从文本本身研究,都可以发现西北方言整合的影子,以及经堂教育 中心的变迁过程 作为一种在特定人群中流传并使用的文字, “小经”的用图几乎铺展到方方 面面,除了主要用来注释经典外,还用来编纂工具书、书信、契约、记帐、写 “伊扎布” (结婚证明) 、记录历史事件、遗书、作业、答卷、工作记录、签名,可能还有其它实物,例如碑铭、印鉴等 “小经”文本中保存了大量阿拉伯语和 波斯语的词汇,时间越推前保存的词汇量越大,反映了回族语言逐渐向汉语演 变的过程。

      语言复杂的成分本身就表明了回族形成的多元性②“小经”文字 保留了大量古今各地的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文本的流传过程本身就是 地域文化融汇交流的过程,使不同地区的方言发生整合大批游学的满拉更加 促进了这些文本资源的交换,使“小经”成为回族各地(由其是西北)方言整 合的文献工具满拉通过阅读不同文本,不仅增长了经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不 同方言,这为他们日后成为阿訇到各地出任掌学储备了语言背景③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理解一个人群认知过程的工具结构语言学也 专门研究人类通过语言而达到认同的过程 “小经”作为回族等民族使用的文字 符号,通过对这一符号的解读,也能理解一个群体的内心世界作为“回族汉 语” ,也是族群认同的要素之一这一认识可以改变民族四要素说以汉语作为回 族共同语言的牵强,值得学术界重视④每一个“小经”文本就是一个个案,通过对单个文本的研究,可以厘 清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一点对于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教史、民族志等的 研究至关重要 “小经”作为当地人用本土汉语写成的作品,既有不会书写汉语 而采用拼音文字的无奈,也有排斥更多读者的意图例如《哲合忍耶道统史》 , 其目的是为了让本群体内部的知识分子读懂,用口传的形式流传到民间。

      这种 资料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小经”文字的 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即便是在阿訇满拉阶层,回族民间对汉文化并不是排斥的 相反他们为了学习另一种关切自身的文明而创造了便利的工具用阿拉伯语加注辅音字母拼写汉语,本身就表现了强势(主流)文化浸 入而非主流文化应变的方式,是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在语言文字方面产 生的激变每当涵化发生,回族民间都有应对的策略 “小经”文字体现了不同 语言,不同文化持有者之间的交流和文明对话的事实回族民间渴望学习中华 文明的声音表现得如此深刻,留给后人更多的历史反思我们时至今日才尝试 着去了解几百年前的草根社会,言表达了什么” (王岱舆语)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 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明.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 》有时,我们在义正词严地指责这种的无知无识, 回回文化的每一项都呈着混血的容貌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生存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我们 暂时叫它语民人群才是语言的决定因素,即使是象世界语、女书这样的人工 语言也不能逃避社会群体的决定性作用离开了人群,语言将无从产生,也无 从生存。

      研究和思考一种语言也必须从移民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找到语言的 根源,才能真正认识一种语言的本质 语言透露着一个族群的原来因果 他们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名偐咀嚼成西子湖的内涵,将唐诗宋词弥漫成西子湖的历 史是游人太浅薄?还是西子湖太稠邃? 在中国三千弱水的文字里,他们只取撷了一瓢来灌溉两种语言宗教性的转换. 聆听历史迂缓的回音明中叶之后,蕴含伊斯兰文化的汉语词汇在回族话中的“定植”,标志着伊斯 兰文化中国化的转型,回族语言既是对汉语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对汉语的重新 塑造;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蒙古语等各种语汇在回族语言中的共存状 况,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浸润、渗透,也暗示着人种、族源的来历信息,比如从 中可以看到回族先民对音乐、舞蹈等文化活动的积极态度;回族经堂语是回族 的 “准通语”“准文学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 伊斯兰教是主张“两世吉庆”的 宗教,伊斯兰教义思想概括了穆斯林生前死后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穆斯林一生的语言和行 为之中因此,宗教用语很多事阿拉伯语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很少见的 如果把宗教用语撤去,就很难编写出一部完整的阿拉伯语字典来,这种现象也表现在中国 回族人民的语言文字中。

      说明贵族依然掌控着文化的最高标准甚嚣尘上 正是她的复杂性,渐渐将我们心目中遥远的伊朗轻轻拂去,代之以一个真切的有血有肉的 伊朗 将整个国家从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中拯救出来我注意到他那时写下的文字,已深染儒学之风,基本的思路是以东方固有的传统去融会西 学他的思想满蕴着东方情调,对汉文明的眷恋达到了很深的程度他自信从本土的文明 里可以找到一种新生的根据,思想家与学问家的不同是,前者并不否定学问的意义,而是把着眼点放到人的解放和社会 的改造上对于灾难深重的国民而言,思想家有时会像黑暗中的灯火,照着惨烈的生存 而学问家的智慧,有时仿佛饥民眼里的盛宴图,美则美矣,却不及火炬给人以暖意 我们分析一种语言以及这种语言的表达对象,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语言学基本定 理:语言与社会实践相一致是社会实践决定语言而不是语言决定社会实践, 就是说,一种语言有一种说法就必然有这种说法所表达的那种生活实践面对 有几千年历史的千锤百炼而成的汉语,满人虽然夺取了中国的政权,然而其语 言却难以胜任统治中国的使命但是满人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却不得不面对要使 用语言的生活政治现实小至为了自己曰常生活的表达,大至为了统治中国的 政治需要,满人都迫切需要一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周围生活的语言。

      考证历史 很难,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决定语言的是社会实践可能会有汉人把内地的汉语 带到了关外,在满人入关以前汉人和满人应该有交流并且产生语言的相互影响, 这很合清理,“满人在入关之前就多一会汉语努尔哈赤的汉语就很娴熟”这也 很合理 但是,这应该不会引起满语的质的变化,更不会引起满语在满人中的主流地位 的改变,因为语言的生存是由人群社会活动的需要决定的在满人入关以前, 满人的社会活动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满人说汉语仅仅是政治需要或者只是部分 人参与的满汉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满人根本就没有必须彻底改变自己母 语的社会迫切需要这不是满人基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满人只有在入关以后才 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变成了绝大多数满人都必须与汉人交流,正 是这种社会活动的质的改变才产生了“满式汉语”在满人中的主流地位 所以, 满式汉语一定是在满人入关以后才出现的事情 自然语言是一定区域的语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语言 任何自然语言的考证都离不开说这种语言的语民,考证自然语言史离不开语民 迁移史普通话今天已经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然而普通话不是没有历史的 语言 最初的说普通话的语民到底是那些人?普通话语民从何而来? 放眼现在全中国各地的收录记载在方言学中的方言没有一种是普通话,而普通 话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官方语言中,把历史的时间向前一点可以找到溥仪和满 清的皇亲国戚都是说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没有语音体系级别的差异),这说明 了在全国的汉语方言语民中,满清的皇亲国戚是唯一可以确实考证到的普通话 语民。

      唯一可信的解释也正是普通话是满清的皇亲国戚所说的一种语言,这是 唯一可以考证的普通话形成的历史线索,理所当然的是它们必然是形成普通话 的语民 但是问题来了,满清的皇亲国戚在 400 年前的满人入关以前并不是说汉语的, 为什么满清的皇亲国戚会说不同于任何汉语方言的语言?这就是历史的奥妙所 在! 正是回回民族对自己的母语的深刻记忆,从而使自己的语言中留存了大量的阿、 波语词汇,同时也继承了这些词汇的原来的语法和变化,从而表现在读音、译 写上,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音变”现象 “回族汉语”的提法,一方面指出它仍是汉语的一种,则它的基本规则并没有 脱离汉语的窠臼;同时这种汉语的使用者是“回族” ,这个族群及其文化给它赋 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和元素,使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异于一般汉语的特点刘迎胜先生因而提出了“回族汉语”的概念,[②]虽然这个术语刘先生已在他 的关于“小经”文字研究的系列论文中多次使用,但刘先生似无意将之视为一 个完整的学说体系而加以论证尽管如此, “回族汉语”的提法仍然揭示了其 “偏好使用其原母语—波斯语词汇的特点” , [③] 并且“回族汉语”是“小经” 文字的基础语言[④]。

      而且刘迎胜先生的系列文章已经清楚的揭示了“回族汉 语”的历史演变过程 回族汉语以偏好使用阿拉伯语和回回人母语——波斯语为特征,因此在回族语 言中遗存了大量的阿、波语词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回族人民对这些 词汇的读音、语法等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日常使用的语文,成为包括口 头语、经堂语、小儿锦的组成部分和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