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学员厌学心理、行为及其对策.doc
10页谈谈学员厌学心理、行为及其对策摘要:学员厌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作者结合专业技术教 学实际过程中个别学员厌学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主 要从学员厌学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的表现两个方面总结了这 些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关键词:基地学员厌学心理表现行为表现培养学习 兴趣学员入学动机多元化,基础文化存在个体差异,厌学现 象使得基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面临挑战,这已经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随着社会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学员的文化 程度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各有所向,学风不正、学员厌学等 现象也较为普遍,并且有蔓延趋势教学质量关系到一个训 练单位的命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学员厌学的原因 是什么?有什么对策能够有效解决学员的厌学现象?怎样 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活动实 践,谈谈学员的厌学心理、行为表现和培养学员学习兴趣的 方法一、学员厌学的心理表现在与学员、学员队干部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基地学员 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本身是一种比较艰苦、复杂的思维活动,要想取 得好成绩,必须下工夫有一部分学员以前在校学习成绩本 来就很一般,厌学的心理也不是进入基地后才形成的,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总觉得学习这么累,刚刚从一所学校熬出 来,又进入另一所学校继续上课,一想到这些,厌学心烦的 心理就油然而生。
2•上大学是家长的意愿,可自己力不从心不少家长望 子成龙,由小学或初中起就请家教,逼着孩子学,但越学就 越没兴趣,一见课本就头疼孩子又怕考不好受家长训斥、 老师批评,只好作弊、改分数,糊弄家长,欺骗老师,到头 来还是自己骗自己,感到很苦恼来到基地,队干部不厌其 烦地强调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教员在教室里苦口婆心地 讲专业基础知识在一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管是在队里还 是在教室,不少学员想到一个“学”字就望而生畏3•—些学员认为专业课学得好学得差,到时都是干一样 的工作,给自己定那么高的理想、目标不是自找苦吃吗?且 跟着感觉走,做个庸人,落个逍遥自在相信''人的命天注 定,胡思乱想没有用”,何况走上工作岗位还有师傅再带教, 到时候用心点就出不了什么问题4•一些学员认为学习确实不一定有什么用,“有钱能使 鬼推磨”,现在的所谓大款、大腕、明星,甚至当官的,不 一定有什么学问,或是什么好学生,读书好坏基本不是决定 因素5.—些学员认为学好专业课,不如有个好关系现实生 活中,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极为重要,只要有权有势,则何 愁没有好位置?平民百姓的孩子就算学习好,也不一定能找 到好工作,还不如有个叫“李刚”的爸爸。
6•—些学员成绩一直不好,在家里曾经受家长训斥,在 学校老师不关注,在队里基本也是后进分子,学习早已失去 信心,干脆破罐子破摔7. 一些学员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后到了社会上是否 有用还是个问题,现在社会上工作,只认高中毕业证、大学 毕业证,拿了培训合格证书,还不知道有没有用二、学员厌学的行为表现学员从内心里是不想学的,就必然从日常行为上表现出 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管理比较严格,逃课是不可能的,于是到了教室 里,人在曹营心在汉,要么伏台睡觉,要么讲话,要么搞恶 作剧,甚至顶撞教员,干扰课堂2•到教室的时间多,看书的时间少每天来教室就像走 过场一样,打发日子上课不愿听讲,不愿做笔记,课后不 愿复习,不愿做作业对成绩无所谓,考试、测验只随便勾 几道选择题,需动脑劳力的题目一片空白3•很少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萎靡不振,下课生龙活 虎,学习尽量敷衍,活动激情不减,想方设法寻找刺激4.因学员厌学,队长干部“恨铁不成钢”,对他们进行 多方面的教育,而他们往往站在队干部、教员的对立面,经 常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屡教不改,给课堂管理带来很大难 度三、如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 对学习不感兴趣。
要对症下药,就要调动、培养学员的学习 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 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员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 力下面我主要从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谈谈培养学员学习兴 趣的方法1•通过教学创新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江泽民同志指 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创新是指能够发现人们尚未发现的规律、创造出世 界上尚未创造出的东西的能力而对于学员来说,能够解决 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 高,就属于创新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教员才能目标明 确,在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事实证明专业理论课是许多学员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从实际情况看,学员对专业课感兴趣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思 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框框,“一 言堂”式地灌输,就只会使学员由开始的新鲜感很快转入厌 烦阶段,最后丧失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 没有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学员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 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员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员在教学 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 员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员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对学 员那些富于创新、别出心裁的念头和思想,要给予鼓励和称 赞,使学员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教员的肯定中 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员充满激情,渴 望成功海伦•凯勒曾说:“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 就绝不甘于在地上爬有了想要成功的思想,学员的主观 能动性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自觉地去创新,去发展自 我、完善自我这样学员就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学习 的感觉,学习就成为了自觉的行动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 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员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 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实物实装、 网络、录像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员的感官,使教 学更生动、形象,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比如上 专业课程的时候设计好一堂实习操作课程,使得学员有一种 从未有过的操作实践收获,极大地激发求知欲望2.通过培养学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来提高学 习兴趣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 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 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
如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逆 向思维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蕴藏着巨 大的智力价值,对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 于学员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 识事物,提出新的见解,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 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 中,教员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教员提出 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不应是得到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应 让学员多方面、多角度地,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地独创性地 去思考、去探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给学员一定的自由与 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即使是错的),有效地激发他们 寻求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3•结合工作实际,激发学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专 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 燥,学员的接受心理有一定的困难,导致不少学员对专业课 不感兴趣,然而这些不愿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学员,不一定就 是不喜欢操作的工作,只是觉得成为一个胜任的工作者感觉比较遥远这时就需要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工作的实 际情况,激发学员对未来工作的求知欲望。
因此,专业课教学不可能再于传统填鸭式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抓住学员感兴趣工作实际,使所教所学内 容有血有肉,学以致用只有善于联系工作的实际,寻找知 识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从实际中归纳理论,用理论来分析 实际,从而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学与用、知与行有机 的统一,教员们才可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 高学员的能力4•注重培养师生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员,并对学员寄予希望,学员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 受教师的教育,学员进步就快;反之,学员与教师之间关系 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 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经常找学员谈心、交流思想,以诚 相待,特别是要向学员谈谈自己在院校专业学习的感受,曾 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 的,让学员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 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寻求解决的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学员难免会同教员产生对立情绪,这时绝不可火 上浇油,在全班学员面前指责、批评,甚至挖苦讽刺某个学 员,而应出于崇高的师德做出让步,缓和师生关系,对个别 学员的对立情绪暂且作冷处理,待这个学员冷静下来再个别 交换意见。
这种“退一进二”做法既能顾全学员的'‘面 子”,又能避免矛盾的激化,学员会因感激你而喜欢你所授 的课程,激发学习兴趣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还要尊重、 爱护关心学员,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偏差或行为偏差的学员更 应倾注无限的爱平时多了解、关心,帮助他们摆脱消极、 自卑的心理,学员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的欢乐,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愿意与你讲真心 话、实话,因“亲其师”而喜欢你所教课程,即使是一门枯 燥的理论知识课经常表扬一个学习好的学员,他的学习成 绩依然还是好的,如果能及时表扬自信心不足的学员的进 步,很可能他的成绩就会因此而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总之,采用以上手段和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员的求知 欲望,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学习真正成为学员内心的需求与自觉的行动,这样的话, 医治学员厌学之顽症也就指日可待了;同样,学员学习兴趣 的提高,也可大大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员思想素质 的提高,增强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达到“双赢” 的局面参考文献:[1] 张冲,刘玉娟编著•学员情绪问题与教育方案•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