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门锁项目运营能力规划分析_范文.docx
44页泓域咨询/智能门锁项目运营能力规划分析智能门锁项目运营能力规划分析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公司简介 2二、 规划运营能力要考虑的因素 4三、 能力柔性 8四、 排队论概述 9五、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及基本关系 11六、 需求管理 13七、 需求预测 14八、 项目基本情况 22九、 经济收益分析 2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5十、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6建设投资估算表 3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9流动资金估算表 4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4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43一、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毛xx3、注册资本:127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8-177、营业期限:2016-8-17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二、 规划运营能力要考虑的因素1、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效应,是指所有生产要素按同方向增加(或减少)对产量变动的影响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当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比例增加时,要素投入量增加与产出量增加之间的关系有下列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报酬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结果,规模扩大后,相对地减少了生产、销售费用,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比重,添置新型机器设备等;再如规模扩大后,专业化协作发展,从而使单个厂商都降低了总成本费用2)规模报酬不变是指报酬增加的幅度与规模增加的幅度相等,即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也增加一倍3)规模报酬递减是指报酬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规模报酬递减是规模不经济的结果由于规模过大引起管理效率下降,各项费用增加一般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随着一个企业运营能力的扩大,最初往往是规模报酬递增;当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出现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如果继续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
因此,运营能力规划应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尽可能使规模报酬递增,至少应使规模报酬不变,避免规模报酬递减2、需求与资源(1)需求无论是运营能力的构建还是运营能力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好地匹配需求因为运营能力事关长远,所以,要预测市场对运营能力的中长期需求例如,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主要是某一时期政府巨大投资规模的拉动造成的,但与每一个钢铁企业不能做好长期的钢材需求预测而盲目增加产能也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大、经营业务调整难的行业尤其重要某些行业的需求具有典型的季节性或时段性例如,对城市公交系统运力的需求就具有很强的时段性工作日早晚两个高峰的需求最大,中间时段的需求则急剧下降对于这种特殊的行业,必须配备足够的运力,以保证在上下班两个高峰时段乘客走得了、走得快在非高峰时段,把富余的运力用于短途旅游、会务或商务用车等2)资源需求是外在的,资源是内生的企业的运营能力一方面要尽量与外在的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本身所能动用的资源,尤其要考虑特殊设备、特殊工种等关键资源在规划能力时,不但要考虑特殊设备或特殊工种等关键资源,还要考虑各种资源的整合与配套性在制造业,在规划主体生产线的能力时,应考虑对水、电、汽(气)管网、桥架、仓储面积、运输专用线、水处理、配电站等公用工程或辅助设施的运营能力。
在服务业,在确定主要业务的运营能力时,应考虑其他配套设施的运营能力例如,当增加汽车旅馆的房间时,必须同时考虑停车场、餐饮、娱乐设施等的容量和能力3、选址与设施布置厂址与设施布置方案决定了运输成本、与市场的距离、劳动力和能源的供应等,直接地影响着运营能力的发挥以消防站的选址为例,合理的选址不仅会极大地方便消防车辆的通行,而且能以较少的车辆配置达到预期的需求占地面积、厂区布局以及是否为以后扩大规模预留余地等都是在规划运营能力时要考虑的因素选址还影响着运营能力的集中程度与能力的分配地址越少,运营能力越集中;反之,运营能力越分散4、产品及其生命周期的阶段性产品和服务特征对运营能力有重要影响产品或服务的关联性越强,实现标准化的可能性则越强,同样的投资所形成的运营能力就越大产品会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规划运营能力时,要考虑其生命周期的阶段性1)在投入期,市场规模尚不明朗,产品销售尚不稳定,所形成的运营能力一般应小于需求2)在成长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多数企业倾向于快速扩大运营能力但是这种策略是否有效,取决于本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率、营业增长率、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等如果市场上多数公司都迅速扩大其运营能力,其结果是整个市场上运营能力的过剩。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更理智的做法是增加在工艺和技术改进方面的投资强度,在产品性能、功能或柔性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3)在成熟期,市场已经饱和,企业的市场份额趋于稳定此时,应充分利用已有运营能力,并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来提高盈利能力如果产品的成熟期持续的时间较长,就适当增加运营能力4)在衰退期,由于需求下降,企业面临运营能力过剩此时,可转卖多余的运营能力或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把运营能力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此来延长企业在该产品上的获利时间5、供应链方面的因素如果在运营能力规划中涉及运营能力大幅度的变化,就必须考虑供应链的影响作用如果提高了运营能力,而供应商、分销商或零售商没有对此做出反应或反应滞后,就会使运营能力的提高落空三、 能力柔性所谓能力柔性是指企业所具备的快速增加或降低某种运营能力的本领,也指快速地从一种运营能力转换为另一种运营能力的本领一般地,企业可以从标准厂房的建设、培养多面手和建立机动灵活的聘用制度三个方面建立企业的能力柔性1、建设标准厂房,灵活配置设备对完成多品种加工的企业来说,应建设标准厂房而不是定制化厂房,在标准厂房中配置可以自由移动而且方便调换组件的机器设备,以此来建立能力柔性。
当然,如果能够利用同一设备或设施生产或提供具有互补性的产品或服务,将是提高能力柔性最理想的方法例如,把铲雪机前面的铲子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在春、夏、秋三季换成能割草的刀盘2、培养多面手培训员工掌握多种技能,以便随时从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这在服务业应用起来更有效3、建立机动灵活的聘用制度如果加班或外包仍然不能满足对能力增加的需要,可采取招聘实习生或兼职人员来增加运营能力短时期内减少运营能力时,只需要减少工作时间即可需要长期减少运营能力时,则可解聘实习生或兼职人员四、 排队论概述1、排队论要解决的问题排队论是1909年由丹麦工程师爱尔朗在研究系统时创立的几十年来排队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理论也日渐完善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排队论的应用开拓了宽阔的前景排队论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一门研究拥挤现象(排队、等待)的科学具体地说,它是在研究各种排队系统概率规律性的基础上,解决相应排队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控制问题排队是日常生活和运营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例如,上下班搭乘公共汽车,顾客到商店购买物品,患者到医院看病,旅客到售票处购买车票,学生到食堂就餐等就常常出现排队和等待现象。
除了上述有形的队列,还有大量“无形”的队列,如若干顾客打到快餐公司要求送餐,如果快餐公司没有足够的送餐人员,顾客就只好等待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队列排队的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例如,生产线上等待加工的原料或半成品、等待修理的机器、等待装卸货物的船只、等待着陆的飞机等2、排队系统一个完整的排队系统由顾客源、到达特性、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四个部分组成1)顾客源到达服务系统的顾客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两类有限总体是指顾客数量是有限的,其增减会影响到为其他顾客提供服务无限总体是指顾客数量足够大,其增减不会显著影响为其他顾客提供服务2)到达特性多数情况下,顾客到达是随机的在排队系统中,最常见的随机分布是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指一个事件以固定的平均瞬时速率随机且独立出现时,这个事件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所呈现出的一种分布泊松分布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平衡性平衡性即在长度为t的时段内,恰好到达k个顾客的概率仅与时段长度有关2)无后效性无后效性即在任意几个不相交的时间区间内,各自到达的顾客数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以前到达的顾客情况对以后顾客的到达没有影响顾客到达服务系统后的耐心程度也对运营管理产生影响。
这里假设顾客有足够的耐心,即到达服务系统、等待、接受服务有些顾客则没有足够的耐心:如果等待时间过长,他们会因失去耐心而离开;如果到达后发现队列过长,他们就不再加入3)单个性单个性即在充分小的时段内最多到达一个顾客3)排队规则排队规则是指决定顾客接受服务次序的准则最常用的准则有先到先服务准则对某些情况,则要遵守业务时间最短者优先准则有时甚至要遵循后到先服务准则,如后进入电梯间的乘客总是先出来,最后放到料堆上的钢材总是先运出,刚刚到达的军事情报需要优先处理等4)服务机构描述服务机构特征的主要指标是服务时间分布一般对每个顾客的服务时间是相互独立的,概率分布是负指数分布五、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及基本关系以下只介绍最基本的排队模型,即泊松到达、负指数服务时间、一个服务机构、系统容量无限、顾客源无限、先到先服务排队准则1、服务系统利用率(p)服务系统利用率是服务能力利用的百分比,即平均到达率与平均服务率之比虽然提高服务系统的利用率是运营管理的目标之一,但是,刻意地追求100%的利用率并不明智利用率过高会导致服务强度、平均逗留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增加2、服务系统中没有顾客的概率3、排队长和队长排队长是指系统中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数。
队长是指服务系统中的顾客数,包括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数和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数排队长和队长的分布影响着服务系统的设计如果知道了排队长和队长的分布,就能确定排队长超过某个数的概率,从而确定合理的等待空间平均排队长与平均队长是排队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平均排队长是任一时刻等待服务顾客数的期望值平均队长是任一时刻所有顾客数的期望值4、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从顾客到达服务系统起到其开始接受服务止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平均逗留时间是从顾客到达服务系统起到其接受服务完成止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平均等待时间与平均逗留时间是排队系统的另外两个重要指标平均等待时间是任意时刻进入服务系统的顾客等待时间的期望值平均逗留时间是任意时刻进入服务系统的顾客逗留时间的期望值六、 需求管理即使运用了系统的预测方法,能力仍然难以与实际需求相吻合:能力要么超过需求,要么低于需求因而,在经济有效地调整运营能力的前提下,管理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需求管理是指确定顾客在哪里、他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