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减速机公司绩效标杆管理.docx

5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8176838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87K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泓域/食品包装公司绩效计划食品包装公司绩效计划目录一、 公司简介 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4二、 绩效评价周期及其类型 4三、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 5四、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与分类 7五、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 11六、 确定绩效目标的原则 13七、 目标的制定 15八、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 16九、 一般理论基础 28十、 重酬精英员工 30十一、 薪酬管理的内容 32十二、 项目基本情况 36十三、 法人治理结构 41十四、 发展规划分析 50十五、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53劳动定员一览表 54一、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秦xx3、注册资本:12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7-67、营业期限:2013-7-6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3410.6410728.5110057.98负债总额6398.475118.784798.85股东权益合计7012.175609.745259.1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41844.2733475.4231383.20营业利润6996.135596.905247.10利润总额6026.934821.544520.20净利润4520.203525.763254.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20.203525.763254.54二、 绩效评价周期及其类型绩效评价周期(performanceappraisalcycle),也叫做绩效评价期限,就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工作表现进行的评价,由于是周期性开展的工作,因此包含如何合理设定评价周期的问题。

      很多时候,评价周期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评价周期就应当是一个会计结算周期虽然这样做的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人员都适合这一做法,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与评价指标本身、组织特征、职位类型等都有关系,是在综合考虑组织内外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关于绩效评价的周期,理论上能够实时评价是最理想的,但在实践中实时评价是很难做到的绩效评价工作是一个涉及众多岗位、众多部门的复杂而又耗时耗力的工作,无论从成本来说,还是从可操作性而言,目前的大多数组织的绩效评价周期都不是很频繁不过,绩效评价的周期越来越短是一个趋势,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成熟、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财务统计方法和途径的进步,绩效评价的周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短绩效评价通常分为定期评价(如每周、旬、月度、季度、半年、年度等)和不定期评价两种,在实践中较为理想的评价周期为月度评价和季度评价半年度和年度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职位或部门(如部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研发部门等),而如果对一般的岗位或部门采用半年度或年度评价,就会造成评价节点工作量巨大,因时间跨度太长而导致近因效应进步放大,失去部分激励效果等弊端三、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对于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有多种依据,常用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评价对象的层级来确定。

      评价对象职位层次高,工作复杂程度高,对能力、智力和素质的要求也高,其相应的绩效反应周期就越长;反之,职务层次低,工作要求相对简单,其绩效反应周期就短因此,高层领导的绩效评价往往以半年或1年为周期,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为半年或季度,专业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为季度或月度,操作类人员的一般为月度评价这种按照评价对象的层次确定评价周期的办法,其优点在于层次分明,针对性强局限性在于未能顾及组织情境和管理方式,划分太细,不利于评价的统一组织同时,由于上下级采用不同评价周期,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绩效目标难以落实2)按照绩效评价目的和用途确定绩效管理的核心日的主要出于战略、管理和开发1041目的,其用途一是考核评价,即通过评价,客观反映组织、部门和员工的真实绩效状况;二是检查反馈,即通过检查和反馈挖掘组织和员工的潜力,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强调的是准确,往往要求对员工在评价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且对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或要求进行比较,这种评价结果往往是为了薪酬分配的需要因此,评价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一些而检查则从挖掘员工的潜力入手,着眼在过程管理和问题解决因此,评价周期相对较短,甚至可能放在每天。

      一般情况下,高层领导的评价周期一年一次,半年进行回顾;中层基层员工的评价周期按季度或月度进行检查,年终进行总评而操作类员工则每月评价.次,年底综合评价除了绩效管理的周期外,很多组织还有单独的任职能力评价、潜力评价等,这些评价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确定不同的评价周期3)按照业绩反映期的长短划分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设定以业绩评价为主的评价周期比如,在实行目标管理的组织中,以实现组织阶段性目标的周期作为评价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一年或更长,也可以是半年或者每季、每月进行评价;对于实行合同制管理的组织,可以整个合同期作为评价的周期,也可将合同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作为评价区间;对于实行承包制或项目制的组织,则可以将整个承包期或项目周期作为评价的周期也可将承包期或项目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作为评价区间另外,在设定评价周期时,还需要考虑到组织自身一直沿用的评价周期,如果组织过去一直沿用的是某一种评价周期,而且大家也都非常赞同现有的运作方式,并且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都不错,那就不一定非要进行改变与调整,这也是考虑到实际操作和成本问题四、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与分类(一)绩效评价指标的概念与构成所谓评价指标,就是评价因子或评价项目,它是绩效评价内容的载体和外在表现。

      只有通过评价指标,评价工作才具有可操作性绩效评价指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对部门和员工具体绩效状况的客观反映,又是组织和部门意志与要求的体现,即既是“晴雨表”,又是“指挥棒”,绩效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对评价指标的内容作出的总体概括(如销售收入、利润、合格品率等)指标定义:指标内容的操作性定义,用于揭示评价指标的关键可变特征(如销售收入是指到账资金)标志:用于区分各个级别的特征规定(如优秀、良好等)标度:用于对标志所规定的各个级别包含的范围作出规定,即用于揭示各个级别之间差异的规定(如95分以上为优秀)因此,我们通常把两者统称为评价尺度(“尺”即标志,“度”即标度)二)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分类,根据能否量化进行分类,以及以“特质、行为和结果”进行分类等1、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分类绩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潜力四类,而工作潜力往往是通过工作能力评价进行推断的,这样根据绩效评价内容可以把绩效指标分为以下三类1)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工作业绩就是工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表现为完成工作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成本费用指标等。

      2)工作态度评价指标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为了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以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在绩效评价中引入对工作态度进行评价的指标一般来说,不同的工作态度会产生不同的工作绩效3)工作能力评价指标不同的职务对人的工作能力要求是不同的,需要在绩效评价时设计相应的能力指标,并通过能力指标引导、鼓励员工提高与工作相关的能力2、根据评价依据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分类根据是否能够量化可把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指的是那些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建立评价数学模型,以数学手段求得评价结果,并以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使用硬指标可以免除个人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可行性和效率不过,当评价所依据的数据不够可靠,或者评价的指标难以量化时,硬指标的评价结果就难以保证客观和准确了在实践中硬指标往往表现为缺乏灵活性软指标主要是指通过人的主观评价才能得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实践中,人们用专家评价来指代这种主观评价的过程所谓专家评价就是由评价者对系统的输出作出主观的分析,直接给评价对象进行打分或者做出模糊判断(如很好、好、一般、不太好、不好等)。

      这种评价指标完全依赖于评价者的知识和经验,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软指标的评价通常由多个评价主体共同进行,以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模糊数学的应用,软指标评价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实践中,通常会把软指标评价与硬指标评价结合使用,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般在数据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以硬指标为主,辅以软指标进行评价;在数据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则以软指标为主,辅以硬指标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软指标与非量化指标并非一个概念,软指标和硬指标的区分强调的是评价方式上的差异,而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则强调评价结论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3、根据“特质、行为、结果”分类在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中,采用“特质、行为、结果”这三类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1)特质适用于对未来的工作潜力作出预测但特质指标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难以改变的人的特质上,不利于绩效改进因为没有考虑情境因素,预测效度较低,不能有效区分实际工作绩效,员工易产生不公平感2)行为适用于评价可以通过单一方法或程序化的方式实现绩效标准或绩效目标的岗位这类指标需要对那些同样能够达到目标的不同行为方式进行区分,以选择真正适合组织需要的方式,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3)结果。

      适合于评价那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达到绩效标准或绩效目标的岗位但结果有时不完全受评价对象的控制,因此容易诱使被评价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结果而不择手段,使组织在获得短期效益的同时丧失长期利益五、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现代企业的绩效评价起源于美国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19世纪末期美国铁路的财务报表分析;另一个是20世纪初期美国银行的企业信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早期企业内部评价运用最广泛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以财务报表为蓝本、以简单的财务结果为测评指标的绩效测评的雏形而银行信用分析则是银行从企业外部视角对贷款企业的信用和偿债能力的分析,通常除了考虑企业的财务报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勘察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在美国,随着股市的发展,外部的企业测评逐渐由银行的信用分析发展到投资评价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历山大华尔于1928年提出的综合比率分析体系他选择了七个财务比率指标:流动比率、资产/固定资产比率、净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本周转率等每个指标分别占总评价的一定比重,并确定了标准比率依次给企业打分,按权重相加得出总评分这是一套衡量企业财务稳健性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