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生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23页四年级教案(上册新苏教版)教学总思路:本册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性发展;既提倡了学科综合,又鼓励了音乐创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视了音乐实践,又完善了评价机制,是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展现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形体)语言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教学总内容:欣赏曲:21首;歌曲:21首;竖笛曲4首;集体舞2首;表演、创作、采集与分享等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沟通;有效地体现审美、情感、创造的价值观;有效地体现教师的组织、主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文化素养,体现“人文价值”主题,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开拓创新、合作精神,使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知情达理第一单元《蓝天白云》教学内容:听:“蓝天白云”“朝景”“放风筝”唱:“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黄昏”“捉泥鳅”第一课时 《我爱我的家乡》教学目标一、学唱《我爱我的家乡》歌曲,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音乐实践中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欣赏《蓝天白云》,感受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三、创设情境,设计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图谱,使学生浅显易懂的理解和学习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难点:唱好连音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祖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律动:《蓝天白云》请你们跟我这样做2、问: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这音乐给我们感受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3、复听音乐引: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1、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家乡的画面),我们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家乡的美丽呢歌声!2、老师范唱3、师生接龙哼唱4、学生独立哼唱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5、给旋律取名字,引:这么动听的旋律,我们取个名字——“我爱我的家乡”6、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歌词,学唱歌曲7、采用接唱方式学唱歌曲8、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情绪及自然的声音演唱9、分组讨论: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来演唱①、加上人声:朗诵词,学生的欢呼声等②、加上乐器:模仿同学们上学的脚步声、读书声、课间玩耍声等③加上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家乡的情景。
三、创作实践,拓展迁移1、激发创作欲望,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创编歌词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创编,教师巡回参与,四人为一小组,创编歌词:3、各组展示新作品,师生共同演唱新创编的歌词,并评选出最佳作品5、各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师生评价四、课堂延伸1、作业:你还能创编出几首不同歌词的歌曲?2、各组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愉快地出教室第二课时 《美丽的黄昏》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巩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去表演歌曲 3、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乐曲塑造音乐形象的特点,感受乐曲的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唱好三部轮唱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轮唱曲,3/4拍,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乐句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轮唱过程中实际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写平静的教堂钟声,使全曲显得宁静而美妙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 1、节奏练习: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 t t ta t t ta t t t t ta 2、视唱练习(!)、出示旋律:p2(2)、练习一声部视唱。
(3)、练习三部轮唱二、感受歌曲 1、观赏画面“黄昏情景”,同学们,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能说一说吗如我们用歌声表达的话那就更美了,请听------2、听范唱《美丽的黄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 3、学唱歌曲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的情绪,给三个乐句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再唱一唱 (3)、用不同速度演唱这首歌曲,说说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分三组轮唱甲组先开始,唱至第二行时,乙组从头开始;乙组唱第二行时,丙组从头开始 4、完整演唱歌曲 三、综合练习 1、歌曲《美丽的黄昏》轮唱时,可用动作或队形变换来配合 2、动作: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3、队形:按轮唱声部进入的顺序,用不同的队形,边走边唱四、欣赏《朝景》1、初步听赏全曲2、试哼唱书上旋律,它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第三课时 《捉泥鳅》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捉泥鳅》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可以“学习”泥鳅的本领二、认识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三、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活泼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鳅》歌曲;难点:创编“捉泥鳅”的动作,用竖笛吹好“小白船”歌曲。
教学过程:一、欣赏〈放风筝〉1、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生:春天可以放风筝师: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2、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二、音乐引入 学唱歌曲1、 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捉起来容易吗请你们听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师 6、按节奏朗读歌词7、跟琴学唱歌曲三、创编动作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第二单元 “唱游在森林”教学内容听:“彼得与狼”“森林水车”“卡农歌”“第一交响曲”唱:“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动:采集与分享第一课时 《绿色的祖国》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教学重难点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三、学唱新歌: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四、欣赏《森林水车》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2、听赏《森林水车》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五、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
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 )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第二课时 《银色的桦树林》教学目标 一、 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二、 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三、 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运用声势、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切分节奏 ×××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二、节奏游戏: 放课件: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课件)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约豆腐”这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2、 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 × ×(出示课件)三、学习歌曲: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加拿大”去旅游,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学生听音乐)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4、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四、表现歌曲你们想为歌曲加入什么(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2、老师示范动作3、师生展示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五、、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第三单元 “采金秋”教学内容听:“丰收歌”“霍拉舞曲”唱:《采金秋》《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动:集体舞第一课时 《采金秋》教学目标一、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二、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教学重难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教学过程一、欣赏“丰收歌”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