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压轴题.doc
10页七年级第二学期压轴题1.已知:如图,在△ABC中,∠ACD是△ABC的外角,∠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如果∠A2=m°,那么∠A=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1,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CB>CA,分别以线段AC、BC为段AB同侧作△ACD和△BCE,且 CA =CD,CB=CE,∠ACD=∠BCE,直线AE与BD交于点F.(1)说明AE=DB的理由.(2)如果∠ACD=60°,求∠AFB的度数.(3)将图1中的△A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到如图2的位置,如果∠ACD=α,那么∠AFB与α有何数量关系(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试说明理由 3.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的坐标(-5,0),(1) 图中B点的坐标是 ;(2) 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 ;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 ;(3) △ABC的面积是 ;(4) 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E,能满足=的点E有 个;(5) 在y轴上找一点F,使=,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 ;(用坐标表示,并在图中画出)4.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A′C=30°)按图①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B′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②所示的位置,AB与A′C交于点E,AC与A′B′交于点F,AB与A′B′相交于点O.(1)求证:△BCE≌△B′CF;(2)当旋转角等于30°时,AB与A′B′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5.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问:(1)OA=OB吗?试说明理由.(2)△ABO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BC、AC的延长线上,AD=AE,∠CDE=30°.求:∠BAD的度数 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上的一个动点,D为射线BC上的一点,且,过D点作射线AC上的垂线DE,垂足为E.APOECBD(1)当点P段AO上时,吗?为什么?(2)当点P段OC上时,吗?为什么?ABOC(备用图)8.已知点A坐标为A (2, 3),设点A关于轴的对称点为B,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点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得点D. (1)直接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B( )、C( )、D( );OA (2)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以上点B、C、D的位置,并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9.abOMNP如图1,在平面内取一点O,过点O作两条夹角为的数轴,使它们以点O为公共原点且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这样在平面内建立的坐标系称为斜坐标系,我们把水平放置的数轴称为横轴(记作a轴),将斜向放置的数轴称为斜轴(记作b轴).类似于直角坐标系,对于斜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作b轴、a轴的平行线交a轴、b轴于点M、N,若点M、N分别在a轴、b轴上所对应的实数为m与n,则称有序实数对(m,n)为点P的坐标.可知建立了斜坐标系的平面内任意一个点P与有序实数对(m,n)之间是相互唯一确定的. 图1abO65432167543721-3-2-1-3-2-1P(图2)(1)请写出图2(其中虚线均平行于a轴或b轴)中点P的坐标,并在图中标出点Q;(2)如图3(其中虚线均平行于a轴或b轴),在斜坐标系中点、、.abO65432167543721-3-2-1-3-2-1BCAD (图3)①试判断的形状,并简述理由; ②如果点D在边BC上,且其坐标为,试问:在边BC上是否存在点E使与全等?如有,请写出点E的坐标,并说明它们全等的理由;如没有,请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是由以直线为对称轴翻折得到的.在射线上有动点,作,交射线于点.(1)转动,当点、落段、上时,请说明是等边三角形.(2)转动,当点、落段、的延长线上时,是否仍是等边三角形?请说明理由.(3)当时,求出的长度. PQABDCABDCABDCAEFBDC11、如图,已知在中,,,,垂足分别为D、F,且.(1)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2)如果,求的度数.12、如图,△ABC与△A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CE交点记为点F.(1)BD与CE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你能求出BD与CE的夹角∠BFC的度数吗? (3)若将已知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是正方形,连结BE、DG交点记为点M(如图).请直接写出线段BE和DG之间的关系?新课 标 第一 网 13.正方形四边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在直线MN的上方,BC在直线MN上,点E是直线MN上一点,以AE为边在直线MN的上方作正方形AEFG.(1)如图1,当点E段BC上(不与点B、C重合)时:①判断△ADG与△ABE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②过点F作FH⊥MN,垂足为点H,观察并猜测线段BE与线段CH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E在射线CN上(不与点C重合)时:①判断△ADG与△ABE是否全等,不需说明理由;②过点F作FH⊥MN,垂足为点H,已知GD=4,求△CFH的面积.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