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塔吊基础钢格构柱及案例精品课件.ppt
20页塔吊基础钢格构柱及案例塔吊基础钢格构柱及案例塔身塔身↘ ↘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承台↙ ↙承托角钢 ↗ ↗格构式钢柱↙ ↙ 灌注桩型钢支撑 →↘ ↘ 组合式基础:格构式钢柱上部为混凝土承台组合式基础:格构式钢柱上部为混凝土承台↙ ↙ 组合式基础组合式基础(型钢平台和混凝土承台) 型钢平台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由厚钢板和型钢主次梁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型钢主梁应连接于格构式钢柱,宜采用焊接连接 1、设计与制作资质要求设计与制作资质要求组合式基础中的格构式钢柱、型钢平台等构件设计、制作,应由塔机生产厂家承担(或委托生产厂家设计制作)或由具有钢结构设计制造资质的单位承担格构式钢柱与钢筋笼搭接电焊过程、吊放过程和格构式钢柱上端过渡钢基础的定位安装电焊钻孔过程,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实行旁站监督 2、重要部位祥图、计算要求、重要部位祥图、计算要求 采用型钢平台→格构式钢柱→及灌注桩组合模式的,其基础方案中必须有格构式钢柱上端过渡钢基础的结构施工图(型钢平台钢板厚度与尺寸、加径板厚度或采用连接座等形式)、强度校核及连接焊缝验算 3、塔机基桩及地质剖面图、塔机基桩及地质剖面图。
地质资料应全Φ800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格构式钢柱连接、吊放设备要求、格构式钢柱连接、吊放设备要求格构式钢柱下端与钢筋笼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5米,格构式钢柱与主钢筋的搭接焊接、箍筋加密等应有示意图;格构式钢柱与钢筋笼搭接后,不得斜放(硬性)插入灌注桩内,应使用汽车吊来保证其垂直度控制在1/1000之内,须与基桩轴线重合;为保证四根格构式钢柱间的中心距、平面度,应有必要的工装设备与措施5、塔机基础及钢格构柱与基础水平支撑梁、地塔机基础及钢格构柱与基础水平支撑梁、地下室顶板等相邻位置关系下室顶板等相邻位置关系 应有塔机方位、经过地下室顶板位置、与基础水平支撑梁位置示意图及处理方法 6、工艺要求工艺要求施工方案须有格构式钢柱上端找平、切割施工方法厚钢板与格构式钢柱上端的焊接,应无仰焊或减少仰焊工艺顺序→将厚钢板水平放置地面→具中放置“格构式钢柱模具”→四周放置加径板→水平施焊加径板然后将焊有加径板的厚钢板插入格构式钢柱,对加径板施立焊型钢平台水平度控制在1/1000以内 塔机基础节与型钢平台直接相连的,应将塔机基础节吊置型钢平台上,找准四根格构式钢柱的中心距,划线确定孔的位置,再采用电磁吸力台钻打孔。
孔径不大于2mm塔机基础节与型钢平台若通过连接座连接的,应将基础节与连接座连成一体后吊置型钢平台上,找准四根格构式钢柱的中心距,再施焊 格构式钢柱、格构式钢柱内部水平剪刀撑、格构式钢柱外侧垂直剪刀撑、型钢平台(厚钢板、加径板)或连接座等钢材应采用Q235钢,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7、底部构造承台、底部构造承台挖土完成后,为加强四根塔机基础桩的整体稳定,应在地下室底板下增加构造承台,厚度为450mm,边长为2根基础桩边距+桩径,并作好与地下室底板间的缓冲隔离,格构式钢柱穿底板的止水处理 8、分层开挖分层开挖 随着基坑土方的分层开挖应在格构式钢柱外侧四周及时设置型钢支撑将各格构式钢柱连接为整体型钢支撑的截面积不宜小于格构式钢柱分肢的截面积,与钢柱分肢及缀件的连接焊缝厚度不宜小于6mm,绕角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00mm每下挖2m,凿除桩身混凝土,对四根格构式钢柱进行水平撑、斜撑的电焊连接视格构柱的长度增加水平剪刀撑9、塔机基础沉降观察塔机基础沉降观察塔机安装后,对基础进行定期垂直度观察,应有记录10、塔机初次安装高度塔机初次安装高度应控制在75﹪之内。
注: 注:打桩工、桩机司机、汽车吊司机(流动式起重机械操作工)、起重工、钢筋工、电焊工等必 须持证上岗对焊接型钢平台的电焊工,应具有全方位施焊技能 型钢平台焊接完成后(塔机安装前),宜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型钢平台与格构式钢柱、加强径板以及型钢平台与连接座等重要连接焊缝进行磁粉探伤,确保连接焊缝质量可靠 10、独立高度与吊重独立高度与吊重控制塔机初始安装高度(总高度75﹪内);安装后至构造承台浇捣前,控制塔机起吊重量(总吊重量75 ﹪内 ) 2012年8月23日下午2点多,在杭州某工地,一台QTZ63塔机在吊卸钢筋时(重量800公斤、小车幅度约40米)重物下降速度过快,而突然发现准备卸料地面又有物件放置,不能卸料,采取了紧急制动刹车,塔机发生强烈震动,导致塔机底部钢格构柱顶面厚钢板与格构柱焊缝撕裂,塔身倾斜 原因:1、钢格构柱上端厚钢板与格构柱的连接焊缝质量差2、操作不规范格构柱厚钢板下部焊缝撕裂格构柱厚钢板下部焊缝撕裂 下沙塔机事故下沙塔机事故 2012年11月27日上午8点多,在杭州下沙某工地,一台QTZ5710新塔机(5月份安装)在吊钢筋约2t重、幅度约53m。
施工现场钢筋堆场距塔机回转中心大于40m事故初步原因:1、严重超载2、格构柱与钢平台设计不合理,无加径板、电焊质量差(点、薄)3、塔机回转中心至钢筋堆场、钢筋加工场的距离不符合该塔机起重特性曲线表的规定布局不合理,实际需要120t.m以上塔机)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