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doc
20页实用文档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13 林业三班第一组组员:XXX XXX XXX XXX二零一五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 31.2责任单位 31.3建设地点 31.4项目负责人 31.5参加规划设计人员 31.6建设时间 31.7总则 31.8改造原则 41.9相关规程 4第二章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 52.2自然条件 52.3社会经济条件 6第三章外业调查3.1项目基本情况 73.2油茶林现状及分析 73.3 产 量 计算 .9第四章技术措施与管理4.1林地管理 104.2树体管理 114.3防治病虫害 13第五章抚育改造工作管理5.1加强对油茶林抚育 135.2加强对油茶抚育改造的科技支撑 14第六章改造成本估算6.1 第一年 156.2 第二年 166.3总成本 16第七章效益概括评价6.1社会效益 176.2生态效益 176.3经济效益 17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1.2项目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3级林业三班第1组1.3建设地点学校后山110亩油茶林地51.4项目负责人秦莉仙1.5参加规划设计人员王国庆、娄朦、刀建强1.6建设时间2015年5月1.7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现有油茶林的经营水平和效益,规范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导,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依据国家实施森林抚育补贴 试点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现有油茶林分类:现有油茶林均指5年以上成龄油茶林 根据现有立地条件、林分状况、产量水平等将油茶林分为三类 :一类林为立地条件好,优良单株 70%以上,林分达到标准栽植密 度,大部分植株为中壮龄林,林相整齐,年均亩产油 10公斤以上的 林分二类林为立地条件较好,林分密度 70株/亩以上,结实单株占 50%以上,但树龄不一致,植株疏密不匀,年均亩产油 7公斤以上的 林分三类林为立地条件一般,林相不太整齐,老、残、病、劣株占 2/3以上,年均亩产油7公斤以下的林分第三条油茶林抚育改造是指对现有一、二类油茶林,通过实行 修剪、垦复、施肥、蓄水保土、补植、嫁接换冠、病虫害防治等规范 性综合技术管理,达到提高油茶林产量,实现丰产稳产目标改造后 的油茶林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达到 25公斤/亩以上1.8改造原则(一)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二) 坚持规模化培育和集约经营的原则三)坚持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1.9相关规程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328〜1999 油茶丰产林DB36/T551- 2009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第—章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林职院后山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临金 殿公园西接世博园,北靠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东邻高天流云别墅 区。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向西南呈阶梯状降低,形成自北东向南 西倾倾斜境内最高海拔2070.2m ,最低海拔1980m ,相对高差 90.2m境内的水系注入金殿水库2.2自然条件2.2.1气候特征林职院后山属“冬无严寒,下无酷暑,遇雨成冬”和上、中、下 层次分明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候 14.7 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4 C,极端最低气温-5.4 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05 C,极端 最高气温31.5 C;年平均日照2470.3小时,日照充足,年降雨量 900—1200 mm,全年气候温和,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夏秋雨 量充沛,冬春雨量不足222植被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云南松、滇油杉、栓皮 栋、油茶、干香柏、黑荆树等,地下植被主要有小铁仔、紫茎泽兰、 茅草、杜鹃、枸子、沙针、禾本科草类等2.3社会经济条件林职院后山处于昆明城边,,林场周边有高天流云、唐朝茉莉豪华 别墅区,金林碧水住宅区,距离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金殿公园、昆 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博园)都比较近,距野鸭湖仅 11公里从东面可眺望到双龙乡的哈马者、麦冲村由于405林场周边的景点较多 且相对有名气,因此客流量也比较大,而带动了 405林场周边各行业 的发展。
第三章外业调查3.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云南林业专业技术学院后山山脉基本呈东西 走向,分布着大量的云南松,华山松林降雨量较昆明市区 中部偏多土壤是以酸性红壤为主,土层平均厚度 15厘米左右交通十分便利,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有利条件3.2油茶林现状及分析 (附调查表表)现状分析:1、 油茶苗的品种差2、 管护不到位山茶油果的收购价格低,几乎都没有管理,靠天吃饭成片的大面积标准的油茶林很少,几乎都是杂生的3、 土壤板结、无灌溉条件、水肥条件差4、 对再生油茶管理落后,如整形修枝5、 病虫害严重多为鞘翅目昆虫6、 油茶落花落果现象严重7、 油茶林内老油茶树较多,这些油茶树生长逐渐衰弱、新梢萌发少、开花结果能力差8种质遗传分化严重,良种水平低,现有的油茶林良莠不 齐,树龄太大,过于衰老,产量不高油茶现状调查表 (20m< 20m编号株高(m基径(cm)生长发育现状年龄结果量病虫害12.253.8良30222.432.1良3013334.7良301041.21.5差13无黄化51.51.1差12无61.42差122745.4良303581.51.8差30无煤污91.32差30无黄化1022.3差30无111.41.2差8无1245.4良30471336.5中3029144.510.8良30111545.5良3053160.70.5差7无黄化170.70.7差7无182.74.8中3044195.24.4良309201.64.3中1642215.84.4良3047223.64.5良3032232.85.2良3010243.88.5良3021252.43.4良30无2634.2良3022272.53.2中3020283.13.91中3034291.93.6中2111302.63. 9中3014313.14.7中30无黄化322.82.9中3073.3产量计算根据现地调查可的出 400平方米大概可产6公斤生果实400平方米=0.6亩根据市场价每公斤生果实 1.5元1亩可产10公斤生果实60亩产生果实量=60 x 10=600kg总产量=600 x 1.5=900元第四章技术措施与管理4.1林地管理(1) 林地清理。
将油茶林中的藤灌木、杂草、寄生植物和其他混生的 林木树种等连根挖除,并清除老、残、病、劣油茶树2) 垦复选择冬季或早春进行第一年垦复,树冠外深度要在 20厘米以上,树冠内稍浅此后要坚持两年一次深挖,每年一次浅垦坡 度小于15度的林地采用全垦;坡度16-25度的林地采取带垦或穴垦, 挖一带留一带,隔年轮换3) 蓄水保土沿环山水平方向开竹节沟沟底宽、深均30厘米以上, 节长因地而定,一般1.5-3米沟间距,坡度15度以下为8米,15 度以上为6米,结合垦复每年清沟一次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垦复逐 年修筑等高水平梯带,防止水土流失4) 施肥根据油茶生长结果状况、不同生长时期及油茶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进行精准施肥,推广使用油茶专用有机肥料应掌握好肥料性 能,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做到大年增施磷、钾肥, 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 对立地条件好、长势强的林分多施磷、钾肥,立地条件较差、长势弱 的林分多施氮肥对丰产树多施肥,结果少的树少施肥提倡在油茶 林内间种适合的绿肥植物,绿肥要埋青,以促进土壤熟化和改良施肥节律:冬肥每两年一次,以氮磷钾总量 8%以下的有机肥为主,在 11月-1月结合垦复时施入;春肥每年一次,以氮磷钾总量15%以上的有机复混肥或高效复合肥为主,在春梢萌动前 15天左右施入。
施肥方法:结合垦复,沿树冠外缘投影地开半圆形环状沟或条状沟,沟深15-20厘米左右施入肥料后覆土坡度 15度以上的林分宜在植株上坡施肥施肥量:每亩用量,磷肥40-60公斤;钾肥10-20公斤;氮肥:其中碳铵30-40公斤,尿素20-30公斤;有机肥500公斤以上林地清理带状清理、带宽 120 —150垦复两年一次深挖,每年一次浅垦蓄水保土沟底宽、深均30厘米以上,节长因地而定,一般 1.5-3米施肥根据季节和蜘蛛大小而定4.2树体管理(1) 修枝整形油茶林的修剪,包括修枝和整形油茶成林以疏剪为主在每年果实采收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剪除干 枯枝、病虫枝、重叠枝、寄生枝、徒长枝、衰老枝、下脚枝 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修剪要因树制宜,树冠下部和内膛 应适当重剪,树冠上中部和外缘轻剪 ;长势弱的适当重剪,长势旺的宜轻剪修剪后要加强树体管理, 及时除萌、抹芽,以防养分分散和干扰树形2) 密林疏伐将过密的油茶林进行疏伐,伐除病、老、劣株及不结果株,使林地保存20%-30滋目对均匀的林间透光度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品种,每亩保留油茶植株 70-110株 左右3) 疏林补植对林间空地(原有空地、清理林地和伐除老、 残、病、劣后出现的空地),凡超过3X 3米的要进行补植。
选用实生、2年生以上的良种大苗,挖大穴 (70厘米X 70厘 米X 60厘米)整地栽植,每穴内施足基肥(约1公斤有机专用 肥或5公斤土杂肥),栽植时要根舒、苗正、填土压实补 植季节以早春为宜,每年在垦复、复铲、施肥的同时,对补植幼树要进行抚育,促进其快速生长4) 嫁接换冠油茶林分中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但生长旺盛的植株,经两年观察标定,平均年挂果量少于 1公斤的植株,可采用嫁接换冠的方法进行改造, 以改善油茶品种结构,提高林分产量,嫁接换冠植株数量应在合理密度植株总数的 30%以 下嫁接换冠使用良种优树穗条,采用拉皮枝接和嵌合枝接等方法嫁接时间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 4月底至6月中旬为好,同一片林地必须在 1-2年内完成嫁接改造要加强对嫁接树的抚育管理,按技术规范及时剪砧、解罩与 解绑、除萌与扶绑、防治虫害要注意防止人畜损害及蚂蚁 侵害因嫁接换冠技术要求高,应视实际条件实施4.3防治病虫害对油茶成林造成危害较大的有油茶软腐病、炭疽病 、煤污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等,具体的防治措施可参见相关技 术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