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十二个地形区的归纳总结.docx
15页2023年中国十二个地形区的归纳总结 中国十二个地形区的归纳总结 1.塔里木盆地 75°E-90°E | 35°N-42°N @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地形地貌:盆地,沙漠 @ 农业特点: (1).绿洲农业; (2).南疆商品棉基地; (3).农作物以冬小麦和棉花为主 @ 工业特点: (1).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和产值都较差; (2).西气东输源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经济作物以“红色农业”为特色; (2).矿产(能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地表风力堆积作用强烈 @ 主要存在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 @ 今后发展方向: (1).西气东输,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2).注意保护生态,防止土地荒漠化,消除贫困,早期预警,生物、沙障 固沙等; (3).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 (4).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农业,科学合理地排灌 2.青藏高原 74°E-104°E | 25°N-40°N @ 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 地形地貌:高原 @ 农业特点: (1).高原畜牧业(牦牛、藏绵羊); 河谷农业(青稞、小麦、豌豆); (2).单产高,病虫害少。
@ 工业特点: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和产值都较差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石油、煤、钾盐等丰富,开发潜力大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高寒气候,热量不足,多冻土; (2).有雪灾、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 @ 主要存在问题:水土流失、草地退化 @ 今后发展方向: (1).修建青藏铁路; (2).退牧(退耕)还草,加强环境保护; (3).严格限制人口盲目流入,严禁破坏性“开发”及滥捕滥猎 3.四川盆地 104°E-107°E | 28°N-32°N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形地貌:我国第三大盆地,为丘陵性盆地 @ 农业特点: (1).以水田种植业为主,可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柑 橘; (2).成都平原为商品粮基地; (3).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 工业特点: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工业基地,有钢铁、有色金属、能源、 化工等工业部门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热同期,有“天府之国”之称; (2).生物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气、 有色金属等。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太阳辐射差,多阴雨,光照较少,四季不分明; (2).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少 @ 主要存在问题: (1).周边水土流失严重; (2).酸雨中心之一(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通,湿度大,多云雾,容易形 成酸雨); (3).盆地内多洪涝灾害; (4).盆地的周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多地震、滑坡、泥石 流 @ 今后发展方向: (1).加强交通运输的建设; (2).加快资源的开发; (3).发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 4.云贵高原 100°E-110°E | 23°N-27°N @ 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 (2).冬季受寒潮影响少,一年中干湿两季分明; (3).气温年较差较小,高原上四季如春,故省会昆明有“春城”之称 @ 地形地貌: (1).高原、小盆地(“坝子”); (2).多峰林、溶洞、暗河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奇景; (3).地势崎岖不平,西高东低 @ 农业特点: (1).季风水田农业区,多梯田; (2).药材丰富,被称为“四大药源”之一; (3).山岭间散布着许多小盆地(“坝子”),是主要的农耕区。
主要作物是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 (4).云南动植物王国 @ 工业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云南个旧锡、磷,贵州铜仁的汞; (2).贵州六盘水的煤炭资源; (3).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2).有色金属矿、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地形崎岖复杂,地势起伏大,土地贫瘠、确地表水,不利于生产; (2).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造成连绵阴雨; (3).旱季时间长,季节性干旱(春旱); (4).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5).交通不便 @ 主要存在问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环境承载力较差 @ 今后发展方向: (1).农业: . 立体农业; . 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2).工业: .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改造传统工业,加快发展西南的制造业; . 搞好农副产品加工; (3).改善交通条件; (4).发展民族特色的旅游业 5.长江中下游平原 110°E-120°E | 28°N-33°N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形地貌:平原(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其北称汉江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 原) @ 农业特点: (1).农业一年两熟,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桑蚕、苎麻、黄麻等; (2).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或黄褐土。
南缘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 (3).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汉江平原是商品粮基地汉江平原、长江沿 江滨海平原是商品棉基地 @ 工业特点: (1).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长江三角洲地区铁矿、煤炭和石油等资源贫 乏,主要依靠进口; (2).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中南京的石化、杭州的轻纺工业较 为突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地势低平;耕作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 (2).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农业发达,科技实力强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台风,冬季寒潮冻害; (2). 七、八月份的伏旱(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 @ 主要存在问题: (1).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上游地区水土流失; (3).中游地区湿地萎缩; (4)下游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 今后发展方向: (1).工业:提高生产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2).退田还湖,退更还林还草; (3).防治水污染; (4).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 (5).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6.华北平原 114°E-121°E | 32°N-40°N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地形地貌:冲积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 农业特点: (1).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秋播夏收)、棉花暖温带水果:苹 果、梨、桃、柿; (2).中低产田集中地 @ 工业特点: (1).矿产:煤、铁矿、石油(河北的华北油田);海盐(长芦盐场); (2).京津唐工业基地是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 发展的不利因素:三大障碍:旱涝(春旱夏涝);盐碱;风沙(沙尘暴) @ 主要存在问题:寒潮、土地盐碱化、中低产田集中地 @ 今后发展方向: (1).发展“高、精、尖、新”的工业部门; (2).低湿地治理模式——鱼塘-台田治理模式; (3).盐碱地的治理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农业用水要合理、 科学排灌 7.东北平原 118°40’E-128°E | 40°25’N-48°40’N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地形地貌:平原,我国第一大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且集中连片。
@ 农业特点: (1).黑土广布粮食作物:春小麦(春播秋收)、玉米、高粱、水稻;经济 作物:大豆、甜菜、亚麻; (2).商品谷物农业,国营大农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粮食商品 率高 @ 工业特点: (1).矿产:黑龙江大庆石油、辽宁鞍山、本溪的铁矿但能源和水源供应不 足; (2).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 (3).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且集中连片;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绿 色生产,病虫害少,绿色环保; (2).交通便利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沼泽广布; (2).低温冻害; (3).洪涝灾害、寒潮、沙尘暴; (4).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和水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 主要存在问题: (1).资源破坏严重; (2).黑土开垦后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逐渐变薄;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变 化 @ 今后发展方向: (1).产业结构调整,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耗原材料的工业以及污染严重 的工业的发展; (2).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3).吸引外资,参与国际竞争; (4).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5).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
8.内蒙古高原 106°E-121°E | 40°N-50°N @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地形地貌: (1).地形平坦开阔; (2).西部地区戈壁、沙漠、沙地广布;中、东部草原广阔 @ 农业特点: (1).东部地区草原茂盛,草场优良,适宜发展畜牧业畜产品:三和牛、三 河马、滩羊; (2).河套平原有黄河水源灌溉,土壤肥沃,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灌溉 农业,被称为”塞上江南“主要农作物:甜菜 @ 工业特点:重工业部门为主,有色金属工业 @ 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地形平坦开阔;草原广阔,草场优良; (2).风能资源丰富; (3).煤炭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 发展的不利因素: (1).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地次生盐 渍化严重; (2).气象灾害:寒潮、干旱、沙尘暴等,草场生态脆弱 @ 主要存在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 今后发展方向:防治土地荒漠化,消除贫困,加强早期预警预报、采取生物 和沙障固沙等多种手段 9.东南丘陵 110°E-120°E | 20°N-28°N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地表侵蚀切割严重。
@ 农业特点: (1).地形多样,具垂直分异,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和林业;水资源丰富,有 利于灌溉; (2).主要作物:水稻、柑橘、茶叶和亚热带经济林木,如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