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七讲文言文阅读之虚词精品学案(含答案)(新高考).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67323796
  • 上传时间:2023-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0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七讲 文言文阅读之虚词 精品学案(含答案)(新高考)第十七讲 文言文阅读之虚词 导学案 【导学目标】 理解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导学引入】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考查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文言虚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自主学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 方法 示例 1.语法分析法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第三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2.语境分析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表达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

      3.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表疑问语气)”(《过秦论》)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代指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对应推断法 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应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的“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应是“趁着”的意思。

      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用法介绍: 1·而 2·何 3·乎 4·乃 5·其 6·且 7·若 8·所 9·为 10·焉 11·也 12·以 13·因 14·于 15·与 16·则 17·者 18·之 一、而 ★★★★★ 1.作连词 (1)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惑而不从师 (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 (2)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 (3)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②蟹六跪而二螯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或不译 (5)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 (8)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②于是从散 (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 2.作代词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 3.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③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后】才,方才;然后 ④俄而百千人大呼 ⑤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 二、何 ★★★★(未考) 1.疑问代词 (1)①大王来何操?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 (作宾语,什么,哪里) (2)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 (3)①其间旦暮闻何物?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作定语,什么、为什么) 2.副词 (1)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程度副词,多么 (2)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固定结构 ①哙曰: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____【何如】怎么样,怎样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 【无何】不久,没多久 ③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 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____________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 三、乎 ★★★(未考) 1.助词 (1)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表疑问语气。

      吗、呢 (2)①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表示反问语气 (3)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表推测或商量语气 (4)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 (表感叹或祈使语气 (5)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2.用作介词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对于”等 四、乃 ★★★★ 1.作副词 (1)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为王 (表承接,译为“于是、就” (2)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表限止,译为“才、这才、然后才”、“仅”等 (3)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 (4)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1)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2)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 (他们的)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五、其 ★★★★★ 1.作代词 (1)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你的” (3)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指示代词,其中(的) 2.作副词 (1)①汝其勿悲《与妻书》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要)” (2)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表反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化学考前老师再叮嘱.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9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课件.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8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认识、启示、警示类型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图表题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中考英语最实用日常用语、口语、谚语等归纳整理.docx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语法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书面表达【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选择压轴题、多图归纳分析题必刷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1节 家庭电路.doc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型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全册易错知识点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形填空15篇(10空)(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全册重点单词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2节核能.doc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全一册重点单词115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猜您喜欢
      《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docx 1《谏逐客书》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10 文学类阅读语言特点鉴赏含答案.docx 图文转换学案(广西专版).docx 文学文化常识 学案(广西专版).docx 《祝福》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高中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能力提升学案9 Word版含答案.docx 【单元作文课】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 单元作文指导+链接中考 学案.docx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物象”内容与作用增分专练 学案(含答案).docx 【教辅培优讲义】七年级上册同步 第2讲记叙文之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教师版+学生版).docx 【教辅培优讲义】七年级上册同步 第4讲 阅读(教师版+学生版).docx 《玩偶之家(节选)》(同步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之字词梳理汇总 导学案.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课 秦腔(导学案).docx 【教辅培优讲义】七年级上册同步 第17讲 阅读 记叙文阶段测评(教师版+学生版).docx 【部编版】第13课《唐诗五首》导学案(含答案).docx 《鸿门宴》导学案(含答案).docx 七八九三个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汇总(附全文翻译).docx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文本阅读(十三)练就审美技能赏析描写艺术 学案.docx 2022年暑假新高二语文提高精讲讲练3整散结合与长短结合(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