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作文课】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 单元作文指导+链接中考 学案.docx
20页单元作文课】第二单元 观点要明确 单元作文指导+链接中考 学案 九上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 序 很多中考作文题目就来源于课本单元作文,有的稍作变形,有的就是原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抓住课本学好语文,同时也是为了和教师同仁交流探讨作文教学,本号推出“教材单元作文”栏目,针对语文教材中的每单元作文进行写作指导这些文章和教材教学同步,一定在单元教学结束前推出,目的是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也可供语文教师教学借鉴这些文章多举实例,重视示范,链接中考,对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对中考一定大大有益!希望同学们、老师们从中受益 【写作指导】 初学写议论文,因为没有经验,一开始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观点不明确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如何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首先要对论述的问题想想清楚,我是怎么样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做到观点明确的第一步 有了这一步还不够,因为表达不明确,还是有可能观点不明确因此,我们在提出观点时,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楚明白 开篇提出论点,这个做法比较适合初学写议论文者模仿 我们学过的很多议论文就是这样。
【借鉴课文】 课文《敬业与乐业》开篇扣题,讲了“敬业与乐业”这个题目怎么来的,讲清楚后,马上就提出观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做到了观点明确 接下来,作者进行论述,首先强调“要有业”,进一步论述“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希望 论证思路清晰,观点阐述明确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认真揣摩学习的 【写作实践】 (一) 【审题指导】 本题不要求写作文,只是要求选择“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要做到“观点明确”我们只要从上述观点中选择一个即可但是,这选择却不是随便顺手拿来的,必须是“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因此,选择时一定要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找到事例支撑这个观点才行 否则,信手拈来,没有生活基础——从自己的生活阅读经历找不到支撑,接下来“围绕观点列出提纲”,“体现出你的论证思路”就不容易,进一步再写文章就会很难 【精彩范例】 观点: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提纲: 1、提出观点: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2、分析论证: (1)从学校教育一般常态出发——统一的课本、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论述为什么“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2)结合身边人物举例某同学喜欢武术,在学校里喜欢动手动脚,常遭到老师和家长训斥,一直没有机会专门练习,最后被扼杀 3、总结全文: “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因此,学校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尽可能开发学生好奇心,提供学生广泛学习的机会,不让好奇心被扼杀 【点评】本提纲观点明确,论述有条理,逻辑层次清楚,非常符合题目要求 【写作实践】 (二) 【审题指导】 在题目一列出提纲的基础上,借鉴《敬业乐业》等课文摆事实,讲道理手法,就可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了写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列出的提纲只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思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有所突破,这也很正常因此,切不可被提纲束缚手脚,要根据写作过程中思考的进一步成熟,注意适时调整提纲所列的内容。
【精彩范例】 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可以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然而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好奇心经常被会被毁灭在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设置的课程是针对所有孩子的,没有差别的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课本、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一切都是整齐划一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小学学校教育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经常会扼杀一些孩子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对学校设置的课程都不感兴趣,而对某方面很好奇很感兴趣,学校又没有这方面条件,就很难给他提供发展的空间,也就很难在学校里获得良好的发展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会让他慢慢放弃好奇心,回到“大统一”的教育中来,好奇心就不知不觉被扼杀了 【点评】开篇提出观点: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好奇心经常被会被毁灭在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出下文论述,“这是由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分析了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无法照顾每个人的个性”,也就顾不得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了然后,再举例分析好奇心如何被毁灭论述有条有理,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写作实践】 (三) 【审题指导】 本题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首先要想明白,我对电子游戏究竟什么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赞成的理由是什么?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支持这些理由的道理和事例又有哪些?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下笔 先拟提纲,然后按照提纲一步步写依然要借鉴学过的课文,比如《敬业与乐业》,学习文章如何提出论点,如何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 【精彩范例】 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很多人对电子游戏乐此不疲,更有很多人说,电子游戏不仅可以让我们对电脑有更多了解,还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我看来,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首先,电子游戏容易让人上瘾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无法自拔一些有趣好玩的游戏,连大人都无法克制自己,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何况是自制力更弱的中小学生?大人自制力较强,沉迷游戏,无法认真工作,工作效率降低,这样的事不多;中小学生自制力差,一旦沉迷于游戏,就无法认真学习,成绩下滑,丧失学习兴趣 其次,电子游戏浪费大量时间你如果在做作业或工作时开始玩电子游戏,玩了一关就会还想再玩一关,玩了一次就会还想再玩一次……然后你会情不自禁地一直盯着屏幕,不知不觉地把整个心思投入到电子游戏中去。
时间就这样流逝而去,而你却玩得忘乎所以这些宝贵的时间本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却因为你缺乏自制力而浪费在了游戏中 再次,电子游戏还会影响健康新闻上说,大部分小朋友和大人的近视,都是因为过度玩电子游戏造成的而且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线,会刺激角膜使上皮细胞的抵抗力降低,导致角膜上皮细胞水肿、干燥,引发角膜炎症及溃疡等疾病实验测试表明,人在操作电脑时,眨眼次数明显减少,眼睛得不到充足的泪液来湿润,这也使辐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更加强烈,导致广泛的眼干燥症,严重者可能会产生干燥斑,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结膜炎、眼部感染等玩电子游戏的人长时间盯着屏幕,久而久之,会对眼睛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最后,电子游戏还有其他不良影响比如,长时间沉迷游戏中,对人的性格、行为、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加关心,和社会现实脱节,性格孤僻…… 总之,电子游戏虽然可以锻炼思维,开发大脑,但是也很容易让人沉迷,尤其是对于自制力很差的中小学生,电子游戏利大于弊,家长和学校应该严格控制,防止沉迷 【点评】作者开篇提出观点,电子游戏利大于弊接下来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讲了几个方面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论述透彻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议论文 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新的事物早在二十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子游戏”这个词儿而如今,尤其是在校园里的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会玩对于这新兴的事物,我们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呢? 有很多人谈论电子游戏口若悬河,有很多人玩电子游戏如痴如狂笔者却以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电子游戏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实现我们的幻想:做一位时代超人;遨游一回宇宙太空;当一名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在那里,可以尽可能发挥我们的智慧,过关斩将,除邪扶正;在那里,快乐无穷 在学习紧张之余,玩会儿电子游戏能够对我们的头脑起到调节作用,开启智慧,丰富业余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的 学校中玩电子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据他们的亲身体验,每天至少玩半个小时,有的要玩一至二个小时正是这样长时间坐在电子游戏机前,造成视力低下,校园中一时形成“眼镜热”不仅这样,玩电子游戏还占去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业荒废,成绩直线下降。
某校一男生,成绩名列前茅,曾获得市级优秀学生称号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电子游戏从此,一见钟情,在他的眼里,读书开始变得枯燥无味,只有在那虚拟的电子游戏当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快乐,才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先是每天放学之后玩,越玩越痴迷,半期下来,成绩直线下降渐渐地,父母每月给的几十块零花钱也不够用了于是就撬开了父母的保险柜,偷走了五百多元钱,成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饿了吃点零食,困了就睡在游戏机旁这样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为之震惊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一旦沾染上电子游戏,就会形成恶性发展他们玩游戏,废寝忘食,影响身体健康,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见,电子游戏带来的严重问题不得不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我要告诫那些正如痴如狂的“电子游戏迷”们,尽快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我们的生活本是绚丽多彩的,不要让电子游戏主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重要的是游戏心态 网络游戏在现在的学生家长们眼中无疑是洪水猛兽,学生们往往为其绚丽的画面、奇趣的剧情、和那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江湖情谊”而沉溺其中为了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所谓的药物治疗法、电击治疗法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更有家长联合起来抵制网游公司出台系列游戏,认为此类游戏毫无现实意义,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如果不像虎门硝烟那般把引诱人上瘾的源头付之一炬,中国的未来似乎会因为这网络游戏而再无光明…… 但显然,家长们这种忧患意识似乎只有在中国才如此剧烈,电脑与电子游戏的起源地——美国,却往往没有这样的问题依我看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对电子娱乐产业向来不给予足够重视要知道1994年暴雪娱乐就出台了风靡全球的《魔兽争霸》,而那时中国才于该年四月连入Internet因此毋庸置疑,美国的电子娱乐产品一经引入中国市场,迅速填充了这个空白产业,在那画面精致、剧情丰满的网络游戏面前,年轻人们甚至没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就马上沉迷于那他们不曾想象的奇妙世界也不足为奇他们不曾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编程,并不知道那绚烂画面后是编程们精心编写的繁琐数据、源代码,他们同样不曾了解网游背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每年那些人民币玩家带动的网络消费甚至抵得上一个小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二是一直被谈论的代沟问题我们出生于一个举着“个性解放”标牌的时代,时代政策给我们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和向往外界的心态但我们的父母,更多的习惯于“红色的土地、红色的爱好”。
标签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事物的网络游戏无疑就是些魑魅魍魉,由此不难理解那些对游戏怀有偏见的想法 所以是时候为网络游戏平冤了,那些被人们怀有偏见的归于下九流爱好的“漫画、网游”可以变得很高雅,同样也能成为谋生的手段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那些年轻的博士们,闲暇的娱乐活动就是打诸如WOW光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