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认识、启示、警示类型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22页中考复习,认识、启示、警示技巧与方法,目录,content,认识、启示、警示类型基本情况,解题,方法,及例题演示,认识、启示、警示类型基本情况,01,这类型题,设问主要有“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警,示)?”“谈谈启示”“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等试题综合探究性强,强调基础性但不是对单一、简单知识点的再现,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整合拓展、归纳综合能力,重在对考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彰显思政课的德育教育功能解题方法,02,认识,通常以“谈谈你的体会、认识”“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等,思想上(认识到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或者证明、体现了什么观点或道理等,做这件事的依据,原因、意义或不做的危害、后果等),+,行动上(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什么事项等),下列材料摘自,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一,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等材料二,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材料三,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资源,人民,对外开放,材料一,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材料二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或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材料三,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或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启示,通过一个或多个案例、数据或者材料等的展现,采用具体,做法,解决问题即材料说明什么,今后应该怎么做即意义,+,怎么做,材料二,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编制和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之中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走私活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高压态势,(2),材料二中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化措施对于全面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有何启示?,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法治,做法,警示,阅读材料主旨,联系教材知识,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主要是做某件事的危害等应吸取教训,答出正确做法解答时,应注意运用“应”“要”“坚持”等词语,以体现答题的针对性即危害,+,怎么做,2023,年,12,月,21,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公益诉讼案,涉及自媒体博主郭某某等三人在短视频中侵害革命英雄何克希同志的肖像、名誉和荣誉一事法院最终判决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15,万元公益损害赔偿金,用于何克希等英雄烈士的纪念、缅怀、弘扬及保护等社会公益事项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2),析他人教训,助健康成长。
上述案例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警示,?,法治,做法,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增强法治观念,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法,审,1,.,审设问的类型,:根据不同设问类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组织答案审设问的限定条件,2.,审材料,:,在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词语、句子、数据等,把它们画出来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可以在材料旁边作简要文字说明联,(1),联系教材知识,:即运用教材知识答题,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能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2),联系材料,:答出一个知识点前或后,要简要联系材料进行一两句话的说明,,,可借用材料词句来体现对材料的理解3),联系实际,:此题型一般要求回答感悟、措施或做法,答,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序号排列;,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作答;,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答案编写完整化,归纳,(,1,),认识类,=,思想上(认识到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或者证明、体现了什么观点或道理等,做这件事的依据,原因、意义或不做的危害、后果等),+,行动上(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什么事项等),(,2,),启示类,=,意义,+,怎么做,(,3,),警示类,=,危害,+,怎么做,材料一,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023,年,7,月,28,日,14,时,台风,“,杜苏芮,”,已造成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等,9,个设区市,84,个县,72.46,万余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44,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2.3,公顷,其中绝收面积,8.3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27,万元。
杜苏芮,”,登陆后将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其带来的强降雨将覆盖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降雨1),近年来,台风、地震、暴雨这些自然灾害频发,给我们人类哪些警示,?,为此我国实施了哪一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材料二,2023,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上述材料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这是中国第三次举办这一亚洲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次自主探究活动感受亚运瞬间】在备受瞩目的点燃主火炬环节,杭州亚运会打造了史上首个,“,数实融合,”,点火仪式在,AR,虚拟现实特效的助力下,,“,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钱江潮涌,”,秉持绿色理念,主火炬塔燃料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这是大型体育赛事首次使用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运输便捷的甲醇燃料1),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的启示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要积极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你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