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8页研路通考研社区搜集整理 中央财经大考研专栏: 1 页 共 8 页1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说 明明1.授课教材.授课教材————高鸿业主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下册下册 宏观部分宏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3.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解决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GNP、、NNP、、NI、、PI 和和 DPI 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 GNP、NNP、NI 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 PI 和 DPI 均受其影响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 GN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 GNP 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 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 GNP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 GNP 减少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4)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6) 个人储蓄个人储蓄单位:亿美元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消费支出356.41866.6264.9266.334.1164.8120.866.4253.9402.164.4105.1374.51991.9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研路通考研社区搜集整理 中央财经大考研专栏: 2 页 共 8 页2(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6.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4800800300300096030试计算: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净出口 (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 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政府预算赤字是 200,消费是,消费是 3800,,贸易赤字是贸易赤字是 100(单位:亿元单位:亿元),试计算:,试计算:(1) 储蓄储蓄 (2)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3) 投资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 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 G=1100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简单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 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 0。
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答:MPC 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的;APC 总是大于零,但不一定小于 1,因为在收入为零时,自然消费总是存在的5.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答:储蓄增加将使需求减少,从而均衡收入也会减少研路通考研社区搜集整理 中央财经大考研专栏: 3 页 共 8 页36.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收入会减少.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收入会减少? 定量税增加会使收入水平上定量税增加会使收入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升还是下降,为什么?答:税率提高时,个人收入将减少,从而使消费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8.乘数和加速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乘数和加速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答:见书 P509 (1)资源闲置;(2)投资和储蓄并非相互独立;(3)货币供给能否适应需求9.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投资为 50(单位:(单位:10 亿美元)亿美元) 。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 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 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 100,试求增加的收入试求增加的收入4) 若消费函数变为若消费函数变为 c=100+0.9y ,投资仍为,投资仍为 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 100 时收入增时收入增加多少加多少?(5)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答:c=100+0.8y,i =50(1)由 100+0.8y+50=yy=(100+50)/(1-0.8)=750c=100+0.8×750=750s=i=50(2)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3)△y=△I÷(1-b)=50÷(1-0.8)=250(4)y=(100+50)÷(1-0.9)=1500(5)s=50(6)y=50÷(1-0.9)=500(7)自发消费 a 的变化不影响乘数,边际消费倾向 b 越大,则乘数也越大10.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S=-100+0.8y,投资从,投资从 300 增至增至 500 时(单位:时(单位:10 亿美元)亿美元) ,均,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试求投资从试求投资从 300 增至增至 500 过程中过程中 1、、2、、3、、4 期收入各为多少期收入各为多少?答:由均衡条件可知:(1)i = s =-11+0.25y当i =300时,y=(1000+300)÷0.25=5200当 i =500时,y=(100+500) ÷0.25=6000均衡收入增加(6000-5200)=800(2)因为:所以:1ttbyac50075. 0100011ttttyibyay875.57165005 .566275. 0100050.5662500555075. 010005550500540075. 010005400500520075. 010004321yyyy研路通考研社区搜集整理 中央财经大考研专栏: 4 页 共 8 页41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投资 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 g=200,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tr=62.5 (单位均为单位均为 10 亿美元亿美元),税率,税率 t=0.25。
1) 求均衡收入求均衡收入2) 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 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 1200,试问用:,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减少减少税收;税收;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答:(1)(2)(3)△Y=1200-1000=200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产产品市品市场场和和货币货币市市场场的一般均衡的一般均衡2.请对下列各题中可能有的情况做选择并说明理由.请对下列各题中可能有的情况做选择并说明理由1)(1)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A.A. 右移 10 亿美元;B.B. 左移 10 亿美元;C.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D.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
2)(2) 如果净税收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A.A.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B.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C.C. 右移支出乘以 10 亿美元;D.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3)(3)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5.04.02.0 )1(112,24.08.0,5.2)1(11tbbKKKKtbKbtrTGI4005.0/20020031002/2002002805.2/2002001GTGTKTTKGGKbTG令令令10004 . 0400))25. 01 (8 . 01 ()5020050100())1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