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ppt
46页学习《行政许可法》学习《行政许可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德州市委党校德州市委党校 陈义杰陈义杰 一、行政许可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一一))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 1)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性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性的行政行为;;• ((2 2)行政许可是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行政许可是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3 3)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 ((4 4)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2024/9/152• 《行政许可法》于《行政许可法》于20032003年年8 8月月2727日经十届全国人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42004年年7 7月月1 1日起开日起开始施行始施行• 全文约全文约1.11.1万字,共万字,共8 8章章8383条,分为总则、行条,分为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费用、监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费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2024/9/153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广义上,行政许可就是行政审批•狭义上,行政审批还有非许可审批,指由行政机关及法定授权的组织实施的,除行政许可外的审批行为• 既有属于政府内部管理事务的事项,也有以非行政许可名义变相设定的面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许可事项2024/9/154(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就是:•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百姓都可以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授权的,政府都不能做2024/9/155行政许可制度设立的宪法依据•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024/9/156政协委员曹志伟——轰审批,绘“万里长征图” 揭办证难,晒“人在证图”2024/9/157•这张图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漫长历程: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100个审批环节,总共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如果要全部走完,审批工作日累计达到2020天。
即便按照最短的关键线路走,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2024/9/158李克强见证封存109枚审批公章:不知曾束缚了多少人2024/9/1592024/9/1510行政许可是一把“双刃剑”•行政许可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审批过多、过滥•主要原因:一是行政许可设定权不明确•二是设定的事项不规范,一讲行政管理,就要审批•三是实施环节多、手续繁、时限长、“暗箱操作”•四是重许可、轻监管或只许可、不监管的现象比较普遍•五是个别机关把行政许可作为权力“寻租”的一个手段•六是只有权力、没有责任,缺乏公开、有效的监督制约2024/9/1511(三)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024/9/1512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2024/9/1513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2024/9/1514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2024/9/1515二、二、行政许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行政许可合法原则(一)行政许可合法原则(一)行政许可合法原则(一)行政许可合法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范围、条件和程序 2024/9/1516(二)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二)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有有关关行行政政许许可可的的规规定定必必须须公公布布,,未未经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行政许可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应当公开公开;;• 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要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2024/9/1517(三)(三)便民便民与效率与效率原则原则•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灵魂原则灵魂原则 2024/9/1518(四)权利保障原则(四)权利保障原则•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讼;• 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2024/9/1519(五)信赖保护原则(五)信赖保护原则• 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除非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除非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依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但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但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2024/9/1520(六)不得转让的原则(六)不得转让的原则• 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2024/9/1521(七)监督原则(七)监督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上级行政机关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 同时,行政机关也要对公民、法人或者同时,行政机关也要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
2024/9/1522 三、三、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1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 —— ——普通许可普通许可2024/9/1523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2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特许特许2024/9/1524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3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有特殊信誉、特殊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有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
• ——认可 2024/9/1525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4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核准核准2024/9/1526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5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 ————登记登记•((6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2024/9/1527 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
2024/9/1528四、四、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 ——国务院2024/9/1529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级人民政府2024/9/1530•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市县一级政府无权设定行政许可•以“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事项,包括登记、备案、审查、年检、认证、监制、检查、鉴定等证照,都不属于行政许可,但是都有地方“行政审批”的门槛作用2024/9/1531五、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一)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2024/9/1532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2024/9/1533(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2024/9/1534• 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2024/9/1535德州市推行集中审批•探索实行“两集中两到位”: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承担审批职责的内设机构向政务中心集中;部门审批决策权向窗口授权到位,审批事项在政务中心办理到位•建立各类证照联办机制,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证照类事项,实行“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同步运转、一窗发证”,提高服务效率• ——德政发【2014】9号2024/9/1536(三)不取获得不正当利益•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2024/9/1537•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外,应当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
•专业技术组织及其有关人员对所实施的检验、检测、检疫结论承担法律责任2024/9/1538六、审批期限•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24/9/1539审批期限•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2024/9/1540七、监督检查•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 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
2024/9/1541•行政机关可以对被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依法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对其生产经营场所依法进行实地检查检查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查阅或者要求被许可人报送有关材料;被许可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验对检验合格的,行政机关应当发给相应的证明文件2024/9/1542八、行政审批改革方向和创新空间•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哪些是应当保留的?•从法理上来看,对以行政许可为代表的行政审批,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一是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危险控制;二是对有限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提供信誉的证明而从实践看,信誉的证明不是行政审批的专属权,从趋势看,可以转向行业自律和市场调节•因此,目前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主要着眼于对公共危害的控制和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两类2024/9/1543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哪些项目可以取消?•《行政许可法》确立四个优先原则,即:公民自决优先、市场调节优先、行业自律优先和事后监管优先•也就是说,只要可以通过公民自行决定、市场调节、行业自律和事后日常监管来解决的,就可以不设定行政审批,或者已设定的行政审批可以取消。
2024/9/15443、行政审批改革的重点在哪些领域?•从政府目前所履行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职:对经济调节重在宏观调控,而应减少和弱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对市场监管,因涉及生命健康安全和市场秩序的维护,目前仍需强化;•对社会管理的事项,则重在优化;•对公共服务领域,则强调由政府包办转化为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或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而实现•从这样的定位来看,行政审批改革的重点应放在经济调节领域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干扰市场经济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2024/9/1545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点•目前对德州来讲,首先行政审批从数量上来说还有减少空间•然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心要从单纯地减少审批项目转向以审批方式的改革创新为主,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规范审批程序,杜绝权力寻租•第三,“宽进严管”,如何在严管和服务上创新,是我们发挥的空间2024/9/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