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5《夏天里的成长》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6391470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5《夏天里的成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15《夏天里的成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 3.体会文章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为什么说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才能、经历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那么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粗浅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累累硕果是需要在夏天用力生长才能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 由果实累累的秋天自然引出夏天,为出示课题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指导个别语句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做好范读 3.学生齐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4.自由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5.简单说说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学生屡次读文,可从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出示课件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齐读这句话)(板书)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讲述的呢?(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而明确文章是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路、马路等方面描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写的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把握整体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夏天,来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一课。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快速走进文本 二、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成长 1.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 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生物?它们各有什么变化? ②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些词能说明这个特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3.先自主考虑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 自主感悟的才能 4.出示课件4—6:交流提示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①“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样呢?(快 很快 迅速) ②在朗读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2)(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①这几句话中提到了那些生物的生长? 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 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②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长出几寸 多出半节 长满了 变成了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3)出示课件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①昨天、今天、明天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三个词语的使用,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 ②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用上“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昨天值得回忆,今天值得珍惜,明天一定要把握 设计意图: 抓住表示长得快和时间的词语,感悟夏日里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5.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写的概念此环节的设计,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6.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它成长的特点指生读,比赛读)(读的过程中进展朗读指导和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三、研读第3自然段 1.在夏天里,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成长,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草、树、山、稻秧、甘蔗、地、水、铁轨、柏油路…… 3.出示课件6: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饱满。

      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因为铁轨长,所以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像是高起来)(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同理) 4.夏天连柏油路也是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你还能说出像软绵绵这种构造的词语吗?(如绿油油) 5.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话读出事物在夏天里成长的特点 6.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二是联络生活实际,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四、研读第4自然段 1.有生命的植物、 动物乃至不具有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在夏天里都在生长,说明了夏天确实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人也是一样,也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4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课件7:理解两句谚语 ①“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农民们欣喜不已 ②“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假如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 出示课件8:“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①热天:在这里不只指季节,也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②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指知识的积累,认识的进步,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的过程 ③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什么时期?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④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才能、经历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那么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4.齐读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成长的道理 设计意图: 体会使用谚语的作用,从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五、回忆课文,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来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语言粗浅易懂,虽没有华美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细细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 总结文章的写法,便于学生在写作文时运用这种写法 六、课堂小结 送给大家一句话,请和教师一起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板书设计】 15 夏天里的成长 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山水  铁轨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