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商品和货币2(ding).ppt
28页第三节 货 币,一、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和交换的发展揭示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简单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演变历程,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简单价值形式的内涵 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例:,1只羊,=,2把斧子,,,等式两极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1只羊,2把斧子,通过斧子表现其价值,,,表现价值的材料(价值镜),,相对价值形式,,等 价 形 式,主动,被动,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羊),等价形式(斧子)),(羊)相对价值与自身价值成正比例变动,(1)等价物商品(斧子)的价值不变,羊的相对价值就与斧子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动,(3)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羊)的价值和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斧子)的价值按相同方向和相同比例发生变动,则羊的相对价值不变2)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学习时注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的价值表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地表现并有几种情况:P44,2、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
3、等价形式及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羊,斧子,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价 值,价 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等价形式: 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的特点:,4、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1只羊,1只羊,1只羊,=,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少了一方就不成其为价值形式了如:,统一性,对立性,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于两极如:,(二)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1只羊,,=,2把斧子,1件上衣,50公斤稻谷,1克黄金,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羊的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概念: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从交换看:物物交换,人们的交换活动会出现困难,?,(三)一般价值形式,1只羊,2 把斧子,1件上衣,50公斤稻谷,1克黄金,=,等式:,价值形式发生质变,概念: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上一般等价物,,=,=,=,?,,答案:,价值表现既统一又简单:,1只羊,商品交换的时、空需要矛盾缓和,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较:,但一般等价物并不固定:,(四)货币形式,等式:,∶,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克黄金,1只羊,2把斧子,50公斤稻谷,1件上衣,问:价值形式发生质变?,,概念: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贵金属商品上一般等价物,固定,,=,=,=,=,,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是因为它有许多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自然属性小结: 1、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就是货币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过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2、货币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原来商品体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现在外在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矛盾能否解决,就取决于商品能否换成货币否则,一切矛盾将无法解决货币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因为,商品,货币出现前,商品,货 币出 现 后,商品,货币,商品,,整个商品世界分裂为两级,买卖时空统一,特殊的使用价值,价值的化身,货币,商品,,此时,一切商品都必须先换成货币,再换成商品即:,货币出现后,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派生职能,(一)价值尺度,涵义:用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量大小 作用:使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特点:观念上的货币,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与价值存在量、质的背离想一想:商品价格、价值、币值的关系,?,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货币自身提出了要求:必须确定一个代表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个计量单位可分为若干等分如,斤,可以分为两;两,可以分为钱价格标准,价值尺度,价格标准,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 它商品的价值,代表一定量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在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有价值,并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无关,,,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的区别:,,(二)流通手段,涵义: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公式:W—G—W(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特点:必须是现实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经济危机在形式上具有可能三)贮藏手段,涵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作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不会发生货币过多的现象为什么??,,(四)支付手段,涵义:延期支付、清偿债务或支付税金等 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赊购赊销) 作用: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扩大甲,乙,丙,丁,,,,,,,(五) 世界货币,涵义:货币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职能:作为国际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财富转移五种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其他是派生职能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实物货币即商品货币如贝壳、布等,贵金属货币如金银、铸币,代用货币如不足值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中国夏朝贝币),(金条) (西班牙古金币),(交子) ( 咸丰元宝),(招商银行信用卡),,,,五、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的规律。
决定因素 ① 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用Q表示) ② 商品的价格(用P表示) ③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用N表示),公式:,PQ,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G)=,N,结论: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流通中的待销商品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① × ②为价格总额( PQ),,当支付手段出现后,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要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G=,商品价格总额-赊销金额+到期支付金额-抵消金额,N,,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样的现象叫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货币升值的经济现象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价值的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波动如图所示: 价值 价格,,,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答案,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从短暂和个别现象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从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通过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来实现,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商 品,,使用价值,价 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私有制,社会分工,,,,,,,决定,决定,创造,决定,,形成,交换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货 币,货币流通规律,,,,,,,,价 格,价值规律,,,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主要作用,,,,表现,基础,衡量,大小,决定,决定,表现,本质,定义,职能,,,,,纸币,,其它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供求关系影响,金属货币,,一、计算并回答问题1、上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全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0件 试计算: 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多少? 提示:①货币币值不变,在供求一致条件下单位价格与价值一致,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成反比的原理求今年单位商品价值。
②求过于供,影响价格偏离价值,假定按比例提高,求今年单位商品价格课堂(课外)练习,2、假定社会有甲、乙、丙三个生产部门,社会对其产品需要量以及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分别为:甲部门90件,共900小时;乙部门1600件,共8000小时;丙部门550件,共1100小时实际上,甲部门生产了100件,耗费1000小时;乙部门生产了1600件,耗费8000小时;丙部门500件,耗费1000小时请用价值规律分析该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辨析题 1.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又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毫无关系 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因此,商品价格的变化必然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比较和变化 3.什么叫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什么? 4.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