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九章教学讲义.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yuzo****123
  • 文档编号:137581274
  • 上传时间:2020-07-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0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九章,1,,,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阅读参考书目 复习思考题,第十九章,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迁和结构优化;以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波动的规律性和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教学重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理论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十九章,3,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经济增长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只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不变价格)效率增长率指标,比如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第十九章,4,二、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分析,1、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现有技术装备水平;资本积累的最大可能量。

      二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社会有效需求总量与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 2、对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劳动就业量要素 其次分析劳动生产率再次其他主要因素 3、劳动就业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双向作用 4、从古典到结构学派经济增长理论述评,返回,第十九章,6,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等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因素比较复杂,难以简单地量化为若干经济变量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的一般公式可以表述为:,返回,第十九章,7,,第一、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第二、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第三、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 第四、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 制度、分配制度等; 第五、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 返回,第十九章,8,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形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九章,9,,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或道路,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粗放型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集约型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粗放型和集约型大体相当于通常说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所致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所致两部分经济增长率可基本归结为要素(资本、劳动)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把在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量增加起主要作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次要作用的,称作粗放型增长方式;把要素生产率提高起主要作用、要素投入量增加起次要作用的,称作集约型增长方式更简单地说,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的增长,可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投入产出效益较高的增长,可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返回,第十九章,10,,(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涵义 (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返回,第十九章,1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增长方式转变是必然的、渐进的、全局性的,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是两种方式并存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的原则:(1) 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环境的保护等 返回,第十九章,12,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需要; 提高科学技数水平的需要; 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需要;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返回,第十九章,13,,六个问题: 第一,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第二,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第三,注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第四,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优化结构效益 第五,防止经济增长率大的波动,使投入产出效益稳定提高 第六,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两个探讨问题: 第一,从量化角度如何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第二,积累是否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返回,第十九章,14,,(一) 经济波动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互联系的,经济增长率总会有高低差异。

      但若经增长剧烈变动,这表明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了导致需求增长过猛或供给不足的因素这种表现为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失衡性波动的两种表现形式: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经济过速增长;需求不足,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二)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3、 经济体制的因素 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的发现等 返回,第十九章,15,,(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辨析 经济增长指经济总量在数量,即产品和劳务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经济发展:总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 二者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二者的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 (二)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基本含义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实质是将当前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1)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2)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 (3)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全面进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返回,第十九章,16,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优化 三、产业的地区布局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十九章,17,,产业的含义产业是生产某种相同属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产业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产业分类是指对各产业部门的划分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较为流行的有: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第一次产业,由广义的农业构成;第二次产业,主要的是制造业,也包括建筑、煤气、电力、采矿等部门;第三次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1940年,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揭示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 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第三次产业统计我国第三次产业划分两大领域四个层次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文献标准产业分类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个大项,大项下分中项,中项下分小项,小项下再分细项。

      全部经济活动按四个层次系统进行编码 3、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4、两大部类的划分 两大部类的分类是马克思提出,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高度概括农、轻、重和两大部类分类法突出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有局限性 5、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按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提出的分类;按要素密集程度进行的划分;依据产业的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划分等第十九章,18,,产业结构的含义,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关系 产业结构划分:产业结构划分是与产业分类是一致的,主要有:三次产业结构;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其他结构 产业结构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投资额所占比重来表示 返回,第十九章,19,,(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二)产业结构优化 返回,第十九章,20,,、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见表和图) 不同国家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表,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3页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曹文忠、林平编制2002年10月 、第二产业演变规律 3、产业结构演变的两种方式 4、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工业化道路 返回,第十九章,21,,1、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 第一,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二,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 第三,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 第四,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 第五,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 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上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一是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二是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三是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2) 产业高技术化;(3) 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4) 产业高加工度化 返回,第十九章,22,(一) 产业地区布局的涵义和条件 (二) 产业地区布局的规律和任务 (三) 产业地区布局战略选择 返回,第十九章,23,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

      产业地区布局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返回,第十九章,24,产业布局规律:大机器工业前,产业布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大机器工业时代,产业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布局同时存在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集中和规模化产生聚集效益;过高的聚集又带来诸多弊端所以,既要聚集,又要分散,在聚集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聚集,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的动态规律 产业布局政策是通过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 产业布局任务: 1、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的适度集中,以取得空间集聚的效益 2.、促进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适当分散,实现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返回,第十九章,25,、产业地区布局战略选择的理论 区位理论是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机制 比较优势理论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公平与效率理论 、产业布局战略选择的原则 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优先 产业政策的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以产业 倾斜为重点 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结合,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从全局利益出发,尽可能发挥各地区的相对优势。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 返回,第十九章,26,1、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