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相机的工业设计史.docx
8页照相机的工业设计史一个工业产品的发展,首先是技术的发展,然后才是外形、颜色、材料的发 展照相机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规律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 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 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 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 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 : 3.4的摄影镜头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 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 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 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 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 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 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 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 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随着感光 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漠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 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 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 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 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 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 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 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取景器1930 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 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 帘快门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 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 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 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 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电视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 的伴随着电视的推广,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正在转播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的设备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 ),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 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同时,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 术产生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宇航局(NASA )。
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 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70年是影像处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 CCD当工程师使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所有的干扰 信息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置,就是数 码相机的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 水晶般清晰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 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在数码相机发展史上,不得不提起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于1981年8月 在一款电视摄像机中首次采用CCD,将其用作直接将光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传感 器目前索尼每年生产的CCD占据了全球50%的市场,这正是索尼能够在数码 相机市场上傲视群雄的一个原因,因为核心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冷战结束之后,军用科技很快地转变为了市场科技1995年,以生产传 统相机和拥有强大胶片生产能力的柯达(Kodak)公司向市场发布了其研制成熟 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
这被很多人视为数码相机市场成型的开端o DC40 使用了内置为4MB的内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动存储介质,其38万像素的CCD 支持生成756x504的图像,兼容Windows 3.1和DOS苹果(APPLE )公司 的QuickTake 100也同时在市场上推出当时两款相机都提供了对电脑的串口 连接这之后,数码相机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由各相机厂商推出,CCD的像素不 断增加,相机的功能不断翻新,拍摄的图像效果也越来越接近于传统相机了早期产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研制 出航天事业用的数字化照相机,通过卫星系统从太空中向地面发送航天照片 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拍照,并将一架特制的500EL型哈桑勃特数字照相机长期 留在了月球上1981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一一静 态视频“马维卡”照相机这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1988年富士与东芝在科隆博览会上,展出了共同开发的,使用快闪存卡的 Pujixs(富士克斯)数字静物相机"DS - 1P”,在这前后,富士、东芝、奥林巴斯、 柯尼卡、佳能等相继发表了数字相机的试制品:如佳能RC - 701、卡西欧VS -101、富士 DS-1P、富士 DS-X、东芝 MC2000 等。
九十年代初期的产品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东芝公司 发表40万像素的MC - 200数码相机,售价170万日元,这便是第一台市场出 售的数码相机1994年柯达商用数码相机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欧发表了 25 万像素、6.5万日元的低价数码相机QV- 10,引发了数码相机市场的火爆1995 年佳能EOS-DCS3C问世,同年还推出EOS-DCS1C ,开始了佳能数码单反相 机发展的历史1995年正式拉开了相机数字化的序幕为迎接数码相机的到来, 柯达公司董事会于1995年作出了全面发展数码科学的决策性决定,于1996年 与尼康联合推出DCS -460和DCS - 620X型数码相机,与佳能合作推出DCS -420数码相机(专业级)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 一倍,达到 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 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1996年奥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 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后 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与生产,各自推出数码相机。
1997年11月柯达公司发表了 DC210变焦数码相机,使用了 109万的正方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富士发布了 DC - 300数码相机1997年奥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万”像素的CA - MEDIAC - 1400L型单反数字相机,引起行业巨大震动1997年美国PMA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传统摄影 器材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相结合,图像的摄入与传输成为了光电子行业与计算机行 业共同事业,一些IT厂商开始介入数字照相各大公司在推出高像素的数字照 相机和大型数字图像输出设备的同时,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类普及型 数字照相机,最廉价的可在200美元以下,这为数字照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创造了条件迎来了数码相机发展普及的新高潮1997年度普及型数字照相机的热点和主流产品是CCD像素数35万左右, 最大解像力640x480像素的数字相机而“百万像素”(megapixel )相机才“初露 头角”,仅富士胶片公司、奥林巴斯、柯达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 型数码相机发展的重点,除提高解像力外,重点是开发特殊功能,就是传统胶片 相机不具备和办不到的一些功能,显示数码相机的优越性,如在机身上装备液晶 监视屏作取景器和拍摄后可当场检查拍摄效果的功能,把镜头做成可以旋转一定 度数的功能,结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装影像数据快速传输电脑的功能等。
1998年数字相机大发展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级(150万像 素)最轻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公司合作开发了首 款装有LCD监视器的数码单反相机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1998年是普及型数字相机大发展的一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字相机成为 —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不仅解像度高、价格低,而且功能更多,许多 技术特点趋向与传统全自动小型相机看齐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种60多种, 20多个厂商:卡西欧(4种),富士胶片(8种、柯达(4种),美能达(3种X 尼康(3种X佳能(4种X奥林巴斯(4种X三洋(6种X索尼(6种X精 工爱普生(4种X发布二种的有“阿克发、惠普、柯尼卡、匪力浦、理光;发布 一种的有:东芝、松下电子、日立、JVC、京瓷、莱卡、三星和中国的海鸥其 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种的80%最高达到168万像 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数码相机,具有2.5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 TTL自动调焦、自动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帧的速度最大连 拍5秒功能1999年 200万像素之年1999年是轻便型数字相机跨入200万像素之年。
世界各大照相机厂商、感光材料厂商、计算机外部设备厂商和影像设备厂 商,如柯达、佳能、尼康、美能达、富士、奥林巴斯、理光、爱克发、卡西欧、 索尼、爱普生、三洋、三星等公司都在数字照相机的研制上投以重金,以抢占数 字照相机技术开发的制高点在逐渐扩大的数字照相机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所投放市场的数字相机远远超过百种,然而市场瞬息万变, 许多投放市场引起轰动的数字照相机,过一两年就成为昔日黄花,只能退出历史 舞台,只有不断创新,各俱特色,才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