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65466836
  • 上传时间:2023-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2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学科 语文 主备课人 王秀玲 课时 11课时 标题 (主标题、副标题) 回到历史现场,研习传统文化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大单元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本单元关键词,并整合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丰富文言文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积累文言句式  2.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3.研习史传作品,探究史传文学的叙述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 4.鉴赏史论作品的说理艺术,尝试写人物短评,并对文本提出质疑或辩驳 【每课助学内容】(前置助学内容包括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及教授时使用到的课外资料等) 单元导语 明确了单元主题为“回到历史现场”,既是对相应学习情境的界定,又指明学习的策略。

      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历史类散文作品时,要联系历史背景,回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结合时代因素、作者的思想经历,客观、辩证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理解史家观念、史评立场 学习策略包括两个方面: 1.品评历史人物:放回历史现场,超越历史、立足当下,跨越时代 2.品评历史类作品:将史传作品和史论文章放回历史现场,分析作者看待历史的维度,认识作品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要超越时代,审视作者的立场,辩证分析作品的不足,认识史家修史观念的局限性,评论者看待历史或论述方式的偏颇和缺陷 二、学习提示:指出学习的重难点及学习路径 1.两篇人物传记:《屈原列传》《苏武传》   《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苏武传》是“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中的名篇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力拒威逼利诱、苦守北海、持汉节不失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形象   2.两篇历史评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

      《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过秦论》铺陈历史,形成对比和反差,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纵说天下大事,却从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切入《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用夸张、对比,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散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 单元选文构成 9《屈原列传》/司马迁《史记》开创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和文学的创作《屈原列传》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篇,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辞多寄托,在屈原身上,司马迁寄托了自己“发愤著书”的同情共感 10*《苏武传》/班固 《汉书》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苏武传》是其中的名篇文章选材精妙,裁剪合理,善用对比,“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 ,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 11《过秦论》/贾谊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两篇史论作品,论述对象均为勃兴而速亡的短命王朝作者均秉持以史为鉴的宗旨,意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并非空发学术讨论 单元研习任务 研习任务一:“史实与人物”,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梳理作品中主要任务的生平,把握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学习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研习任务二:“史述与史裁”,引导学生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 子任务1重在梳理课文内容,把握传主的生平经历,或作者史评中引述的历史事件;子任务2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 研习任务三:“史识与史评”,引导学生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面对文本进行思辨性阅读 研习任务四:“积累与建构”,通过归纳三种常见特殊句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积累,学会借助古今汉语的贯通性理解文言语句,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和联系 【预习作业】(课前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文章、梳理脉络等内容) 1.结合课下注释,通读文本,边读边翻译,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阅读单元导语、单元研习任务、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重难点 【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学习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节课的受众是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但学生对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

      使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规律,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以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学设计亮点】(主要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评价本设计的亮点) 1.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由单篇到群文再到大单元整合,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2.学习任务的设计注重了从必备知识到关键能力再到学科素养的提升,呈现了梯度式的学习过程 3.整个设计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学 【教学重难点】(结合新课标内容和本单元特点,简约呈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研习史传作品,探究史传文学的叙述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 2.能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活动与步骤】 (包括导入、活动流程、任务分配、设计意图、总结归纳、评价量表、作业布置等方面) 【单元情境任务】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研讨会,与他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谈话的内容包括以下两项:一是回到历史现场,交流人生抉择和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二是回到现实,以“历史的评说”为话题,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则人物短评 【单元课时安排】 1-3课时《屈原列传》课时 4-5课时《苏武传》 第6课时 《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 7-8课时《过秦论》 第9课时《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10课时《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群文阅读 第11课时 单元整合____________ 1-3课时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背诵第3段;掌握重要实词“穷”“属”“冀”,“诡辩”“颜色”“形容”等古今异义词; 梳理“疏”“迁”等有关的文化常识 2.结合当时的楚国背景,概括屈原生平事迹,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探究其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 3.理解作者在叙事中融入大段议论的用意,品味《史记》精湛的叙事艺术,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这一形象中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通过《史记》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第1课时:通读文本 学习活动:梳理文言基础,探究语言艺术 任务1:朗读课文,将生字词读音标注在课文中 任务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理解文章大意。

      任务3: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在课本上用双色笔勾画、标注重要字词 任务4:从文本出发,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品味作品精湛的叙事艺术 第2课时:认识其人 学习活动一:基础检查,落实文言知识 学习活动二:整体感知,梳理屈原人生四个阶段 任务1:研读1、2段,概括总结屈原为人 任务2:研读4、5、6、7段,思考传记写了楚怀王哪些事? 深入思考:《屈原列传》主要写屈原,为何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楚怀王、顷襄王?____________ 第3课时:理解其志 学习活动一:精读第12段,解读其志 任务1:研读第3段,划分层次,突破难句,梳理段意找出作《离骚》的缘由、《离骚》的主要特点,体会屈原的伟大人格 抓住第3段的关键句: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思考:司马迁是怎样认识《离骚》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任务2: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小组分角色朗读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屈原:愤世嫉俗的痛苦心情和志洁行廉的傲岸人格 学习活动二:端午节文化建言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如何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请你写一份200字的建议书,抓住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现有的端午习俗及活动的基础上,作些“包装” 或合理化的改进。

      4-5课时《苏武传》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尤其是整理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的例子 2.概括梳理情节脉络,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探寻他备尝艰辛却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3.关注学习叙述的艺术,体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倾向 第4课时 通读文本,概括事迹 学习活动一:结合下课注释通读全文,积累文言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学习活动二:完成表格,概括苏武的事迹与精神品质,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学习活动三:比较张胜、卫律、李陵三人的不同做法,分析对苏武形象的对比衬托作用 明确:张胜的贪生怕死——苏武的大义凛然;卫律的卖国求荣——苏武的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个人——苏武的忠君报国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反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5课时 精读文本,比较阅读 学习活动一:细读5—8段,比较卫律劝降和李陵劝降的不同?以此来分析作者对二人的态度评价不同。

      卫律是因罪逃亡,主动投降甸奴,为的是柔华富贵,作者借苏武的盲辞表现对其不齿的态度,行文多用贬抑之语、且以苏武的正气凛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李陵当年率五千之卒孤军深人,歼敌过万,因无救援,最后力竭被俘,投降实属不得已;投降之后,也并不为匈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