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伟.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j****s
  • 文档编号:47736571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0.5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爱考机构爱考机构- -北北大考研大考研- -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伟刘伟刘伟教育背景1978 年春,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学生,自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考入北京大学经 济系,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自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9 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2 年再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4 年被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3 年起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经济科学》主编 2002 年——2010 年任经济学院院长 2010 年起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承担课题: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下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研究,2011 年,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研究” ,项目编号: 09AZD013,项目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与 传导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08JZD0015,首席专家国家开发银行: “开发性金融与新兴市场 国家发展经济学研究” ,2009 年,项目主持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 “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 ,项目编号: 09AbJG289,项目主持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 , 项目编号: 05BJDJG154, 项目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研究” ,2004 年,主持人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研究” ,项目编号: 03JZD0011,首席专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国招标课题: 《转型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基地 2002)主持人 比较经济改革研究(国家教委“七五”社科中青年科研课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国家教委“八五”社科中青年科研课题)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重点博士点课题) 中国股份制企业改造研究(亚洲开发银行与国家经贸委联合课题) 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研究(国家体改委课题) 产权问题研究(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课题) 中日贸易发展研究(日中文化交流基金资助课题) 主要作品 2012 年 1、 “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研究进展及启示”(与张辉合作),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1 期。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2、 “区域经济结构演进与客观调控方式转变”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3、 “扩大最终消费与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与蔡志洲合作), 《经济纵横》2012 年第 1 期 4、 “能源补贴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与李虹合作), 《经济学动态》2012 年第 2 期 2011 年 1、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新历史性转折” (与蔡志洲合作) , 《求是学刊》 ,2011 年第 1 期 2、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1 期; 《新华文摘》2011 年第 10 期转载 3、 “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 , 《经济学动态》 ,2011 年第 2 期 4、 “总量失衡与政策调整” , 《北京观察》 , 2011 年第 4 期 5、 “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与苏剑合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年第 4 期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的 现实选择” (与李连发合作)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 2011》 ,首都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1 年 5 月,转自《经济学动态》2009 年第 12 期 7、 “我国现阶段反通胀的货 币 政 策 究 竟 遇 到 了 怎 样 的 困 难 ”,《 经 济 学 动 态 》, 2011 年 第 9 期 8 、 “ Improvingenergyconsumptionstructure: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fossilenergysubsidiesrefor minChina” (与李虹合作) , 《EnergyPolicy》 ,2011 年 7 月 9、 “从总理报告看经济热点走向” , 《物流与采购》 ,2011 年第 7 期 10、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笔谈之六: 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经济研究》 ,2011 年第 10 期。

      2010 年 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新特征的考察“(与蔡志洲合作) , 《经济科学》 ,2010 年第 2 期 2、 “国内总需求结构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原载《经济学动态》2010.7 转载《新华文摘》 2010.19 3、 “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的应对措施”载《金融研究》2010.11 4、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载《经济研究》2010.122009 年 1、“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蔡志洲合作), 《求是学刊》 ,2009 年第 1 期 2、“货币政策与金融安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1 期 3、“中国有能力保持平稳较快经济增长“,《新华文摘》,2009 年第 5 期 4、“应当重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体制改革的影响“,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 年第 3 期 2008 年 1.“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 (与蔡志洲合作) 《经济研究》2008 年第四期 2.“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与张辉合作) 《经济研究》2008 年第 11 期 3.“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 (与张辉合作) 《经济学动态》2008 年第 11 期 4.“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与蔡志洲合作) , 《经济纵横》 ,2008 年第 11 期 2007 年 1.“供给管理与我国市场化进程” (与苏剑合作)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5 期 2.“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为何不显著”原载《21 世纪经济报道》后转载《新华文摘》总第 466 期,2007.17 3.“现阶段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作用特点” 《经济学动态》2007.4 4.“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调控” (与苏剑合作) 《经济研究》2007.2 5.“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2006 年 1.“经济增长的复杂性与宏观调控的特殊性” 《新华文摘》总第 366 期 2006.18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2.“收入分配的公平命题与改革的合理性” 《新华文摘》总第 364 期 2006.16 3.“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经济学动态》2006 年第 5 期 4.“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新华文摘》总第 355 期 2006.7 5.“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若干问题的探讨” 《新华文摘》总第 351 期 2006.3 6.“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经济研究》2006 年第 1 期 7.“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 (与王汝芳合作) 《金融研究》2006 年第 1 期 2005 年 1.“生产方式的转变根本在于制度创新” 《新财经》2005 年第 12 期 2.“收入分配的失衡根本在于发展失衡” 《新财经》2005 年第 11 期 3.“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考察” 《经济学动态》2005 年第 11 期 4.“为何地方政府可以超能力扩张” 《新财经》2005 年第 10 期 5.“解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 《学术研究》2005 年第 9 期 6.“GDP 增长与幸福指数” (与蔡志洲合作) 《经济导刊》2005 年第 8 期 7.“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问题” 《金融与经济》2005 年第 8 期 8.“国内总需求适度扩张与持续经济增长” 《经济参考报》2005 年 7 月 16 日 9.“关键在于保持总需求适度扩张” (与蔡志洲合作) 《经济导刊》2005 年第 6 期 10.“宏观调控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界》2005 年第 5 期 11.“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经济研究》2005 年第 5 期 12.“中国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 (与李绍荣合作) 《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4 期 13.“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与蔡志洲合作) 《北京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 《高等学校文 科学术文摘》转载 14.“2004 年中国经济增长回顾与展望” 《经济导刊》2005 年第 1 期 2003 年-2004 年 1.“就业与经济增长”...《经济导刊》2004 年第 10 期 2.“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经济导刊》2004 年第 9 期 3.“企业投资风险与宏观调控”...《经济导刊》2004 年第 8 期 4.“宏观调控状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年第 7 期 5.“东亚模式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求是学刊》2004 年第 6 期 6.“经济失衡与宏观调控”...《经济学动态》2004 年第 11 期 7.“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4 年第 7 期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与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04 年第 2 期合作者:蔡志洲 9.“区域差异--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资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 年第 3 期,第 4 期合作者:蔡志洲 10.“经济增长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得失”...《经济导刊》2004 年 4 月号合作者:蔡志洲 11.“经济体制改革的转折点”...《经济日报》2003 年 11 月 24 日第 5 版 12.“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经济研究》2003 年第 11 期,合作者:黄桂田 13.“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市场经济质量”...《理论视野》2003 年 6 期 14.“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 年 第 6 期 15.“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价值”...《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求是内部文稿》 《红旗》文稿 2003 年第 10 期 2003 年第 5 期 2003 年《新华文摘》2003 年第 9 期全文转载 16.“从区域创新环境视角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 期合作者:盖文启 17.“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历史内涵”...《人民日报》2003 年 5 月 20 日第九版 18.“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经济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3 期 2000 年-2002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年 1.“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的历史重任”...《光明日报》2002 年 10 月 29 日第三版 2.“经济学:争论为何回归基础问题”...《理论前沿》 3.“怎样看待改革中制度演变的历史合理性”...《前线》2002 年 4.“重要的在于权利、责任、利益转移的协调性”...《经济日报》2002 年 1 月 5.“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8 期李绍荣 6.“关于我国转型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 期 合作者:黄桂田李绍荣 7.“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经济研究》2002 年第 8 期合作 者:黄桂田 8.“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经济研究》2002 年第 1 期合作者:李绍 荣 9.“日常生活里的经济学”...《成都晚报》2001 年 9 月 18 日 10.“市场秩序建设是一持久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