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历史全国i卷试题与考纲解析暨备考对策冉峰.ppt
119页对历史全国I卷试题与考纲的解析暨备考对策,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历史教研室主任 冉峰,第一部分 全国卷试题和考纲所反映出的命题思路 1.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很少涉及知识的简单再现,强调活学活用,吴伟: 2012年第21期《历史教学》“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2013年第8月《课程·教材·教法》“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传统考核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最新版课标: 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史料实证、历史时空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五个要素的融合史料实证: (2015年全国I卷·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时空观: (2015年全国I卷·40)(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015年全国I卷·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解释: (2015年全国I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历史理解: (2015年全国I卷·35)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2.淡化对教材的依托(并非考教材),而是利用所学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试题具有有一定的学术色彩 材料多是学术前沿,考察的方法涉及一些专业研究能力: 2015年全国Ⅱ卷40(2)“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2.淡化对教材的依托,而是利用所学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试题具有有一定的学术色彩 并非考教材,而是用教材考 并非考知识,而是考查知识的运用,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这样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全做到的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3.突出高校选拔功能,命题灵活且不断变化 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校选拔性第一,结合中学实际第二” “考察学生真实能力,而非教师的备课能力”,要求: 知识体系性与灵活运用 思维的层次性和多角度 各种解题技巧的扎实,第二部分 教学方法对策 一、充分利用二轮复习,夯实完整性、体系化的知识基础,(2015年全国I卷.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2014年全国I卷·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问题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不能反映历史全貌 例如在民国史部分只有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探索 二是受模块教材影响,学生只有三条割裂的线索,缺乏完整的通史体系,1.知识框架的整体性 例1.民国史 (1)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包括统治者属性,国都,课例介绍 政治结构: 统治者(革命对象)有封建军阀、地主阶级、官僚资本(蒋国民党) 革命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共产党) 民族资产阶级、(孙国民党) 小资产阶级,基本常识:,(2)并非只有中共探索救国道路,还有国民党、民主人士、爱国商人等,(3)政治之外,经济和文化线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线: 中共的探索、成熟、壮大(核心) 人民民族民主意识觉醒,革命基础不断扩大,例2:二战后世界,,例2:二战后世界与新中国外交,,2.知识框架的系统化 例1.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思想) (政治) 产生 —→ 早期维新思想 初步发展 —→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 └——→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 黄金时期 ——→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成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需要线索系统化: 春秋战国、明清、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改革开放 世界史17-18世纪 工业革命时期 二战后,3.通史复习与专题复习 通史体系是根本, 复习形式是次要,关键是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专题复习: (1)不要过细,易混知识可以进行细致的专题梳理 (2)每个专题复习完后,应由学生分析发展特点、规律,二、中外联系、比较 2014年全国I卷宋应星与牛顿 用途检测学生的知识落实程度,推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外比较引导学生从大框架开始,如: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与近现代中国的衰落、沉沦、探索与复兴历程,(1)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中国处于农耕社会末期。
(2)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中国改革开放三、二轮复习中引入新史观的视角来总结历史发展轨迹 (2013全国课标Ⅱ卷.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2015年全国I卷.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1.文明史观 例1:英国王权制约,英国 与王权的斗争: 以传统限制王权——《大宪章》等形成了“法在王上”和征税要经议会批准的传统。
以文献约束王权——《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 以武力、政变等方式与国王争夺政权——内战、光荣革命 以新制度、法律限制王权——《权利法案》(议会掌立法权)、责任内阁制(内阁掌行政权),2.全球史观 例:从无序的世界市场,到战后三大经济支柱的体系化,再到世贸组织的法制化,如何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经济无序化(任意的关税战、货币贬值)→统一的运行机制(削减关税、固定汇率) 世界性经济组织变化:由技术性协调组织到全面管理 1874年建立的国际邮政总联盟 40年代建立的建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如何理解世贸组织的规范化 基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多边贸易体制 严格的法律约束,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七八十年代,美国与西欧、日本多次贸易战 从入世到2012年,中国在世贸被诉讼28次(其中美14次),已裁决的17次中全部败诉,中国发起了11次,已裁决的8次中多数获胜例2.世界一体化的加强,使和平发展成为主流,推动了当今国际政治形势(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修昔底德陷阱”: 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定有战争,四、强化概念理解到位 (2014年全国I卷.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015年全国I卷.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教师讲解明确到位,不留死角,不能高估学生理解能力 课例: 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是如何解体的: 列强倾销产品,导致了纺织分离和耕织分离——→生产不再自给,自给自足的状态被打破 列强收购农产品(掠夺原料),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条件和劳动力条件 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西方的经济侵略和近代企业的冲击 解体的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比内地突出。
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自然经济在近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以下史实中,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是 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4%,1924年增加到77.6% 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 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2.概念理解与建构知识网络的结合 例1:讲启蒙思想的政治观点 把各个观点置于民主这个概念的框架内,第一,人权是民主的基石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提出天赋人权说如果没有人的基本权利,即使有民主政体也是空架子而已 第二,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是民主的基本框架,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指出为了维护人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组成国家,统治者要保护人民的自由到卢梭时提出了人民是主权者,人民之间订立契约,如果统治者违背了民意,人民有劝推翻他 第三,分权制衡和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洛克、孟德斯鸠分权康德、孟德斯鸠倡导法治与自律,3.除历史概念外,还要明确设问中的概念 背景、内容、影响 说明、特点、认识、评价,五、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解释和认识 不仅训练材料信息的挖掘归纳,更要注重对材料信息的再加工 全国卷的材料题中,直接归纳信息的设问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总结特点、比较、认识(启示),甚至涉及了批判性思维。
2010 ·全国I卷·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2014·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