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上学期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259047247
  • 上传时间:2022-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二上学期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④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5、道光帝为什么下令禁烟: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威胁清皇朝的统治  6、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4、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5、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6、相关人物: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最后战死在炮台上)、道光帝、琦善(直隶总督,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北上直逼天津时被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  7、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8、《南京条约》内容:  内容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完整和主权  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  协定关税  9、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1、近代的*开放通商港口与现代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①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在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的;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  ②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国家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中国开放的;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进行的  ③近代通商口岸是被侵略的产物;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主动开放的产物  ④近代通商口岸使中国受到侵略和掠夺;而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3、对手: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4、借口:“亚罗号”时间、马神甫事件  5、过程:19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咸丰帝(慈禧之夫)逃亡承德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圆明园中掠夺珍宝,并焚烧罪证  6、**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7、*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北方领土:  19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1960年中俄《北京条约》+19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  8.课外拓展:  一.咸丰帝(清文宗),原名爱新觉罗•奕宁,为道光帝第四子(第一次鸦片战争在位),1850年登基即位,在位11年间,签订丧权辱国的三条条约(这孩子命不好……):《瑷珲》、《天津》、《北京》,有“战乱皇帝”和“*天子”之称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在清朝众多皇帝中能力居中游偏上,他即位后重用汉臣,严惩贪官,致力改革。

      他与任何一个帝王一样有功有过,但它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对于世界大势缺乏了解,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衰落  作为《北京条约》的直接签订人,他被刻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咸丰帝应是最“苦命”的皇帝了,赶上了中国历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封建社会没落……  二.西方列强(西方指的是经济和制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沙俄、奥匈帝国、日本  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同外商、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件  二、太平天国起义  1、目的:为了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抗击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2、开始时间: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3、发展: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北伐军一直*天津地区,西征军攻占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4、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8月,太平军于青浦大败洋枪队  5、1862年9月,慈溪的战斗中,将领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6、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下去  7、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  8、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化进一步加深  9、课外拓展:太平天国运动历时近14年,纵横18个省,无论是战斗规模、激烈程度、军事筹划还是指挥水平,都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峰但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目光、领导集团上的政治过早封建化、组织上下不能保持核心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  【第三课收复新疆】  一、阿古柏(一仆二主:英、俄)侵占新疆(史称“阿古柏之乱”)  1、新疆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②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③唐朝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清朝初期,设伊犁将军  2、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陆军司令阿古柏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侵占新疆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3、1871年,*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  4、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他们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还为阿古柏提供军火武器其根本目的是占领中国领土。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了19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功绩  2、背景: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产生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左宗棠则力主收复新疆  3、19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4、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清军兵分三路挺进新疆,并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5、1881年,清政府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赴占领伊犁的*交涉,中俄两国签《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6、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7、收复新疆的原因:①人民的支持;②策略、方法正确  8、收复新疆的意义:粉碎侵略者侵略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9、拓展:穆罕默德•雅霍甫,汉名阿古柏,中国人称“中亚屠夫”阿古柏在新疆活动前后十余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折不扣的侵略,同时,由于他的重税政策和严苟的伊斯兰教法,遭到了大多数新疆居民的反对西方人此时第一次可以踏足新疆。

      阿古柏战败不久,英饿就先后建立总领事馆,加强多中西部的渗透、争夺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黄海大战  1、目的: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时间:1894年9月  3、标志: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黄海大战)  4、黄海大战结果:致远舰(19世纪80年代亚洲的船)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冲锋向前,迎战敌舰,最后壮烈牺牲  5、辽东战役:日本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占领辽东半岛,接着又夹攻山东威海卫  6、辽东战役结果:日军在旅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二、《马关条约》  1、签订时间:1895年4月  2、签订原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  3、战败原因:(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朽;(2)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强,中国相对落后  4、签订双方:李鸿章、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  5、《马关条约》内容:  内容危害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位于长江一线,经济繁荣)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6、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7、意义: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8、“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揭示了慈禧与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嘴脸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的兴起  1、1898年,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于1900年春发展到京津地区  2、义和团兴起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实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3、义和团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4、失败原因: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打压  5、缺陷:带有愚昧和盲目排外的倾向  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1900年春,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发动侵华战争  2、直接原因: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想要*义和团运动  3、根本原因:想彻底瓜分中国  4、1900年6月,为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5、八国联军于1900年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又一次侵犯圆明园  6、八国联军统帅为瓦德西  7、八国联军的罪行:(1)炮轰北京城(2)杀害义和团团圆(3)抢劫财物,*放火,侮辱妇女,无恶不作  8、八国联军的恶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三、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1、签约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  2、《辛丑条约》内容:  内容危害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使中国人民的负担又进一步加重,以海关税收担保,使清政府的经济将长期受制于列强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人民不仅受外来侵略的打击,还受清政府的*,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的工具(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政府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