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征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ppt
22页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特征、作特征、护理措施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伴有局灶症状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 又称之为小卒中病因• 1.微栓塞 主要病因 颈部大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微栓子进入颅内血管,引起微栓子在脑内末梢小动脉内停滞,不久就碎裂随血液流走• 2.椎动脉受压 突然而急剧的头部或颈部伸屈,可压迫粥样硬化的椎动脉,减少脑血流量,引起TIA,尤其在颈椎病的基础上易发生• 3.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内动脉狭窄超过90%影响脑血流量,休克,心律失常等引起血压突然降低时,发生短暂脑缺血发作,尤以椎-基底动脉狭窄• 4.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弥漫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TIA临床表现 • 小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明显的征兆如口歪眼斜、突然头痛、说话不清、全身发热等,这些先兆症状就称之为小中风,表明了心脑血管疾病正在形成,要及时采取措施。
•1、口眼歪斜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2、 头痛头晕•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为持续性•3、肢体麻木 面、舍、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蒙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4、意识障碍 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小中风约有1/2、3/4患者在三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小中风停止•小中风应当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小中风,预防或维持脑梗塞的发生治疗方案•治疗要点: 控制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血液粘稠度,控制心律失常、稳定心脏功能,防止颈部过度活动•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扩溶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3、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等。
• 4、扩血管治疗:可选用培他啶、西比灵•5、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盐酸氟桂嗪•6、手术治疗:适用于血管造影证实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引起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手术方法:颈动脉内膜剥离修补术、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1、发作时取平卧位,避免跌倒、跌伤,保证脑部供血,7-10天内不发作后再下床活动,应减少活动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3、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单独外出•4、扭头或仰头动作不易过急,幅度不要太大,防止TIA诱发或跌伤观察有无失语,一过性失明或视觉障碍以及偏身感觉减退或偏盲情况•5、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及交叉瘫痪等情况护理诊断•1、有受伤的危险 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一过性眩晕、失明等有关•2、潜在并发症 脑血栓形成一般护理•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跌倒和受伤•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以15-20°为宜),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宜过大•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入厕、沐浴及外出活动时应有家人陪伴。
二、休息•生活有规律,睡觉时枕头不宜太高,不宜长时间低头工作住院期间了解发病原因,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级焦虑三、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充足蛋白质的食物,如精瘦肉、豆制品,戒除烟酒及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不利健康多食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猕猴桃、苹果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情况适时给与相关健康教育四、心理护理•此病发作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大部分病人产生恐惧心理,而另一部分病人反复发作后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头取自然位置,避免左右转动或过伸、过屈,因急剧的头部转动和颈部伸屈,可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晕和不稳感,发作期过后应适当休息如有心脏功能障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发作期间应记录发作时间,遵医嘱观察心律、脉搏、血压的变化并记录护理记录单五、药物护理•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服用阿司匹林要治疗的患者,久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及消化道溃疡、全身出血点及瘀斑,需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六、健康指导•1、保持工作环境和家庭气氛和谐、温馨,保持情绪稳定。
•2、即使发病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也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发生不可逆的发展•3、生活规律,适当运动•4、合理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戒烟酒•5、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6、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 出院时,告知患者出现症状是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前的指导工作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