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放大镜教案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docx
5页1.1《放大镜》教案设计课题放大镜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认识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并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态度责任: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形成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和对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重点知道放大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的活动发现镜片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科学聚焦1. 出示放大镜,认识放大镜的结构揭示课题:放大镜(板书)2. 提问问题: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预设:观察小动物、观察植物、查字、地质考察.....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放大镜3. 操作: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Ø 观察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Ø 观察方法二:放大境尽量靠近眼晴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卡图像大而清楚Ø 注意:注意爱护放大镜,如不用手指直接摸镜片,使用完毕装人盒子,避免镜片与尖锐物体接触二、科学探索(一)探索一:比较不同的镜片1.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2. 提出问题: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的像吗?3. 活动内容(1) 分别用三种镜片观察大小作文本上的格子,看看哪种镜片能把图像放大2) 观察每种镜片的特点,将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与其他镜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将观察结果记录到科学活动手册中4. 学生分组实验5. 完成活动记录6. 观看视频7. 教师小结: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这种镜片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可用于制作放大镜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1. 导入语:通过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2. 学生分组观察对比三个放大镜镜片提示:建议把三个镜片一起水平放在平整桌面上,从侧面观察,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3. 交流发现l 放大镜的边缘厚度和中央的厚度之间的差距称为凸度l 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凸度(中央凸起程度)不同l 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4. 观看视频5. 教师小结: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结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凸透镜的功能特点是: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三、科学研讨1. 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预设:中间厚、四周薄2. 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预设: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中央厚度(凸度)不同四、科学拓展过渡: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可以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你想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吗?1. 实验器材2. 实验步骤五、课堂总结六、课堂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