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昪离亭燕阅读附答案.docx
2页张昪离亭燕阅读附答案 离亭燕【宋】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词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对下阕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答复〔6分〕 2.下阕叙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 1.〔1〕先全景勾勒,再具体描绘〔2分〕2由远而近,由江水而江洲〔1分〕3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1分〕整个上阕,写景层层描绘,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为下阕抒发感叹作了铺垫〔2分〕〔假设答其他,比方比喻、拟人、寓情于景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词上阕描绘雨过天晴的秋色里金陵山水的分外明净而爽朗先全景勾勒,再具体描绘:前两句先概括地写出了金陵山水之美,突出秋日风光的萧疏明丽,脱尘绝俗的风致接着四句,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词人的视线随江水远眺,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看不到尽头;近处那么是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
此时,词人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 2.下阕通过怀古,抒发了作者担心时政的惆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词人见船帆高挂,烟外酒家旗子低垂,情从景生,金陵陈迹涌上心头,“尽入渔樵闲话〞,透出词人对时政的隐忧〔1分〕词人怅望倚楼,思前朝往事凄冷的太阳默然西沉,苍茫的夜幕将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2分〕 二 〔1〕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怀古词,请概括其高低片的内容 答: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的深沉感叹 〔2〕词的开头“一代江山如画〞,是对金陵一带全景的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词的上片是怎样是怎样一步步描绘出它的山水之美的? 答:“一带江山如画〞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后,用“风物向秋潇洒〞再次突出了金陵一带景物 萧疏明丽而又托尘绝俗的特点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远望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接,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近处那么是“霁色冷 光相射〞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之光,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
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利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显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情做铺垫 〔3〕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心时政的惆怅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