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泪道阻塞应用球囊管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的效果研究.docx
4页儿童泪道阻塞应用球囊管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的效果研究泪道阻塞是一种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鼻泪管以及泪囊连接处,泪囊与泪小管交界处,患者主要症状是溢泪,同时伴有异常分泌物,对其生活、工作、学习等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泪道阻塞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容易发展成为角膜炎、泪囊炎等并发症[1]既往有学者认为[2],球囊管扩张术与插管术联合在儿童泪道阻塞治疗中,治愈率较高,有效、安全、便捷基于以上背景,为进一步探究儿童泪道阻塞治疗中球囊管扩张+泪道插管术的应用效果,本文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泪道阻塞患儿展开研究,具体细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定为研究时段,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研究对象是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70例泪道阻塞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15例女性、20男性;年龄1~7岁,均值(4.06±0.54)岁;疾病类型:12例泪总管阻塞、13例鼻泪管阻塞、10例泪小管阻塞;体重5.2~28.6kg,均值(16.52±4.84)kg参照组(35例):17例女性、18男性;年龄2~6岁,均值(4.05±0.49)岁;疾病类型:13例泪总管阻塞、14例鼻泪管紫塞、8例泪小管阻塞;体重5.3~28.5kg,均值(16.49±4.81)kg。
两组一般资料各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FDDT(荧光染料消失试验):阳性;(2)均泪道冲洗不通畅,存在不同程度溢泪症状;(3)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结膜松弛症、泪阜肥大、泪囊泵泪功能不全者排除标准:(1)由外伤引起的溢泪;(2)泪点闭锁者3)先天性泪道骨性狭窄者;(4)合并遗传性疾病、泪道肿瘤者;(5)存在手术禁忌症者;(6)未开展研究前接受过泪道冲洗等相关治疗者;(7)中途退出本研究者;(8)对本文涉及药物过敏者;(9)临床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者10)肾、肺、心、肝等脏器合并重大疾病者1.2方法参照组(鼻泪管探通术治疗):内眦部放置奥布卡因滴眼液4g/L浸润的棉片,表面麻醉泪点黏膜表面,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助手固定患者四肢、头部,采用泪小点扩张器对泪小点进行扩张,结合患者年龄选择最佳的空心泪道探针,从泪小点进针,垂直进针1~2cm转为水平继续推进术者另一手将患者上眼睑皮拉至颞侧,拉至泪小管,当探针达到骨壁时,垂直进入鼻泪管,出现落空感后停止进针,探针与注射器连接置入生理盐水,指导患儿进行吞咽动作,确认探通成功,1~2min后拔出,如果探通时存在阻力异样感,则应停止探通,防止出现假道。
术后予以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实验组(球囊管扩张+泪道插管术治疗):以浸润麻黄素、盐酸丙美卡因的棉片防止鼻腔进行下鼻道局部麻醉,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术前2min以含有盐酸丙美卡因的泪道冲洗针冲洗泪道,达到局部麻醉泪道的效果固定患儿躯干、四肢以及头部常规消毒术区直至鼻翼下方,以球囊管扩张泪道,将探针插入泪小管直至下鼻道,将聚丙烯软引导系统(直径为0.40mm)插入中空凹槽式泪道探通针中,全部进入探通针后,以特制泪道钩钩出聚丙烯导丝,从泪道中轻轻拔出空心探通针,退出聚丙烯软引导丝,以同样的方法从鼻腔将连接于硅胶管的另一端软引导系统引出以5-0黑丝线在鼻腔外方结扎U型硅胶管,将多余硅胶管剪除,结扎后的硅胶管以5-0聚丙烯线固定于鼻翼外侧根部术后予以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以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喷鼻,保持鼻腔通畅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1)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3]:术后冲洗泪道,冲洗液可顺利流入口腔或鼻道,无反流、无阻力、无溢泪、无分泌物等症状为治愈术后冲洗泪道,基本通畅,偶有溢泪症状,轻微阻力,少量分泌物为有效术后冲洗泪道,泪道阻塞不通畅,全部冲洗液反流,阻力较大,溢泪症状严重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2)复发率:随访6月,统计所有患者复发情况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6.0软件对本文中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复发率),以n(%)表述,P<0.05,即为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显著比参照组(71.43%)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35,n(%)]2.2对比两组复发率随访6月,实验组无复发,复发率为0.00%参照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17.14%(6/35)实验组复发率(0.00%)显著比参照组(17.14%)低,(χ2=6.5625,P<0.05)3、讨论目前,临床普遍认为泪道阻塞的发生与鼻泪管、泪小点狭窄、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以及异物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4]长期泪道阻塞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生活及学习等均受到影响,且增加了角膜炎、泪囊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鼻泪管吻合术在泪道阻塞治疗中成功率较高,但由于手术操作过程复杂、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颜面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瘢痕组织,影响整体美观度,患者接受度较低[5]。
泪道激光治疗会对泪道黏膜造成破坏,术后泪道狭窄阻塞的风险性较高,并未在临床中广泛推广泪道探通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泪道阻塞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段、创伤性小、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术后再复发率较高,泪道再次阻塞的原因考虑与炎症反应引起的局部粘连有关,综合干预效果一般本研究示: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显著比参照组(71.43%),实验组复发率(0.00%)显著比参照组(17.14%)低(P<0.05)提示球囊管扩张+泪道插管在儿童泪道阻塞治疗中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如下:球囊管扩张术是指通过探针将引导导丝送至下鼻道,从前鼻孔中取出,在透视设备的辅助下,将球囊管以导丝逆行拉入鼻泪管,直至阻塞部位,将膨胀的液体或气体注入球囊导管的球囊中,促使球囊膨胀对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达到促使阻塞鼻泪管再通的效果和目的泪道插管术利用独特的泪道软引导系统、可以软引导系统的特殊漏斗、硅胶管设计体系等组成,适用于年龄较小的难治性泪道阻塞患者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泪道组织相对稚嫩,不可反复操作,球囊管扩张术与泪道插管术联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医源性损伤,降低复发率在探通泪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持续突破、握持感、砂样感,则提示患者病情复杂,一旦探通复发或失败,实施球囊管扩张+泪道插管术治疗,则可取得理想的探通效果。
另外年龄较大以及反复性手术操作均会影响患者泪道功能的恢复,因此建议泪道阻塞的患儿,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综上所述:泪道阻塞患儿采纳球囊管扩张+泪道插管治疗,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疗效稳定、确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参考文献:[1]胡曼,吴倩,樊云葳,等.泪道插管术与球囊管扩张术治疗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患者的比较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2):123-128.[2]韩立坡,王萍,陈会宁,等.球囊管扩张联合插管治疗儿童泪道阻塞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9):874-878.[3]韩立坡,张瑜,庞微微,等.特制泪道插管系统治疗儿童复发性泪道阻塞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1):37-40.[4]王志玉,史爱云.泪道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796-1798.[5]李瑞宏,戴秀华.不同泪道置管术治疗经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3):373-376.李萍,刘婷,孙先桃.球囊管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儿童泪道阻塞的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20,28(07):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