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19071949
  • 上传时间:2024-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醉翁亭记》  欧阳修(宋)  一、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心愿  2、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  3、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  二、一词多义  1、归:  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2、乐:  ①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秀:  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动词)  4、谓:  ①太守自谓(命名)  ②太守谓谁是,为  、而: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朝而往,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却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四、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五、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是酿泉啊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太守跟宾客来这里来喝酒,喝得少也总是喝醉,而年龄又最大,因此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晚上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翻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翻译: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翻译: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以他们的乐趣为乐趣啊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来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六、内容理解  1、这篇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答:本文抒写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适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结构: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季的景色及出游之乐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并点出作者名姓  3、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具体: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4、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答: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第1段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6、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答:①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7、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  答: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醉——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都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8、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答: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9、第四段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10、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答:“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1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12、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之处: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醉翁亭记》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岳阳楼记》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13、找出文中的成语:水落石出、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14、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