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docx
5页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添加必要的助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加工配 制成商品化的形式,才能应用,这种方便使用的农药产品,称为制剂农药制剂的名称是由 有效成份含量、农药通用名称和剂型三部分组成,例如50%乙草胺乳油农药的制剂类型, 就叫剂型农药加工过程中,对剂型的选择应考虑到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使用方法、 加工成本、技术难易度、国家政策等因素应用于农作物上的常见农药剂型有乳油、可湿性 粉剂、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水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等等一、乳油(EC)乳油的基本组分为有效成分、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外观为均匀透明的油状液体,用水稀 释后成均匀的白色乳状液,无浮油该剂型一般有宽的贮存温度,一 1 0 °C〜5 0 °C,有 好的化学稳定性、稳定的药效、易计量和倒出、制造相对简单因此,它是农药剂型加 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剂型,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农药市场的首位(国内约占近5 0 %)乳油的加工由于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而这些有机溶剂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制造 成本特别是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系列化工原料,包括农药用有机溶剂价格的上升; 另一方面,有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则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
因此,乳油有被水乳剂、 微乳剂等水基化农药制剂逐渐取代的趋势由于有机溶剂能对植物幼嫩组织的表皮形成破坏,因此,在作物的某些敏感时期,如果 树的幼果期,要慎用乳油产品,尤其注意要避免在幼果表面形成液滴因为液滴中含有较多 的药液,在水分蒸发以后,往往有较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和有机溶剂滞留在液滴形成的部位, 造成果面光洁度下降、起斑点甚至裂果,影响产量和品质乳油产品不应与叶面肥,尤其是无机盐类的叶面肥混用一定要混用的话,要先进行药 害试验乳油产品与其他剂型混合使用时,难分散的剂型先稀释一般情况下,常见农药剂 型分散的难易程度分别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粒剂(粉剂)〉悬浮剂〉乳油〉微 乳剂〉水乳剂不合格的乳油产品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混浊、分层、沉淀、稀释后乳状液不均匀,有 浮油,等等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咨询有关专家,或直接咨询生产厂家,再决定如何处理, 不要随意使用二、 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的基本组分为有效成分、惰性填料、分散剂,是加工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 便的一种最基本的剂型许多杀菌剂、除草剂和部分杀虫剂往往都加工成这种剂型可湿性 粉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
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外观 应为均匀的疏松粉末、无团块,用水稀释后很快分散润湿、无沉淀可湿性粉剂生产所采用的惰性原料,多为一些多孔的载体,如高岭土由于这些载体不 能为作物、杂草、害虫或病原物吸收,实际上,就作为一道人为的屏障,阻滞了有效成分与 上述作用对象的接触一方面,影响了药效的快速发挥;另一方面,增加了药剂的持效期 因此,一些具有触杀活性的杀虫剂如菊酯类成分,应用于大田作物时,一般不加工成可湿性 粉剂;而保护性的杀菌剂,则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的较多可湿性粉剂使用时,存在易漂移和难计量的缺点,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使用者的保护 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其他助剂用量也很少,因此,对作物安全不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常常 表现为结块、胀气、稀释后不润湿、有沉淀等情况遇到上述不合格情况严重的,不建议使 用,或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三、 水分散粒剂(WDG)由于可湿性粉剂具有易漂移和难计量的缺点,一个趋势是进一步加工成水分散粒剂 (WDG)水分散粒剂是在可湿性粉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粘结剂、崩解剂等组分,通过 系列加工工艺生产而成合格的水分散粒剂外观为粒状,无粉尘,用水稀释后快速崩解、分 散由于解决了可湿性粉剂易漂移和计量不方便的问题,水分散粒剂被视为是环境友好的剂 型。
在我国,该剂型正处于发展研究阶段,品种不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这种情况 的原因是:加工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加工成本远远高于可湿性粉剂不合格的水分散粒剂,往往表现为颗粒太细,或几乎为粉末状,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或 贮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产品过早崩解造成的如果用水稀释后仍然能够被 均匀的分散和润湿,则几乎不会影响最终的使用效果四、 可溶性粒剂(SP)和可溶性液剂(SL)有些可以在水中直接溶解的有效成分,如敌百虫,即使不进行专门的加工,也可以在生 产上使用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只需经过简单的粉碎、包装即可,粉碎成粒状的,即为可溶 性粒剂;粉碎成粉状的,即为可溶性粉剂如市场常见的90%敌百虫晶体、90%杀虫单可溶 性粒剂、74.7%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粉剂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则常常直接加工成水剂,如41% 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8%杀虫双水剂等等由于这类有效成分可以直接在水中溶解,而形成均匀稳定的真溶液,因此,实际应用时, 是否采用“二次稀释法”并不重要,只要确保有效成分最终充分溶解即可在水中有较高溶解度的有效成分,往往在作物内有较好的内吸输导性内吸到作物体内 的成分,可以输导到整个植株;而没有被作物吸收的成分,则以结晶体的形式,分布在作物 的表面。
一些有效成分的活性,需要被作物有效的吸收和疏导才能充分发挥,如杀虫单防治 二化螟、草甘膦防治杂草等如果滞留在植物表面的有效成分过多,则进入到植物(作物或 杂草)的有效成分相对就少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药效滞留在表面的这些有效成分,也很容 易被雨水冲刷可溶性粒剂(粉剂)不合格的表现一般是结块,原药熔点低、产品中水分含量高等原因, 容易造成这种情况已经结块的产品给计量和分散带来不方便,但一般不会影响最终的应用 效果五、 水悬浮剂(SC)水悬浮剂的基本组分是水、原药、分散剂、增稠剂等,通过碾磨使原药达到一定的细度 后以固体分散在水中外观为白色、均匀、粘稠状液体用水稀释后形成白色均匀悬浊液 悬浮剂具有无粉尘、容易混合、稀释后粒径稳定等优点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加工使用过 程中无粉尘、易计量,悬浮剂也被视为是环境友好的剂型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在生产上使用后,直接与植物(作物或杂草)和防治对象接触, 由于不象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那样,有惰性填料的阻碍,其药效更容易发挥悬浮剂的 细度,要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因此,在作物或杂草的表面更容易被吸附,从而表现出更好 的耐雨水冲刷的特性悬浮剂在贮存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分层,时间长则导致结底。
同时,由于添加了 增稠剂,倾倒性也受到影响,这些都给应用带来不便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悬浮剂产品, 要注意摇匀并用量筒计量使用(小包装直接使用)五、 水乳剂(EW)水乳剂的基本组分为水、有效成分、有机溶剂、乳化剂合格的水乳剂外观为白色、均 匀的乳状液,用水稀释后外观仍为白色由于用水取代了大量的有机溶剂,乳化剂用量也很 少,水乳剂被普遍认为是环境友好的剂型水乳剂加工过程中,需要应用高能剪切的工艺,使得其稀释后的液滴的粒径比乳油更细、 更均匀,因而在某些情况下,更加有利于药效的发挥由于稀释方式不会改变最终的液滴的 大小,水乳剂稀释过程中,也无需应用“二次稀释法”不合格的水乳剂产品,常见的情况是分层出现分层的样品,摇匀后用水稀释,如果能 形成均匀的乳状液,则可以照常使用,不会对药效造成显著影响;如果稀释后不能形成乳状 液,或出现较多的浮油,则不能继续使用六、 微乳剂(ME)微乳剂的基本组分也是水、有效成分、有机溶剂、乳化剂合格的微乳剂外观为均匀、 透明无色液体,用水稀释后外观仍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由于用水取代了大量的有机溶剂, 微乳剂也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剂型但有些微乳剂产品生产加工中,需要加入比较多的乳化 剂和助溶剂,这些对环境不利。
微乳剂用水稀释后,能够形成极小的液滴,其粒径一般只有普通乳油稀释液的几十分之 一;而且,微乳剂一般需要使用较高含量的乳化剂,这也有利于药液在作物或防治对象表面 的润湿因此,与其他农药剂型相比,微乳剂更能充分的与作物及防治对象接触在多数情 况下,这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不合格的微乳剂产品,常见的情况是浑浊、分层、沉淀出现沉淀的样品,不建议使用; 出现混浊或分层的样品,其处理方法参照水乳剂农药剂型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仅涉及到制造企业和种植者,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环境的 大事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社会上农药剂型开发和利用朝着安全性强、绿色 环保和价格低廉的水基性制剂和无粉尘的固体粒状制剂方向发展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农药剂 型的管理和引导力度,例如,从2008年开始,禁止乳油产品的登记,有关有机溶剂使用的 法规措施,也在制订之中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乳油和可湿粉仍是农药剂型的最重要的基 本剂型,但是,它们正快速被水乳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所替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国内制剂加工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安全的农药剂型的应用,将会快速的赶超发达 国家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