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洲河污染来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ocx
3页茅洲河污染来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摘要】在城市进程中,河流污染治理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模块之一而在深圳市城市總体规划建设中,茅洲河流域规划为整体生态规划的主要环节,其整体流域环境治理情况,也直接影响了深圳市总体城市规划效果本文以茅洲河洋涌河水闸位置及其上游区域污染治理为例,对茅洲河流域内污染问题来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污染治理措施,以便为茅洲河流域生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关键词】茅洲河;污染来源;治理茅洲河位于深圳市羊台山北部,其为该区域第一大河,整体干流长度为41.61千米,除石岩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以外,流域面积为354.13平方公里在茅洲河运行过程中,随着茅洲河洋涌河水闸与珠江河口位置综合污染治理工作的进行,其在洋涌河水闸位置及上部河段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证“河长制〞方案的有效落实,本文对茅洲河洋涌河水闸位置及上部位置污染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具体如下:1.茅洲河污染来源分析茅洲河河道内底泥污染来源分析可以明确工程污染成分,为治理目标及具体处理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一般来说,在茅洲河底泥污染成分分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有机物、无机物在干物质中含量、氯等挥发性成分百分比、无机物与惰性成分、含水率、金属等重污染物含量。
同时结合茅洲河上下流域区间污染源、上下游动力规律,可进一步明确茅洲河河道内污染底泥成分污染底泥是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的最终产物,其对整体水体环境造成了重复污染,并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流域内生物体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现场实际勘测分析,可得出茅洲河干流中上游区域,出现了严重的河床淤积情况,且局部沙洲、淤泥大量堆积在河滩中心位置,最终导致河道行洪断面萎缩,与此相对的是水位雍高,对整体防洪防涝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茅洲河河段终点洋涌河水闸流动线路周边,具有大量的化工企业,且在沿线位置并没有设置完善的雨污分流设置,在相应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将大量污染水体排入河涌污染水质中,并对河道底部淤泥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最终导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混流情况,不仅导致茅洲河河岸位置底泥黑臭情况严重,而且各截污入口位置也出现了大量的固体漂浮垃圾,对该河道流域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再加上潮水因素的影响,在潮水不断涌动过程中,茅洲河流域下游位置污水逐步转移到上游,最终导致整体沿线流域污染底泥厚度及黑厚程度不断增加2.茅洲河污染治理对策2.1茅洲河污染治理目标相较于以往以河道防洪、灌溉、排涝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主要在根底水利工程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了生态水利及景观水利工程拓展。
在现阶段茅洲河运行过程中,河道淤积问题不仅增加了河道内源污染,而且对整体河道水质及景观审美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茅洲河干流工程主要于2021年试点运行,其具有一级防潮、防洪标准在现阶段茅洲河干流已具备完整的防洪、防潮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受到下游潮涌的影响,茅洲河回瘀速率加快再加上区域周边工业开展,相应工业企业对整体河道底部淤泥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进而对河道防洪平安、水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阻碍基于以往工程运行问题,在茅洲河实际治理过程中,可在防洪、排涝平安顺畅的根底上,对整体工程景观效果及环保生态性质进行合理设置即通过清淤工程实施,在改善河道整体洪水流通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河道内部底泥内源污染同时通过河道内景观浮泥的去除,促使茅洲河流域内生产景观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2.2茅洲河污染底泥综合治理茅洲河污染底泥综合治理是整体茅洲河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模块在茅洲河流域污染底泥综合治理过程中,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标准,结合茅洲河不同河段底泥淤积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清淤实施方案的制定在阶段性清淤实施方案制定环节,应结合底泥淤积特点及区域施工环境,保证整体淤泥方案与下游河道治理工程的完美对接。
并通过对不同河段淤泥去除深度的要求,优先选择施工难度性及经济可行性较大的淤泥去除方案,便于整体淤泥去除作业的顺利进行依据茅洲河流域实际污染勘测结构,可得出茅洲河中上游区域底部污泥淤积问题较严重,因此针对实际行洪清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淤泥去除工程主要分为污染治理清淤、防洪清淤及景观清淤几个方面其中近期工程主要为污染治理清淤、景观清淤两个方面一方面污染治理清淤主要为松柏路桥到洋涌河水闸之间的河段,依据整体河道自净特点,可将表层浮泥污染问题进行彻底解决;而针对茅洲河中游段,即西田桥到洋涌河水闸之间淤泥堆积层厚度较大的河段,那么需要进行重点污染治理污染治理清淤的重点主要为河道内部表层污染淤泥去除,通过初步勘测及现场实际勘察,结合下游工程底部污泥检测数据,可得出整体污泥段最厚的位置为西田桥到洋涌河水闸河段,其污染问题较严重;防洪清淤主要为鹅颈水汇入口到西田桥河段、南光高速桥到燕川大桥河段在实际防洪清淤阶段主要依据?茅洲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欧冠刚刚设计报告?及纵横断面检测指标进行具体操作;景观清淤主要为松柏路桥到东坑水汇入口位置,本次工程主要采用箱涵溢流堰将景观河段垃圾进行去除、打捞及拦截2.3茅洲河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针对茅洲河流域内部污染情况,可在源头削减、中间控制、末端提升等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流域周边工业布局优化,对垃圾及污水处理模式进行标准处理。
以环境准入为根底管控点,对内部工业及其他产业进行优化改进,最大程度遏制流域内污染物排放增量通过设立还以集中收集处理的方式,将沙井、公明、燕川、光明等流域污水处理企业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体化茅洲河污水处理体系,结合分散处理的形式,全面覆盖区域污染治理网络此外,针对其他畜禽养殖及地表沉积物导致了茅洲河流域面源污染,可通过禁养区、限养区的合理规划设置,对规模化养殖区域进行末端污染排放防控,严厉去除流域内非法养殖场几何初期雨水调蓄处理及调控,最大限度降低面源污染量进入茅洲河数量2.4完善环境监督执法联动体系环境监督执法联动体系对于整体茅洲河流域污染治理效果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依据城市总体环境规划目标,相应区域管理人员应加大对整体产能管控机制的更新管控力度,通过落后生产能力及产品工艺的淘汰处理,可控制茅洲河流域内低产能工业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污水排放频率同时依据茅洲河流域内污水排放标准,对污水排放不符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关停处理,在这个根底上,不断拓展污染源现场监察处理范围,逐步完善区域联动执法体系,为茅洲河各直流及干流淤泥处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环境监督执法联动体系运行的根底上,可进一步强化区域合作协商管理。
依据茅洲河流域不同模块污染治理情况,进一步明确不同直流模块管理职责,实现茅洲河上游、下游同步污染治理在这个根底上,区域主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圳——东莞环境保护一体化平台,将茅洲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并通过茅洲河流域肿瘤定期会商、联合检测、信息交互机制的建立,为茅洲河流域污染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依据3.总结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管理过程中,茅洲河干流及其周边支流存在严重的底泥淤积及底泥污染问题,促使流域内水体质量远低于地表径流水体标准因此在深圳市城市总体生态规划工程进行的背景下,相应管理机构应加大对茅洲河流域污染清淤治理力度结合环境监督执法联动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茅洲河流域内各区域协同合作,为深圳整体水体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洪演.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监督现场会陈小川:补齐跨界重污染河流整治“短板〞[J].人民之声,2021〔6〕:12-12.【2】黄显东.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河流水生态现状及修复对策初探[J].广东水利水電,2021〔5〕:16-19.【3】龚亚龙,黄聪,黄雷,等.茅洲河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J].吉首大学学报〔自科版〕,2021,37〔4〕:35-39.【4】丁媚英,简伟.深圳治水,从规模化到精细化——访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刘初汉[J].环境,2021〔8〕: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