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训练:第19讲《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含详解).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275612623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9讲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专题跟踪训练(十九)一、单选题1.(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解析] 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A正确;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让某作物新品种的成熟细胞分别浸泡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分别镜检,待测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范围之间,B正确;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减少误差,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染色,进而观察染色体,D正确[答案] C2.(北京卷)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几个主要实验的材料选择、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等。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在DNA鉴定实验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B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以把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用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清晰地观察到,D正确,所以选A[答案] A3.(江苏省高考冲刺预测卷)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密封瓶口前瓶口不需要通过火焰灭菌[解析] 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B错误;加料酒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正确;封瓶时,需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这样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所以选C[答案] C4.(昆明市调研)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污染,使发酵失败(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解析] 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A错误。

      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B错误先去除枝梗再冲洗葡萄,会使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多次会使附着的酵母菌大量减少,C正确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D错误[答案] C5.(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解析] 将蘸过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A错误;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B正确;涂布器灭菌时,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C正确;涂布时,涂布器可以不动,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答案] A6.(重庆模拟)在做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中,加入刚果红应该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解析]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综上所述,C项正确[答案] C7.(上海市虹口区二模)在分离和纯化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实验中,不合理的操作是(  )A.取土表3~5 cm以下土层的土壤B.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C.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解析] 土表3~5 cm以上的土壤比较干燥,自生固氮菌的数量较少,因此取土表3~5 cm以下土层的土壤,A正确;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否则可能造成土壤被杂菌污染,B正确;自生固氮菌可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中生存,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有氮源,用其分离出的微生物既有自生固氮菌也有其他的杂菌,无法纯化自生固氮菌,C错误;接种自生固氮菌时可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也可用涂布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正确[答案] C8.(上海市青浦区二模)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用酒精消毒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方进行C.只有在5区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解析] 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不用酒精消毒,A错误;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周围进行,B错误;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正确,所以选D。

      [答案] D二、非选择题9.(山西省太原市模拟)银杏酒以高粱和银杏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适宜中老年人群饮用请回答:(1)在酿制银杏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酿制时,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也能抑制杂菌生长,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要求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而萃取时则要求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采取以上措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利用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查对果酒、果醋制作原理、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果酒、果醋制作所需菌种的代谢类型分析发酵条件的控制。

      1)酿酒主要利用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酿制银杏酒开始时一般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能量,使酵母菌快速繁殖2)酵母菌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酵母菌发酵使发酵液显酸性且含有酒精,其他微生物无法在无氧、酸性含有酒精的发酵液中进行生命活动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暴露在空气中,醋酸菌会把酒精转化为醋酸而使酒味逐渐消失,进而出现醋酸味,且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醋酸菌代谢活动越强反应式应注意用箭头而不是等号,不要漏掉反应条件酶4)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均会使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萃取剂充分溶解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答案] (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2)缺氧呈酸性含有酒精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C2H5OH+O2CH3COOH+H2O(4)低 短 高 长 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10.(河南省郑州市模拟)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阻碍了堆肥技术在处理有机固体废物领域的发展。

      为提高堆肥品质,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对纤维素分解菌分解能力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离及纯化→②纤维素分解菌菌株数量测定→③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和降解滤纸能力的检测请问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则必须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在45~65 ℃之间,欲从45~65 ℃的恒温箱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请写出测定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细菌10 d后,用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实验用具)在显微镜下可计算细菌数量此方法中的“条件”至少包括:适宜温度、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的________________(填“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培养基等可用台盼蓝染液鉴定视野中细菌是否死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中,酶活力可用培养基上菌落的直径及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解析] 本题考查纤维素分解菌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则必须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要在45~65 ℃的恒温箱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需要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实验思路:取若干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刚果红培养基,在其上接种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分别置于45~65 ℃的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2)对于细菌的计数,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细菌数量对于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条件包括:适宜温度、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态培养基等由于活细菌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会被台盼蓝染色,因此可用台盼蓝染液鉴定视野中细菌是否死亡3)步骤③中,酶活力可用培养基上菌落的直径及透明圈的大小来表示菌落越大、透明圈越大,说明纤维素分解菌的生成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对纤维素的分解和利用越快,细菌繁殖越多[答案] (1)梯度稀释 取若干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刚果红培养基,在其上接种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分别置于45~65 ℃的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2)血细胞计数板 纤维素 液态 活细菌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会被台盼蓝染色(3)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11.(押题卷)外卖在方便了大家的同时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今年济南将启动外卖“食安封签”,同时在餐饮企业的卫生测评指标中增加“微生物控制指数”。

      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这两种方法的所有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前种方法若要在五个区域划线,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_次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所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会比实际数目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