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30页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2 建设项目概况 11.3 选址、选线可行性与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 42 建设项目所在区环境现状 6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6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级范围 7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83.1 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8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93.3 环境影响分析 103.4 对水源地环境影响分析 113.5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13.6 环境风险分析 133.7 经济损益分析 153.8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164 公众参与 18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 184.2 公众意见征求 19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19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204.5 结论与意见 24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6 联系方式 276.1 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276.2 环评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27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 1 建设项目概况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⑴ 项目名称: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⑵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⑶ 建设地点:甘肃省庆城县桐川、太白梁和土桥乡、镇原县方山乡、三岔镇、环县天池乡⑷ 建设性质:扩建、新建⑸ 建设投资:1.8亿元⑹ 行业类别: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B0710⑺ 相关背景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矿权区域内资源具有勘探程度低、含油层系多、开发时间短等特点,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有望形成3~4亿吨储量的大油区,根据油田公司整体规划,到2015年项目部原油产量将达到80万吨,具备生产百万吨的坚实基础。
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计划于2013年实施的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就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产建工程各开发区块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见附图1.2 建设项目概况1.2.1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产能建设工程项目组成如表1所示表1 超四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项目组成表工程类型项目名称数量钻井工程油水井镇339-镇277布井206口,其中采油井103口,注水井73口,水源井30口镇322-镇407布井178口,其中采油井105口,注水井53口,水源井20口镇133布井19口,其中采油井11口,注水井3口,水源井5口木64布井4口,其中采油井2口,注水井1口,水源井1口油气集输工程站场镇339-镇277新建井场65个,镇七结转注水站(含30人生活保障点),庙山35kV变电站,镇二联应急库,镇27增(撬装),镇28增(撬装),镇29增(撬装)镇322-镇407新建井场47个,镇八注(含20人生活保障点),镇30增(常规),镇31增(撬装),镇32增(撬装)镇133新建井场5个,新建撬装拉油注水站1个木64新建井场2个,新建撬装拉油注水站1个集输管线镇339-镇277输油管线Φ133×5,11.9km;Φ89×4,28km;单井管线Φ60×3.5,75km;输气管线Φ114×4.5,11.9km镇322-镇407输油管线Φ114×4.5,5km;Φ89×4,7.5km;单井管线Φ60×3.5,54km镇133单井管线Φ60×3.5,3.1km木64单井管线Φ60×3.5,0.7km注水管线镇339-镇277注水干线Φ114×14,3.0km;Φ89×10,7.0km;Φ76×9,17.0km;注水支线Φ48×6,14.0km;镇322-镇407注水干线Φ114×14,9.0km;Φ89×10,10.0km;Φ76×9,20.0km;注水支线Φ48×6,25.5km;非金属管DN65PN250,25km;镇133注水支线2.2km木64注水支线0.7km公用工程道路镇339-镇277新建干线道路,6.3km;新建支线进站道路6.2km;进井场道路39km镇322-镇407新建支线进站道路14.7km;进井场道路28km镇133进井场道路3.0km木64进井场道路1.2km通信镇339-镇2776蕊光缆25.0km镇322-镇4076蕊光缆69.5km供电镇339-镇277庙山35kV变电站1座,35kV电力线路23km;柱上变电站28座,10kV电力线路43km;镇322-镇407柱上变电站45座,10kV电力线路15km;镇133柱上变电站2座,电力线2.2km木64柱上变电站2座,电力线0.7 km1.2.2 生产工艺⑴ 集输工艺油田开发从地质调查到产品外输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油田开发集输工艺流程图增压站属小型站点,多建于井场附近。
主要针对地理位置偏远、集输系统地势起伏较大的井组设计建设,通过采用增压站进行油气混输可降低井口回压,增加输送距离接转站注水站、拉油注水站是本项目主要油气集中处理站,主要功能有来油加热、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储存、注水、计量、原油外运等⑵ 注水开发工艺本项目中注水工程采用“树枝状干管稳流阀组配水、活动洗井注水工艺流程”按照注水介质不同,其工艺流程分别见图2和图3图2 清水注水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 采出水注水工艺流程示意图1.2.3 生产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成41万吨产能规模,根据设计资料,各开发区块建设规模如表2所示:表2 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地面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井区(站场)规模地理位置井区面积(km2)层系/类型规模合计产建规模(×104 t)木64井区延90.441庆城县蔡口集乡8.55镇133井区长22.0镇原县三岔镇15.57镇339-镇277井区长31.9庆城县太白梁乡镇原县方山乡环县天池乡169.24长87.1延1010.2镇322-镇407井区延4+50.7庆城县土桥乡庆城县桐川乡186.34长38.9长85.7长74.1注水能力(×m3/d)镇八注水站清水15003600庆城县桐川乡/镇七接转注水站1500环县天池乡喜家坪/镇133撬装注水站300镇原县三岔镇/木64撬装注水站300庆城县蔡口集乡/1.2.4 项目投资根据超四41万吨产能建设开发方案及同类工程投资类比调查核实,该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948万元,占总投资的10.82%,项目投资估算见表3。
表3 超四41万吨产建项目投资估算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投资估算1工程投资14944其中油气集输10365供注水系统1431供电系统797通信系统281道路工程392矿建131数字化311其它费用12362环保投资19483预备费11084总投资180001.3 选址、选线可行性与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1.3.1 选址、选线可行性分析根据现状调查,区块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区块不在当地城市规划范围内,镇322-镇407井区中的镇407-7井场距离巴家咀水库水源地准保护区最近,约1.5km资源开发工程具有特定地域的特殊性、唯一性,如果更换油井位置,可能打不出油、油产量很低或为废井,所以从总体看,区块开发总体布局基本合理1.3.2 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即“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符合《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庆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划要求。
本项目属于《陇东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具体实施的一部分,符合该规划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符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陇东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甘环函〔2011〕268号)中的相关要求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41万吨产能建设工程 2 建设项目所在区环境现状2 建设项目所在区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中对开发区域的SO2、NO2、TSP,及特征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看,评价区采样点的SO2、NO2日均值和小时值、TSP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符合参考标准相应标准限值,总体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对地表水设7个监测断面,涉及了蒲河、大黑河、小黑和蔡家庙沟等地表水体。
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中,H6监测断面COD超过Ⅱ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0.12倍,出现在镇原县方山乡金岔村;其余监测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或Ⅲ类水体标准分析认为COD和氨氮超标主要是由于河道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对地下水设置潜水监测点4个、洛河组承压水监测点4个,2012年分别进行了枯水期(2012年11月)的监测,本评价在2013年6月补充1期丰水期监测潜水测点均在开发井区内及其附近民用水井中取样,各监测点的所有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同一个监测点在枯水期、丰水期的水质变化不大,且无明显规律承压水监测取油区洛河组含水层监测结果显示:各测点总硬度均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1.13倍,其余点位在各监测期的监测数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评价区总硬度超标主要与当地水文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承压水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变化不大,且无明显规律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包含4个井区,分别在镇七转、镇29增、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