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XX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docx

36页
  • 卖家[上传人]:llt8****5967
  • 文档编号:231690876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75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XX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2021年08月16日 为全面把握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那么的情形,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对上市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批阅批阅中重点关注了潜在的利润操纵现象,收入确认、金融资产减值等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政府补助等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以及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操纵评判与审计等方面的问题对批阅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以问询审计机构、公布年报会计监管简报、安排专项核查等方式加以处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场传递关于会计准那么、内部操纵规范执行和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标准,引导会计主体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本监管报告对上市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的总体情形进行总结,对批阅中发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和监管建议进行阐述 一、总体情形 截至2021年4月30日,249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包括主板1436家,中小板公司701家,创业板355家依照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119359.28亿元,总市值为230357.62亿元 〔一〕总体盈利情形: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亏损公司占比有所上升 2492家上市公司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46307.78亿元,较2020年增长8.89%;实现利润总额26986.09亿元,较2020年增长1.70%;实现净利润19653.14亿元,较2020年增长0.93%,其中,投资净收益3526.2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28.20亿元,营业外收支净额1345.18亿元,此三项占2021年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3.07%、0.48%和4.98%。

      2021年度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36元,较2020年下降24.0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35%,较2020年下降1.92%2021年度227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1.09%,亏损公司22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91%,较2020年上升2.17% 〔二〕财务报告编制披露情形:总体上符合披露要求,但个别领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从年报披露情形看,上市公司对会计准那么的明白得和运用能力有所增强,关于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等较为复杂的交易,差不多能够按照企业会计准那么的规定进行处理总体来看,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所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加以改进,要紧包括: 1、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低级错误,披露的严肃性有待提高 一些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存在报表项目与附注信息勾稽关系不正确、报表项目串行、涉及金额的项目数字正负号相反、账龄分析表未及时更新、财务信息与治理层分析相互矛盾等简单错误一些公司不重视对往常期间可比信息的披露,年报与中期报告的财务信息存在矛盾,反映出公司对信息披露缺乏应有的严肃、认真态度这些简单错误的存在不仅误导报表使用者,也是部分公司财务信息被媒体质疑的重要缘故之一。

      2、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有待加强 尽管证监会在202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公告[2021]42号〕中,重点强调了上市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形有针对性地披露会计政策,不得以会计准那么的原那么性规定代替具体会计政策,披露的会计政策应当表达业务特点,有助于投资者的明白得和使用,但照搬照抄会计准那么原那么性规定的情形仍旧比较普遍专门是在与投资决策高度相关的收入确认、减值计提等领域,投资者真正想了解和看到的、表达公司业务特点的会计政策披露较少个别公司甚至并未依照会计准那么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计政策的表述 3、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会计问题有待研究 随着市场的进展和企业的创新,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何运用企业会计准那么的原那么性规定,对新显现交易的经济实质做出判定并进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存在不一致的做法,具体涉及或有合并对价的非同一操纵下的企业合并、股份支付打算取消、合同能源治理收入、搬迁补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4、个别公司涉嫌存在会计和信息披露虚假问题,有待进一步核查 在会计方面,个别公司存在在建工程延迟转固定资产以少计提折旧费用、股权转让价格显失公允导致虚增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不慎重等问题;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个别公司存在将受限货币资金列入现金等价物、将对合伙企业投资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问题。

      〔三〕财务报告审计总体情形 47家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2492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其中,标准审计意见报告2404份,占总数的96.47%,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88份,占总数的3.53%在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70份,保留意见15份,无法表示意见3份,无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总体而言,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问题,要紧包括: 1、部分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的使用和表述不合理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占非标意见的比例达到80%,从强调事项段的内容来看,部分报告强调事项存在适用不合理、表述不易明白得等问题:一是强调事项不符合审计准那么及相关应用指南所规定的范畴,存在滥用之嫌,如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会计估量变更增加当期利润等事项作为强调事项;二是将疑似应予发表保留意见的事项作为强调事项,如对具体应收款项的坏账预备计提金额是否充分和预收款项的列报是否恰当不进行判定,而直截了当列入强调事项;三是强调事项表述不清,不易明白得,有悖于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提供必要补充信息的初衷 2、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不足,审计程序不充分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如大型机械设备的担保融资交易、各种信托业务等。

      关于这些创新业务的审计,普遍存在风险评估不足、审计程序不充分,以及对其适用的会计政策、交易性质等信息的披露关注不充分的问题 3、对专门重大交易未给予充分关注 关于向控股股东支付大额资产租赁保证金、毛利率较低的大额贸易业务、专门托付加工业务、专门资产转让以及政府补贴业务等对财务报表阻碍重大的交易,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充分关注这些专门业务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审计程序不足,对相关列报是否恰当和披露是否充分的关注不够充分   4、对会计估量的审计未履行应有程序 对专门会计估量、依据以后不确定事项作出的不慎重会计估量,以及没有详细披露变更缘故、或变更缘故不足以支持结论的重大会计估量变更,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履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猎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5、对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总体列报的恰当性未给予有效关注 对要紧会计政策明显不符合会计准那么和证监会监管要求的,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履行必要程序,未评判治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对财务报表总体列报存在的有关问题,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有效关注,如列报中未将负债负数余额重分类至资产、未将属于非流淌资产的预付款项列报为非流淌资产项目、列报的资产项目与相关资产的性质不符等 〔四〕内控总体情形: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执行及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依照关于2021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操纵规范体系的通知,853家主板上市公司应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内部操纵评判报告和内部操纵审计报告,其中,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777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76家。

      截至2021年4月30日,853家公司均按要求披露了内部操纵评判报告和内部操纵审计报告,其中,4家公司内控评判报告披露其内部操纵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3家公司因财务报告内部操纵重大缺陷被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5家公司内控审计报告中披露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另外有19家公司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内部操纵审计报告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内部操纵建设与实施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但在内部操纵评判、财务报告内部操纵审计,以及内控咨询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操纵评判存在的要紧问题 〔1〕内部操纵评判报告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差异较大,披露的内控信息可比性差上市公司分别遵循财政部、证监会和上交所公布的内部操纵评判报告的格式指引,还有部分公司综合参考了各方面的披露要求,自行设计了内控自我评判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导致内控自我评判报告披露内容和格式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了内控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有效性,不利于信息使用人评判上市公司的内控水平及管控风险,也不利于对上市公司内部规范体系实施情形进行监管评判 〔2〕内控评判报告中内控缺陷披露不充分,存在回避披露缺陷的倾向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操纵评判报告仅披露了一样缺陷,极少公司披露了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甚至,某些上市公司内部操纵在被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情形下,其内控自我评判时仍认为不存在缺陷或者缺陷的阻碍较小,公司的内部操纵总体上是有效的。

      一些即使披露了内控存在缺陷的公司,在披露内控具体缺陷时往往也是泛泛而谈,如治理制度不够细化、内部操纵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需要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等,缺乏具体内容 〔3〕内控评判范畴不当,内控评判的充分性有待改进多数上市公司将内控评判范畴笼统披露为〝涵盖了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及事项〞,未披露纳入评判范畴单位占公司总资产比例或占公司收入比例等;有的公司虽披露了纳入评判范畴的单位,但没有包括专门业务类型的重要子公司,评判范畴的充分性存疑一些公司采取〝两年或三年内轮换一遍〞的方法确定每年纳入评判范畴的重要单位或业务,但由于未披露纳入评判范畴单位的比例,不能确定评判范畴是否充分、适当 〔4〕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千差万别,可比性差,阻碍了内控评判结论的客观性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系直截了当引述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指引中重大、重要和一样缺陷的定义,或者仅披露定性、定量标准下应予以考虑的因素,未制定或披露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形的缺陷分类的具体认定标准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缺陷认定标准不恰当,例如,将中注协公布的企业内部操纵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中列举的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操纵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直截了当认定为重大缺陷;未分别制定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分类的认定标准;以已发生错报金额或缺失金额代替潜在错报金额或潜在缺失金额作为评判缺陷严峻程度的定量标准,没有考虑潜在的可能错报或缺失金额的阻碍等。

      2、财务报告内部操纵审计存在的要紧问题 〔1〕内部操纵审计意见类型不当,过度使用强调事项段内控审计意见19份带强调事项段的内控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内容包括连续经营、审计范畴、内控缺陷等问题,存在以强调事项段代替其他类型非标内控审计意见的嫌疑,同时,一些被强调的事项与内控审计指引及事实上施意见中定义的强调事项不符 〔2〕关于内控缺陷性质的披露不清晰,未充分披露内控缺陷的阻碍程度部分披露存在内控缺陷的审计报告,未按照内部操纵审计指引的要求披露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操纵目标的阻碍程度;甚至部分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也未按照要求披露内控缺陷对财务报告内控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阻碍 〔3〕内部操纵审计报告与评判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一致部分公司内控审计报告披露上市公司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但其评判报告认为内控不存在重大缺陷,与审计结论不一致,审计师也未在内控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披露其审计报告与内控评判报告对重大缺陷认定和披露不一致的事实此外,部分公司的内部操纵审计报告还存在内控责任披露不当、内控审计收费偏低,违反内控审计独立性等问题 3、内控咨询服务存在的要紧问题 目前参与资本市场内控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数量近百家,要紧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咨询机构、信息技术及治理咨询机构和其他类型机构等四类,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具备证券及期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