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开题报告字体格式【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模板要求】.doc
11页论文开题报告字体格式【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模板要求】 论文的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论文的开题报告的字体以及各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的下面是为大家的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假设为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那么在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五号阿拉伯数字 3.正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宋体小四号,应当到达15000个字左右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所有段落开头均缩进2个字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节编号,如第2章第3个公式为(2-3),并与段落右边线对齐 4.每一章另起一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
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断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5.图表要有名称,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节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图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图表不要跨页凡引用的图表,需在图表名后用相应的中括号〔 〕加以标注,(如:〔1〕)这里的标注号应与参考文献的序号为同一个号 6.封面及任务书等由学生到(校图书馆一楼)装订处购置,封面不得复印并在装订处装订论文 7.除封面外,第一页是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是:按申请写作时间 第二页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两字为黑体小二号,居中,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内容用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五号,缩进2个字,后面的内容用宋体五号,一般用3-5个词组即可,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即设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三页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二号),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
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五号,后面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与英文摘要内容同样相距12磅英文摘要顺延“中文摘要”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四页为目录目录” 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目录页顺延“Abstract”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目录依次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致谢、附件1:开题报告、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页码数字用小四号 说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并非正文,不要设置页眉! 8.参考文献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提示:结束处不要加句号! 例:〔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xx年,第51页 期刊:[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特别提示: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依次在正文引用处进行标注,标注方法:位于引用处最后一句话的句号内,具体操作:在工具栏翻开格式-字体-上标例:如〔1〕) 9.致谢页位于参考文献之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 10.附件1: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局部,各局部之间不需另起一页) 开题报告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准考证号)、姓名,均为黑体四号并居中 11.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25000个字符左右,先中文(可比照论文格式),标题应为所翻译文章的标题,用黑体小二号粗体,居中这里文献翻译标题下面是原文作者的(英文)姓名,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中文译稿结束后空两行注明外文,文字内容为“外文:书籍/期刊(按参考文献格式)”,结束处不要点句号!空2格写:某某译字体用宋体小四号加粗(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右对齐 摘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同时舞蹈和音乐又很好地统一在一起。
优美的音乐可以激发舞蹈者的灵感和想象,同时跳动的音乐节奏又可以提示舞蹈者的动作而在舞蹈中,舞蹈者的形象也是通过和谐一致的听觉和视觉才引起人们的欣赏美感的如果没音乐,舞蹈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由古至今,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音乐和舞蹈的完美配合,又可以带给人们一场盛大的听觉和视觉盛宴 关键词:音乐 舞蹈 跳跃 和谐 音乐与舞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者优美的动作和音乐是分不开的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人的听觉通过中枢神经会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响,从而引起联想在编排舞蹈时是从音乐开始的,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是把舞蹈者的感情突破空间的穿透力而表现出来,让舞者身心交融进而会产生共鸣因此,在二者的关系中,音乐是舞蹈里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局部,音乐以其多样的风格、鲜明轻快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而赋予舞蹈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舞蹈者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优美的舞蹈动作,不仅可以享受美丽,而且还能够陶冶精神同时,舞蹈者对伴奏音乐的理解也影响着舞蹈的艺术表现,所以在实际中就需要把舞蹈和音乐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二者的共同开展 一、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 (一)音乐可以帮助舞蹈者表达情绪,衬托气氛 音乐的参加可以很好的激发强化舞蹈的表达,如果离开了音乐,舞蹈就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感情。
由于音乐的一个直接的特点就是渗入人心,因而人们在欣赏时就会经常把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作为自己的内心感情来体验,而舞蹈在跳舞之前就会先对音乐进行深刻的体验,所以当这种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激发起舞蹈者内心的感情时,这种感情就会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样,音乐的介入,就会首先打动群众观众的感情,也让观众对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音乐的丰富情感也给了舞蹈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也拉近了观众和舞蹈的距离 (二)音乐可以帮助舞蹈者组织动作 音乐和舞蹈具有相同的韵律、节奏以及情感内容,并且在展示时也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就要求二者必须做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在设计舞蹈动作之前是就必须有音乐的,而不是先有了舞蹈动作之后再配备的音乐在舞蹈中运用的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首先可以是为既定的舞蹈情节与主题来创作相关的音乐,其次是可以利用现成的音乐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按照音乐来编排舞蹈例如古典芭蕾就是根据音乐的旋律灵魂来展开的动作技巧,这也称作是舞蹈音乐,主要是利用和谐匀称的音乐来展示舞蹈的动作,但是也要注意,舞蹈并不是仅仅服从于音乐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如果是为了专门构思的舞蹈来创作音乐,就需要根据舞蹈编导的要求来进行创作。
其次舞蹈的配乐也要有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第三,舞蹈编导在具体编制可以根据舞蹈内容要求对音乐进行相应的修改 (三)音乐有利于舞蹈的构思创作 由于音乐的丰富性作用,一听到音乐就很容易想起舞蹈,所以舞蹈设想也就产生了在实际中却还面临着听到的音乐是否可以立即成为伴奏音乐如果听见音乐就想跳舞,这是对听到的音乐触发的灵感,而这种灵感就推动去创作舞蹈动作音乐是由时间、感情以及节奏组成的,所以就可以把音乐直接变成舞蹈来应用,所以音乐其实具有伴奏与创作的双重性特征例如在实际中听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人就想创作出和命运有关的舞蹈,于是就产生了《命运》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舞蹈是对音乐的形象化表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了音乐,舞蹈就是半成品同时,所有的曲子都可以自由的跳,这就是根据现成的音乐对舞蹈进行的创作 二、舞蹈对音乐的升华作用 (一)舞蹈需要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音乐是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但是在舞蹈中的音乐,是舞蹈者对音乐的再创作,舞蹈者在听到音乐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进行的和音乐一致的肢体动作,就是舞蹈的音乐的诠释、表现但是这种肢体展示并不是根据音乐中的每个音符用人体来表现出来,而是对音乐精神和情感的展现。
另外,音乐与舞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相同的节奏,而节奏也是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重要根底在实际中,舞蹈是需要通过音乐来加强动作的展示与情感的渲染的,在表演舞蹈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节奏伴奏在舞蹈中肢体舞动的位移因素就是因为节奏的存在,而任何形式的肢体动作都是在经过节奏加工后才会形成比拟优美的肢体动作,而这些是形成舞蹈动作的一个重要前提音乐的变化比拟快,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而舞蹈却是空间与时间的艺术,舞蹈不是对音乐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做出的机械反映舞蹈与音乐的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抒情舞蹈与音乐都是对感情的直接表达,但是音乐的表达一般具有抽象性,因而不会对舞蹈具体的感情表达产生干扰或者是矛盾,而是可以和舞蹈有完美结合由于人具有丰富的情感,任何一种对感情的表现都一个产生到逐渐变化的过程,尤其是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搬到舞台上,就更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才能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舞蹈中产生的一切肢体动作,都需要围绕人的主体来进行,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对肢体动作进行升华舞蹈中的任何情绪都是编导者通过对舞蹈作品进行构思之后形成的,然后在进行一定的创编,由舞蹈演员来把握其中的感情,把要表达的情感在舞蹈中呈现、抒发出来并在此根底上把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也把其中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因而在选择相应的舞蹈音乐时创作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舞蹈中需要音乐的辅助作用 舞蹈艺术是利用肢体的运动形式来表现语言的方式,而对事物事件的开展过程也是通过肢体的移动来实现的,因而运用舞蹈语言也可以把整件事情来表达清楚,但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却不能够把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生的环境表现出来而这一点,却可以通过音乐来弥补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听觉特征,音乐的表现和创作形式也会留下鲜明的时代情感表现与音乐特征,同时这种时代感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一定的时代感受,比方我们在听到《红星闪闪》、《黄河协奏曲》时就很容易联想到那一代的事情,因此音乐就很好的把舞蹈中表现的事件就做出了交代在实际中舞蹈艺术是以音乐的节奏和比拟夸张的气口来作为肢体动作切入点的而舞蹈的韵味和感觉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的,所以在舞蹈时舞蹈者就会完全释放自己的肢体,另外,舞蹈者还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表现蕴含的情感,而根据明快的节奏舞蹈者在实际舞蹈时也会不停的变换肢体动作,利用强烈的情感张丽给观众一种舞台是空的、舞台上只存在一种情绪的感觉同时,舞蹈又很好的结合了写意与写实,利用肢体的动态变换过程来传递信息,也通过一定的个性化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 (三)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统一 音乐形象主要是由情绪音乐的形象体育主体音乐的形象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在舞蹈的艺术中音乐其实与舞蹈的文学形象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益音乐形象也是舞蹈的一项主心骨,如果舞蹈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