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茅**
  • 文档编号:261398882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九下第二单元知识清单九下第二单元5 孔乙己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树人先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二、字音词义荤hūn菜: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侍shì候hòu:服侍绰chuò号:外号伤疤bā: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笔砚yàn:笔和砚,泛指文具惋wǎn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夹袄ǎo:双层的上衣乱蓬蓬péng: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唠láo唠lao叨dāo叨dāo: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三、主题概述本文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通过“我”这个酒店里的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后续展开作了铺垫这部分是小说的序幕第二部分(4~12):叙述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了民众的冷漠和麻木这部分是小说的主体第三部分(13):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是小说的尾声五、鉴赏品读1.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特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之间,等级森严,隔着一条鸿沟,但孔乙己却和这两种人都不同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都是穷困的劳动者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课文用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2.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场,写他“青白脸色”,是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岁月虚度的记录;又脏又破的长衫是贫穷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可看到他的长指甲,说明他不从事劳动。

      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需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此时的孔乙己肉体上、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景,鲜明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摧残弱小者的罪行3.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作者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最精彩的是两次亲手交钱买酒的动作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既说“又”表示不止一次;既说“新伤疤”必有旧伤疤说明他经常被人殴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来表示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是对挑逗者无声的回击。

      排”字写的是动作,表现的却不止是动作,还有动作的神态当他把九文大钱放在手心,用拇指一个一个的将钱用力推出,摁在柜台上时,可以想见他心里、脸上是十分得意的当时的孔乙己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他最后一次去买酒,境况大不如前文中写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啊!作者不仅从他的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困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4.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写孔乙己的语言是很富于个性特点的,许多话只能从孔乙己之口说出当酒客们看他居然“排出”大钱来买酒而不理睬众人时,就加强攻势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先前说“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只是含沙射影,现在是单刀直入,而且故意高声叫嚷。

      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无声战有声了,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当对手拿出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比“偷”似乎高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一等了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也是孔乙己所独有的此外,像“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5.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6.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

      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见“鉴赏品读”第1题第二题见“鉴赏品读”第6题第三题1.“排”表现出他摆阔气,而“摸”是孔乙己穷困潦倒的表现这些变化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身残气微,已到了死亡的边缘,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他的精神,还摧残了他的肉体2.“捞”显示了问话人的嘲弄笼”击中了他内心的深重要害,痛苦之至3.前面的对话讲述了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悲惨遭遇,然而这也只是酒店众人闲谈的话题,聊完之后也就算了掌柜的态度暴露了看客的冷漠4.用“大约”表示这是“我”的猜测,用“的确”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孔乙己那样的人是没有活路的第四题、第五题略6 变色龙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戏剧家。

      他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二、字音词义贱jiàn:地位低下;卑鄙,下贱筛shāi子:用竹篾、铁丝等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细碎的东西漏下去,较粗的成块的留在上头坎kǎn肩:不带袖子的上衣(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旗帜zhì:旗子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惦diàn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径jìng自:表示自作主张、直接行动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三、主题概述这篇讽刺小说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通过描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对案件的处理态度和判定结果发生变化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小人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遇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第二部分(6~27):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描写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一案”的过程,他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共做出了六次判定第三部分(28、29):故事的结局奥楚蔑洛夫审理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吓,揭示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的痛苦五、鉴赏品读1.本文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这个形象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对话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2.“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整句环境描写体现了当时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3.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4.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并分别做出了什么宣判?共发生了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