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几年井喷事故简况.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1189887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5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几年井喷事故简况安全生产是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与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做好一切工 作的基础与前提集团公司领导历来都对安全生产极为重视,把安全生产 摆在议事日程的突出位置来抓防井喷防硫化氢工作更是集团公司安全生 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泄漏等恶 性事故的发生,总体情况基本稳定尽管我们在防井喷、防硫化氢泄漏中毒等恶性事故中做了大量行之有 效的工作,采取了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但井喷事故仍时有发生通过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防井喷防硫化氢专项督查、集团公司组织的安 全大检查、安全督查等,也比较充分地暴露出了有关企业在井控安全工作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集团公司系统主要井喷事故情况如下:1、南方分公司祥浅1井“5.1”钻井取芯井喷事故2002年5月1日凌晨5: 51,由滇黔桂石油勘探局钻探二公司32960 队(使用ZJ15钻机)承钻的南方分公司祥浅1井,在取芯起钻过程中发生 强烈井喷,于5月3日18: 25将井喷控制,压井成功井喷事故没有造成 人员伤亡一)事故简要经过祥浅1井位于广西田东县祥周镇十里莲塘北端正西约300米的稻田中, 是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520米。

      地质预测本井百岗组地层压力系数为 0.7-0.9,要求钻井液密度1.15g/cm3工程设计:一开下冲244.5mm套管 59米,水泥返高于地面;二开用^ 215.9mm钻头钻至完井井深520米,下 入0 139.7mm套管518米,水泥返高至地面;二开安装FZ28-14型单闸板半 封封井器,用比重为1.15g/cm3的钻井液钻至完钻井深,粘度控制在35-40 秒,失水5WML2002年4月27日上午10: 00 一开钻进,下入外径为244.5mm表层套 管64.09米然后安装FZ28-14型单闸板防喷器4月29日8: 00二开钻 进,4月30日12: 30钻至井深432.50米时,地质捞砂见粉砂岩及气测显 示异常,地质决定停钻起钻取芯4月30日19: 00下入取芯筒取芯,5月 1日3: 12进行取芯钻进至441.8米,取芯进尺为9.3米时割芯起钻,(井 下钻具组合为:81/2 ”取芯钻头+川8-3取芯筒+7 ”钻铤X3根+61/4 ”钻铤 9根+5”钻杆X33根+方钻杆起钻前泥浆性能:比重为1.25g/cm3,粘度 34秒,失水5WML)5: 46起钻至倒数第二柱与第一柱钻铤之间准备卸扣 时,井口发现溢流,司钻及时发出长笛报警信号,打开安全卡瓦,将起出 的钻铤下入井内准备抢接钻杆,5: 51下放钻铤时发生井喷,喷出物为气、 水、泥浆混合物,喷高达15米,将钻铤卡瓦冲飞,无法抢接钻杆,由于封 井器闸板芯子为5”钻杆芯子,无法及时关闭61/「钻铤,井口失控。

      撤离现 场作业人员二)事故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刘汝山副主任、安全环保 局卢世红处长,滇黔桂石油勘探局雷文举局长率领局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 人,南方分公司周世良书记、麻建明副经理等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5月2日下午,配好了 60m3比重为1.51g/cm3的泥浆,接好压井管汇, 做好一系列抢险准备工作井队在消防水枪的掩护下第一次上钻台抢下钻 杆,由于防止起火而不能使用井场内动力,钻铤的提升短节难以卸下,在 接上一根钻杆后暂停抢险作业5月3日上午井队抢险人员重新抢下钻杆,中午下完钻杆及接好水泥车, 于17: 00开始压井作业,先由水泥车往井内注入清水30m3,后注入1.51 比重的泥浆,注入泥浆5分钟后关闭封井器,3分钟后又关闭左放喷管线闸 门,随后控制右放喷管线回压0.6-0.8Mpa,逐渐关小右放喷管线闸门当 注入40m3泥浆后,套压渐降为零18: 20停止注泥浆,打开闸门,无泥浆 流出,压井成功三)事故原因分析(1) 泥浆性能差,造成起钻“拔活塞”,产生抽吸作用诱发井喷,是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 坐岗观察未按井控九项制度要求执行,起钻产生抽吸未能及时发 现,起出钻具体积与灌入泥浆量不符,没有进行计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 原因。

      3) 思想麻痹,对井控检查监督不力,现场监控不到位,关键作业把 关不严是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广西百色地区在浅层气勘探上刚起步,在 思想上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从而造成了思想上的麻痹,安全防范措 施不力4) 公司对浅气层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以低标准、低要求 从而低成本”的思想,认为浅气井的地层压力小、周期短、成本低,因而 未安装环形封井器,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5) 浅气层井气层浅,上窜快,从发现溢流到井喷时间很短,在起钻 于钻铤时难以及时关井,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客观原因之一6)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差,碰到井涌时采取措 施不当,从而造成了井喷事故四)事故主要教训(1) 没有处理好生产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存在以低要求,低 标准从而低成本的思想井控设计不符合要求,没有设计安装全封封井器; 对现场泥浆药品成本投入少,造成泥浆性能不达要求,起钻产生抽吸导致 井喷2) 对在岗人员业务培训及思想教育不够,经验不足,技术欠缺,责 任心不强,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井控九项管理制度在生产中没有落 到实,没有及时补灌泥浆,一次井控措施不落实3)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监督职责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完 善,不落实。

      4) 对浅层气井的井控风险认识不足,没有制定相应有标准2、西北分公司S35井“5.16”井喷事故2004年5月16日14: 20,西北分公司采油一厂采油一队S35井抽油 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失控井喷,经过9天的抢险作业,于5月24日18: 00井喷得到控制一)事故简要经过2004年5月16日8: 00,西北分公司采油一厂西达里亚集输站值班人 员发现站内管汇间、分离器、多功能、热稳定器压力异常(且分离器、多 功能、热稳定器液位高),采油一队立即组织检查站内流程,排除油管线憋 压的问题后,即对单井进行检查9: 20确定S35井压力异常:回压4 —5Mpa、 套压高达7.5 —10Mpa采油一队立即按照集输站应急操作规程,将S35井 倒至计量分离器,通过排污管线卸压,但S35井管线憋压仍高达1.2 —1.6Mpa(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安全阀起跳压力1.2Mpa),随即开通生产闸门, 两路同时卸压,压力仍然没有明显下降12: 00发现套管进流程北翼闸门本体丝扣及闸门连接短节丝扣位置开 始渗油,北翼闸门卡箍开始刺漏14: 00在安装流程过程中,油气刺漏加剧,大量油气泄漏,使得施工 人员已经无法在方井坑内继续安装,被迫撤出。

      14: 20井口闸门刺漏达失控状态二)事故现场处置情况2004年5月16日15:30西北分公司成立了以副经理宗铁为组长的S35 井抢险指挥部,并对抢修方案进行了完善现场立即组织抢险工作,主要工作完成:1、 为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抢险指挥部决定对S35井方圆500米进行 戒严,未接受过专业抢险训练的人员严禁进入危险场所2、 调配消防车、推土机、挖掘机、铲车、水车等大型机具3、 完成放喷池的修建4、 完成放喷(压井)管线材料及连结管线的制作5、 组织队伍,明确责任,并组建了预备队伍6、 完成了井口施工平台推建及拦油坝和防火墙的修建5月17日凌晨2: 00全部完成了抢险所需要的机具和队伍准备工作5月17日凌晨7: 30,所有指挥和施工单位人员就位,在消防水炮的 掩护小,连续组织三次抢险队伍抢装闸门工作,终因风向变化频繁,抢险 人员冲至井口方井坑边缘而不能施工5月18日19: 00左右井口着火,一方面采用消防车对井口喷淋降温, 暂时保持井口情况不继续恶化,一方面抢险指挥部组织完善抢险方案,调 集抢险物资及抢险设备集团公司总部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副主任刘汝山、股份公司副总工程 师何生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等领导先后赶 赴现场指导抢险作业。

      并邀请中石油四川灭火队参加灭火抢险作业经过9天奋战,于5月24日下午18: 00井喷得到控制三) 事故原因分析1、 S35井采油井口是按规范安装的、连续生产近五年(1999年10月 安装)的偏心机抽井口根据输油气管线设计压力4Mpa而对井口生产流程 管线试压是合格的,而套压闸阀在井口安装后无法与采油井口 一同试压 由于突遇异常高压,致使井口套压闸阀不能承受瞬时高压冲击而刺漏2、 三叠系上油组溶解气储量少,压力低可能是封隔中油组的膨胀式 封隔器年久失封(自1997年8月入井至2004年5月,已经使用6年9个 月),中油组油气上窜引起压力突然上升,导致井口闸阀刺漏3、 S35井周边其他油气井注水以及修井时压井,可能对S35井产生一 定的压力传导和激动作用,造成油井压力突然上升四) 事故主要教训1、 S35井的修井资料缺乏〈油田开发研究室多次到局资料室及原井下 作业队查找,没有收集到S35井完井报告、S35井第次一修井(转抽换管柱) 设计及报告、S35井第二次修井(转抽)设计及报告、S35井入井贝克封隔器 相关资料、S35井第四次修井(更换加装偏心井口作业)导致采油厂无法根 据井内封隔器使用的相关要求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S35井属于探井转为开发井,井口大四通及套压闸门均在方井坑内, 方井坑深达近2米,导致紧急情况下人员根本无法进行井口应急操作3、 西达里亚集输站管汇间承压较低(设计压力1.6Mpa),事故流程必 须经过计量分离器(计量分离器最高工作压力:1.45Mpa,安全阀启跳压力 1.6 Mpa)进行卸压,且卸压管线管径太小(管径为:050mm),当油井压力 突然上升至异常高压时,无法通过集输站内事故流程及时卸压排险4、 西北分公司应急抢险工作只有预案,而缺乏应急抢险快速反应队伍 和相应的装备及工具所有应急事件只有依靠乙方施工单位的装备和工具, 并且必须由多家施工单位才能共同承担而调集多家施工单位及其装备, 则延误时机5、 西北分公司消防力量与油田勘探开发规模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区域 内大面积、长距离的消防需要南疆各地区消防力量薄弱,尤其是今后的 塔中区块、巴楚、麦盖提等距离远的油气田以及雅克拉凝析气田开发,一 旦发生突发事件,消防力量鞭长莫及,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6、 塔指已经在该油田进行注水,西北分公司也即将在该油田进行注水, 可能会一定的压力传导和激动作用,造成油井压力不稳定由于井口套压 阀门无法进行试压,以后对所有机抽井口加装两个套压阀门,确保外侧套 压阀门能够进行试压,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内侧套压阀门处于常开状态;对 钻井遗留下来的方井坑的问题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方井坑进行改造, 以便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操作;制定老井闸阀定期检修和更换制度。

      完善 油田通讯和交通网络3、西北分公司采油一厂T301井“7.9”检泵作业井喷火灾伤亡事故2004年7月9日10:20,中南石油局第四普查勘探大队修井队,对西 北分公司采油一厂T301井进行检泵作业,装试油防喷器时,发生一起油气 井喷火灾责任事故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度烧伤,修井机烧损百 接经济损失51万元一)事故简要经过西北分公司采油一厂T301井,2004年6月12日产液38.5吓(油1.5 m3,水36.97 m3,气6858 m3,含水96%),6月14日机抽不出液6月16 日采油一厂委托中南石油局四普大队修井队进行了第一次检泵,6月20日 试抽,6月25日交井7月6日采油一厂再次委托修井队进行第2次检泵作业修井《任务书》 通知要求“施工按上次检泵的检泵设计施工”,“反循环压井,压井液用 量80 m3 (密度1.14g/cm3盐水),泵量40〜50 m3/h,油管出液进流程,” 拆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