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流动党支书服务就业先进事迹材.docx
4页高品质文档2022年流动党支书服务就业先进事迹材料 陈庆林,男,**省**市**区支河乡人,1972年生人,1990年参军入伍,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市**区驻杭州市流淌党员支部委员会书记 近年来,**区驻杭州市流淌党支部在书记陈庆林的带领下,乐观探究并建立“双重管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亲密协作、有机连接的流淌党员管理新格局,尤其是乐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供应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服务,收到较好效果,杭州电视台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服务流淌党员就业”为题,进行了特地报道2021年,该党支部被杭州市拱墅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乐观融入流入地党组织体系,通过“双重管理”模式,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争取“主动权”XX年11月,**市**区驻杭州市拱墅区流淌党支部正式揭牌自此,陈庆林针对家乡外出人员增多、流淌党员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统一党支部一班人思想,以“加强流淌党员管理,供应就业创业服务”为己任,主动融入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之中,常常与拱墅区委组织部保持联系,自觉在所在地祥符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党员“周学习”、支委“周例会”和党员“传、帮、带”制度,建立并落实党支部“双向联系”、党建工作“双向汇报”制度,定期向当地和家乡党组织汇报党支部自身建设、加强流淌党员管理、所属党员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以及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等状况。
主动邀请驻地镇、企党组织领导为党员上党课,乐观参加当地治安联防联治、党员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特殊是在拱墅区组织党员向汶川地震灾区义捐活动中,党支部乐观响应并发动支部全体党员为灾区捐献13000元“特别党费”,陈庆林本人还四到家乡,通过党组织捐款5000元,充分体现爱心陈庆林担当支部书记一年多来,通过自身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党支部从各项工作的有效参加到组织体系的有机融入,赢得了当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为服务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争取了主动权同时,党支部还乐观贯彻流出地党组织的文件政策,注意在优秀务工人员中培育入党乐观分子,吸纳外出务工党员,党员已由当时的7名进展到13名,壮大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引领力,进而成为带动和服务就业创业的顽强堡垒 二、主动承接流出地党组织重托,建立“双向联系”机制,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当好“代理人”为关心家乡实现有序劳务输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陈庆林实行“双向联系”的方式,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供应务工信息和就业门路,并严肃承诺:“不让一名流淌党员离散,不让一名务工人员失业”一方面,与外埠企业建立稳固的联谊关系。
通过发放名片、走访企业、用工推介等形式,先后与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台州等地400多家企业建立常常性联谊关系,建立用工单位名录,广泛搜集就业创业信息和项目资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准时供应给家乡劳动部门和乡(镇)、村另一方面,与家乡党组织保持定期联系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设立个人移动和固定两个“询问服务热线”,并支配专人值班,接受务工询问,供应就业服务准时了解家乡的进展变化、劳动力就业状况,并结合当地的用工需求和项目资源,有针对性地为家乡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招商引资“牵线搭桥”2021年11月,他得知“浙江商会”在江苏镇江投资8亿元,创办镇江市亚太五金城的信息后,专程赶往镇江,与商家联系,寻求就业岗位,妥当安置了10多名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同时,还胜利洽谈了一项广告宣扬业务,争取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切实提升流淌党支部引领力,定位“双向服务”功能,为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畅达“直通车”一是鼓舞党支部成员带头创业陈庆林本人领办的杭州市东杰运输有限公司,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共吸纳家乡务工人员24人,月工资4000元左右,2021年公司上缴税金达110多万元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一年多来,先后有3名支部委员在杭州市创建娃哈哈纯洁水配送中心、小商品运输等经营实体,为家乡赴杭务工人员供应70个就业岗位。
其中,支部委员刘军因表现突出,还被杭州市政府授予“十佳外来务工者”称号二是提高服务就业力量依据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供应就业创业服务陈庆林依托杭州市东杰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了“流淌党员之家”,先后开展了“党旗在心中”、“维护**形象从我做起”、“我为企业进展献一策”等主题训练和主题实践活动,训练党员和员工自觉维护好党员和家乡“两个形象”,提高了党支部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度,在杭州市成为推介农夫工就业的“名片”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定期邀请当地组织、公安、劳动等部门为所属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宣讲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党和国家惠农惠民政策以及职业道德、劳动法规、平安防护、农夫工维权的相关学问和留意事项,训练和引导流淌党员和家乡赴杭务工人员依法务工、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树立新时代农夫工的崭新形象,从而实现多途径就业、多领域创业一年多来,他先后关心**区及周边县560多名流淌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遍布杭州、宁波、湖州、台州等大中城市的运输、纺织、餐饮、服装加工等行业,人均月工资1800元,最高月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21名家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其中有13人在家乡购置或自建楼房;关心200多名家乡务工人员依法追讨拖欠工资70多万元。
2021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区一度消失农夫工“返乡潮”和“就业荒”,陈庆林充分发挥党支部人缘地缘优势,主动为家乡党委、政府分忧,准时与宁波北仑港、湖州“小鬼当家”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联系,为160多名返乡农夫工重新找到就业门路 优质文档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