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第九章财政法规制度.ppt
80页第九章 财政调控原理与制度 财政与财政法概述 预算法 国债法 政府采购法 转移支付法,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和各种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必须依托市场,以间接调控为主,以计划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国家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宏观调控法的法律特征:1. 具有宏观性、总体性特征2. 主体一方必定是国家机器及其授权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包括经济职能部门或综合经济部门3. 各主体经济权利与义务之间具有相对不对等性,第一节 财政的基本原理 一、财政的一般认识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其自身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制度二)财政的特征,1、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主体—单方强制性) 2、财政的社会公益性(目的---不求盈利性) 3、财政的内容多样性(内容---永久连续性),(三)财政的职能,1、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2、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 3、保障稳定(社会、经济)的职能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 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二、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是调整在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实现其自身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财政关系) 财政法所调整的财政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财政收支关系,包括财政收入关系,财政支出关系等2、财政管理关系包括财政管理体制关系,财政活动程序关系,财政分配关系,预算关系;税收征纳关系等财政法律体系包括: 1.预算法(总体上的财政收支)2.税收法3.国债法4.转移支付法5. 购买性支出法,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预算法的概念预算也称国家或政府预算,是指按法定程 序编制、审批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 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在一个会计年度里的财 务收支计划。
在形式上,国家预算体现为将财政收入和 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列入特定的表格实质上,它反映了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 执行和决算、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反映了政府 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目标,预算法的概念预算法是调整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预算法的调整对象——预算关系 预算关系,即在筹集、分配、管理和监督预算资金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一)《预算法》 1、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施行 2、法律地位: (1)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2)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法律 (3)其他预算法律的基本依据 (4)财政法规体系中的核心法、骨干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简称预算法)制定1995年11月2日国务院通过,由国务院于1995年11月22日发布实施,共计八章七十九条例题·单选】在财政法规体系中,属于核心法、骨干法的是 ( ) A.预算法 B. 会计法 C. 政府采购法 D.预算法实施条例 【答案】A 【解析】在财政法规体系中,属于核心法、骨干法的是预算法,二、预算体系 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而确定的各级政权预算所构成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通常有一级政权,就会有一级财政,也就有一级预算预算体系就是由各级预算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我国《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据此,《预算法》把我国的预算分为五级国家预算的级次结构的根据是: 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要求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包括:1、中央预算,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如,中央——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5级注意: 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是不作为一级预算例题·多选】我国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 ) 预算 A.中央预算 B.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C.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D.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答案】ACD,三、国家预算的构成 纵向——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横向——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1.中央预算——中央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中央预算支出由中央本级支出和补助地方支出组成;中央预算收入主要由中央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中央收入部分等组成## 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 2.地方预算——地方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收入主要由地方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地方收入部分、中央对地方的返还收入、补助收入等组成3.财政总预算——政府财政汇总预算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4.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以及这些部门所属下级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部门预算制是以编制部门预算为依托的一种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一切收支计划,均需事前编制预算,事后编报决算预算级次之间的关系是:单位预算服从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服从本级预算,本级预算服从总预算;地方预算服从中央预算。
例题·判断题】我国的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而中央预算是由各地方预算组成的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预算的级次划分我国的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是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的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国家预算构成的有(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答案】ABCD,三、预算管理职权,预算管理职权,是预算体系中各国家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职权划分 核心是预算权的分配包括纵向分配和横向分配 预算管理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审查权、批准权、变更撤销权;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监督权、审批权、撤销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具有立法、监督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查、批准、改变或撤销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情况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事项——审查、批准、改变或撤销本级总预算、决算情况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审查、批准、监督、改变或撤销本级总预算、决算情况。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具体编制、组织中央预决算情况,并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具体编制、组织本级预决算情况,并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编制、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决算情况,并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2.各单位的职权包括:(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中央预算预备费: 中国现行预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国家预算) (一)预算收入 1、预算收入按照级次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2、按来源划分为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1)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五类,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行为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主要形式如下1)股息红利收入 2)上缴利润3)租金收入4)其他收入如资源补偿费收入、资产占用费收入、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等3)专项收入例如征收的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4)其他收入包括各种罚没收入、公产收入、杂项收入等 (二)预算支出——列入各级财政用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 1.按预算级次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中央预算支出,由中央政府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地方预算支出,由地方政府承担并列入地方预算的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和地方按财政体制上解中央的支出 2.按用途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其他支出例题·判断】中央预算收入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 【答案】错误 【解析】“中央预算支出”,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五、预算管理程序 (一)预算的编制 1、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预算草案的编制 “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二)预算的审批——是预算草案生效、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键程序 《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中央预算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中央预算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l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三)预算的执行——是把预算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步骤,是实现预算收支任务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 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资金周转,不得挪作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