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诗歌主要艺术特点.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19162225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诗歌主要艺术特点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 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诗歌主要艺术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李白诗的艺术特征: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 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 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 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 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 并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 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 格力量李白诗之所以惊动千古者在此如他在《江上吟》诗中所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 '感 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 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 《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 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蹩于风尘?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 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又如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如行云流水般把浓烈激越的情 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 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 拳瞩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 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 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 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 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猿声催白发,长短尽 成丝《秋浦歌十七首》其四)〃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 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 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 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 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 的诗歌意象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 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 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又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 浦歌》其十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 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 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因此,李白诗 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李白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一诗中说:〃有时白云起,天际 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 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东西是月亮,其《月下独酌》云:“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 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的形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在 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 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李白诗歌的语言 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 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