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三级填空题练习(数据库).doc
3页计算机三级填空题练习(数据库) 实践出真知,考试的规律总是在练习中总结出来的下面是整理的计算机三级填空题练习(数据库),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消息请关注应届 121.在数据库设计中,对数据库的概念、逻辑和物理结构的改变称为(重新组织);其中改变概念或逻辑结构又称为(重新构造);改变物理结构称为(重新格式化) 122.在数据库设计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加工过程等的描述,通常称为(数据字典) 123.系统规划的阶段性成果是(系统的总体规划报告);需求分析的阶段成果是(系统需求说明书);物理设计的结果是(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 124.从软件的规划,研制,实现,投入运行和维护,直到它被新的所取代,这一过程成为(软件生存)周期 125.(2001.10全国卷)DB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三类问题,它们是丢失更新、(不一致分析)和读脏数据 126.(2001.10全国卷)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性质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127.(2002.10全国卷)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可以用(并发事务的可串行化)概念来解决。
128.(2002.10全国卷)数据库恢复时,系统对已提交的事务要进行(重做REDO)处理 129.(2003.1全国卷)设有学生表S(学号,姓名,班级)和学生选课表SC(学号,课程号,成绩),为维护数据一致性,表S与SC之间应满足(外键)完整性约束 130.(2003.1全国卷)SQL中的安全机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视图,另一个是(授权子系统) 131.(2003.1全国卷)SQL语言中,允许更新的视图在定义时应该加上(GRANTINSERT)短语 132.数据库保护包括(数据库的恢复)、(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四个方面 133.(MIT)是事务提交语句,(ROLLBACK)是事务回退语句 134.事务的原子性是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的,持久性是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135.通常采用的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方法是转储加(日志) 136.系统故障后,由DBA(重启DBMS),再由(DBMS)执行恢复;介质故障后,由DBA(装入最近的DB副本),再由(DBMS)执行恢复。
137.PXC协议是在PX协议上再加一规定:(X封锁必须保留到事务终点(MIT或ROLLACK)) 138.PX协议可以解决(因多事务同时更新同一数据对象)而引起的更新丢失问题,PXC协议可以解决(由恢复)而引起的更新丢失问题 139.系统在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存储在外存的数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这种情况叫做(系统)故障 140.S封锁增加了并发度,但也增加了(死锁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