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驱动型课堂实践.docx
4页关系驱动型课堂实践——沟通分析理论 (TA)在大学英语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策 略研究作者:葛树慧 温力亚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4期文/葛树慧 温力亚【摘要】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而大学英 语课堂现状表明实施课堂行为管理的迫切性本文尝试把沟通分析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 行为管理中,实施一系列的课堂行为管理策略,以创建关系驱动型的课堂关系驱动型课堂所 鼓励的感情联系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关系驱动型课堂;沟通分析理论;课堂行为管理【作者简介】葛树慧(1976-),女,满族,河北承德围场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大外部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跨文化研究;温力亚 (1974-),女,山西人,汉 族,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大外部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美国文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改项目“基于沟通分析理论(TA)的大学英语课堂 行为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6JC10一、大学英语课堂行为管理的必要性“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赫尔巴特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及环境组成的复杂体系。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师生在课堂中通过 互动影响来完成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构建生命化课堂,形 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不仅是实现 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与教师对抗,在课堂里违反课堂纪律,无故旷课 或以各种借口逃课、逃学;有的学生则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也有的学生无法自制,频繁产 生与教学无关的言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 时还干扰了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称之为“课 堂问题行为”正如威森(W. Wayson )等人所言:“自本世纪60年代初起,纪律和操行问题已 经成为公众讨论的主要问题这种行为看起来是世界性的堪纳斯(L. G. Cairns))也指出: “对学生不端行为的性质,范围和各种影响以及教师对学生不端行为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的研 究,己经成为本世纪应用教育的重要研究和写作领域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系统地学习沟通分析理论,就可以在教室和学生更好地互动,建立起 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也会在平等和爱的氛围中学到更多信任、关怀、 付出与责任沟通分析理论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是一种人格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 长和改变的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可以很好的应用 在学校的教育体系里TA提供了: a. 一种人格理论,(一个由“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三部 分组成的结构模型,称作“自我状态模型”;b. 一种人际交流或人际行为的理论(沟通的概念); c. 一种儿童发展理论(人生脚本的概念)TA理论基于以下三条基本哲学假设:a.人是好的;b.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c.人可以做 出有关自己命运的决定,并且也可以改变这些决定沟通分析理论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强调 “心理地位”即“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这种心理地位是最健康的一种,也是教师应当 尽力促成的老师应该认为“我是好的老师”,同时将学生带入“我们是好的学生”的心理地 位因为这种心理地位有利于形成互相尊重的关系,冲突也比较不容易发生有这种心理地位 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三、关系驱动型课堂的建立—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要想实现有效的互动的英语教学,可以尝试在课堂行为管理中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以建立关系驱动型的课堂。
对于关系驱动型课堂来说,最重要的力量当然 就是关系课堂目标是通过良好的关系互动产生良好的行为为了让这种模式有效,各种关系 应成为课堂结构的重要部分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是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两类关系而沟通分 析理论的一切理念和策略都建基于一个根本,即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成功使用关系需要一些基本技能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关键作用体现为有能 力从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活动中抽离出来,足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另外一个关键 作用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一些事情的动机,以及知道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如何影响自己的行动2. 客观性为了培养客观性,我们需要认清三件事 第一,我们自己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第 二,别人的观点也有他的局限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想法;第三,总有一个更广 阔的事实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变好”或保持“好”的状态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称赞学生并奖励好行为每一个人都想被关注,如果学生不能通过好行为获得关注,他 们将转向坏行为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惹恼别人也是获得注意的一种方式,并且这种方式通 常比讨好更快更稳定地获得关注”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关注,对学生本身表示兴趣,而非仅 仅注重他们的成绩,这将帮助学生朝“好”的心理地位发展。
当好行为被公开称赞时,坏的行 为就会减少学生都喜欢被称赞称赞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以及“好”的感觉可以公开对 学生说,“由于他们的良好表现,非常享受教他们的时光”2. 明确课堂规则,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当规则明确时,学生会比较有安全感 他们需要知道教师期待他们做什么,也需要知道他们可以从教师那里期待些什么每个学期的 开学第一课,教师应该公布“该学习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说明”,即具体的规则说明,希望学生 做什么,怎么做能拿到比较好的成绩,做不到的惩罚是什么在学期末将公示学生的具体表现3. 示范好的行为以及表达情绪的恰当方式除非教师示范出“好”的行为,否则,学生很 可能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教师应当示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用正面评价使学生 向好的方向转变4. 使用清晰的、不含糊的沟通方式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坦率而真诚的沟通,这样,才能确 保学生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全然的了解,获得全面的信息这种做法与人是“好”的,人有能 力思考的哲学假设是一致的沟通的方式应该尽量简单 TA 的理论都是用非常简单的话语表 达的,简单的语言才不会导致混乱不清简洁、明确地阐明学习目标、基本规则、教学内容以及指示和说明,在课堂中是极其有用 的。
这将鼓励学生清晰的沟通,并且有助于创立安全、信任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和教 师保持“好”的状态除了牢记以上各点外,教师还应该记得不要把学生的坏行为当作是冲自 己来的5. 发展关系教师需要与学生发展一种让自己和学生都感觉“好”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 不仅要对学生作为学习者这个角色感兴趣,还需要对学生本人感兴趣,即使学生表现不好,教 师应展现出他们相信学生有潜能做出改变,达成“好”的状态的态度关系的建立需要基于相 互的尊重这样,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才能分别得到满足,并且有机会向对方表达同情和理解6. 合理地安排时间与每堂课学生喜欢体系和结构感,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课程体系与结 构,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转向坏行为教师有责任清晰、合理的进行课堂安排,以致学生不会由 于跟不上而开小差7. 理解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在生命的头几年,学生从主要的照顾者那里获得信息(包括 语言和非语言的),为其在后续的生命中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行动定下了基调教师认识 和理解到这一点,并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影响是非常重要的8. 帮助学生满足需求而无需操纵他人在课堂中,学生会使用各种策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 西他们可能会采用一套惯常的行为模式,并使涉及其中的人都感到不舒服。
教师可以指出学 生的这种模式,并帮助他们开诚布公地表达需求9. 挑战学生不愿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态度学生通常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做了任何错事, 换句话说,他们“漠视”了自己做过的事因此,教师要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通过温和的对质, 使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学生需要理解坏行为带来的后果,理解他们拥有选择他们可 以选择做出坏行为,也可以选择做出好行为10. 展现宽容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容忍过去的不义之举”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 生转变到“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沉溺于对学生的惩罚中 如果学生常常感到被惩罚所威胁,就会常常觉得被强迫我们需要确保学生体验到公正感另 外,每堂课最好以清零状态开始,而不是将之前课上发生的状况带到当下来11. 鼓励学生改变行为教师应对课堂上的“坏行为”采取预防性的措施,而将惩罚学生的 需要降到最低但是如果不得不采取某种形式的惩罚,我们也需要保持学生本身是“好”的这 样的态度惩罚不应关乎报复,而应关乎促进改变四、结语把沟通分析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行为管理中,帮助学生变成“我好,你好”的心理 地位,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课堂行为管理策略,比如,教师重视自己和所教的学科;教师关注改 变行为而不是给予惩罚;教师的语言与行为坚定与公正;教师允许学生从冲突中全身而退,保 有自尊;利用称赞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并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让其 承担责任;让学生意识到糟糕的选择会导致糟糕的后果;教师对事不对人;教师乐于接受新观 念,在课堂行为管理方面有创造性等,教师与学生之间发展了良好的关系,学生意识到冲突中 没有赢家。
大学英语的课堂营造了一种公平、公正的氛围,课堂里的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赢家参考文献:[1] 程核红•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 (4).[2] 陈云军•课堂管理中的有效惩罚与无效惩罚[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4).[3] Sandra Newell.课堂中的行为管理 沟通分析理论的应用[M].2014.[4] Michael J. Marlowe.靠近另类学生 关系驱动型课堂实践[M].[5] Eric Berne.人间游戏一人际关系心理学[M].2014.[6] 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M].2013.[7] 欧嘉瑞(瑞典).人际沟通分析——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M].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