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积滞.ppt
24页2024/9/17推拿学科1推推拿拿学学郭郭现现辉辉河南中医学院 积积 滞滞 【 概述 】 p定义: 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 概述 】 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进一步损伤脾胃,影响生长发育,可转化为疳证 所谓“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证 ”【概述】·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婴幼儿多见;·全年都可见到,以夏秋季多发;【 病因病机 】乳食不节 伤及脾胃脾胃虚弱积滞腐熟运化不及 饮食停滞不化【 病因病机 】1乳食伤脾调护失宜喂养不当脾胃受损,升降失司,腐熟不能健运不行 宿食停聚,积而不化 积滞发生添加辅食不合理添加辅食不合理偏食嗜食暴饮暴食偏食嗜食暴饮暴食过食厚味过食厚味贪食生冷坚硬贪食生冷坚硬p《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宿食不消候》:“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 ,寒气在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弱,故不能磨之。
【 病因病机 】胃之所纳胃之所纳 ,脾气不足以胜之,脾气不足以胜之 摄入多摄入多脏气虚弱,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脏气虚弱,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 功能不足功能不足【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1)有伤食伤乳史(2)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可伴有烦躁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可伴有烦躁不安哭闹或呕吐不安哭闹或呕吐3)粪常规:)粪常规: 见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滴见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滴【鉴别诊断】厌食: 主要就是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精神良好,无明显其他不适积滞: 除上述表现还有脘腹胀满,大便酸臭等症状【 辩证论治 】1辩证要点 从病史,症状,病程长短辩分 虚 、实 、寒 、热 【辩证论治】2治疗原则 消食化积,理气行滞 ·实证宜消食导滞,虚实夹杂宜消补兼施·化热者清解积热,偏寒者佐以温阳助运·积重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积轻而脾虚明显者宜补中兼消。
【分型证治】(1)乳食内积 证候:以实为主,分乳积和食积之不同以实为主,分乳积和食积之不同不思乳食,嗳腐酸馊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手足心热,舌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舌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指脉弦滑指纹紫滞治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胃俞,清胃经,清大肠,运内八卦,下推七节骨,揉龟尾方义: 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 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胃俞——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清胃经,清大肠,运内八卦,下推七节骨,揉龟尾——消积通便2024/9/17推拿学科182 脾虚夹积证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 不思饮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 大便稀溏酸腥,或有不消化残渣 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指纹紫滞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胃俞,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上推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方义: 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 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胃俞——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益气 补大肠,上推七节骨,揉龟尾——温阳止泻 捏脊——增强免疫力2024/9/17推拿学科21【其他疗法】1成药: 肥儿丸·化积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清热化滞颗粒2外治: 酒糟炒热装袋置腹部热熨用于脾虚夹积p二丑各二丑各3g,研面,加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足心,,研面,加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足心,用绷带包扎,治疗乳食积滞用绷带包扎,治疗乳食积滞 p佩戴法佩戴法 以焦三仙、二丑、大黄、陈皮、厚朴、藿 以焦三仙、二丑、大黄、陈皮、厚朴、藿香,研细末,装香囊,佩挂脐上至上脘之间,香,研细末,装香囊,佩挂脐上至上脘之间,消食导滞,行气除胀消食导滞,行气除胀 【预防与调护】合理喂养,及时正确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患病之后及早治疗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