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物理(解析版).docx
14页江门市2024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本试卷5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得0分1. 2023年10月3日,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勇夺十米跳台金牌某次跳水时她可视为先竖直向上跳起,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动作忽略空气阻力,以下哪副图像可以描述她从起跳到入水前的运动(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B.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正负之分,且从起跳到入水前的路程越来越大,故AB不符合题意;CD.以向下为正方向,从起跳到最高点,速度方向为负,且越来越小,从最高点到入水前,速度方向为正,且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2. 一位游客体重,从5米高的桥面由静止落下,因未受过专业训练,入水姿势不对,只用了0.05s在水中速度减为零,则该游客在入水时受到水的平均作用力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游客刚入水速度为入水过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设该游客在入水时受到水的平均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有代入数据得故选A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假设在打开伞之前受大小为的恒定阻力作用,在运动员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了C. 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D. 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功为【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有此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运动员的动能增加,可知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故A正确;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即有该过程中重力做正功,则可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了,故B错误;CD.若只有重力做功则运动员机械能守恒,而该过程中除了重力做功,还有阻力做负功,则可知,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为,故CD错误;故选A4. 2023年8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名为陆地探测四号的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同步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同步静止卫星的离地高度比近地卫星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静止卫星可以运行在江门市正上方B. 同步静止卫星的线速度比近地卫星大C. 同步静止卫星的周期比近地卫星大D. 同步静止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比近地卫星小【答案】C【解析】【详解】A.地球同步静止卫星必须位于赤道平面,即同步静止卫星不可能运行江门市正上方,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解得地球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则同步静止卫星的线速度比近地卫星小,故B错误;C.根据解得地球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则同步静止卫星的周期比近地卫星大,故C正确;D.根据地球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由于两卫星的质量关系不确定,则同步静止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不一定比近地卫星小,故D错误5. 如下图所示的家用燃气炉架有四个爪,若将总质量为m的锅放在炉架上,忽略爪与锅之间的摩擦力,设锅为半径为R的球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爪对锅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B. 每个爪与锅之间的弹力大于C. R越大,燃气炉架对锅的弹力越大D. R越大,燃气炉架对锅的弹力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弹力的特点可知每个爪对锅的弹力方向沿接触点指向球心方向。
故A错误;B.设每个爪与锅之间的弹力F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故B正确;CD.燃气灶架对锅弹力与锅的重力平衡,始终保持不变故CD错误6. 陈老师骑电动车沿平直公路以18km/h的速度匀速骑行设陈老师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骑行过程中电动车的功率为600W,则电动车受到的阻力是陈老师与车的总重力的倍数()( )A. 0.12 B. 0.03 C. 0.2 D. 0.3【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动车的牵引力为,则有而解得由此可知即电动车受到的阻力是陈老师与车的总重力的0.12倍7.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项目,而“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加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上端固定在P点,下端固定在玩家的身上并向下拉长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安全扣环相连打开安全扣环后,玩家从c点开始由静止释放,像“火箭发射一般竖直向上运动”,上升到b点时速度最大,轻绳在a点为原长位置,玩家到达的最高点在P与a之间,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c到a运动过程中都做加速运动B. 人在c到b运动过程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玩家的机械能守恒D. 人在b到最高点的运动过程中,玩家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D.上升到b点时速度最大,此时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继续向上升时,绳子拉力小于重力,合外力竖直向下,人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故AD错误;B.人在c到b运动过程中绳子拉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随着人上升绳子拉力T减小,加速度在减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正确;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玩家除了受到重力做功外还有绳子的拉力对其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 如图所示虚线为地球的大气层边界,“嫦娥五号”飞船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a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从c点“跳”出,再从e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d点为轨迹的最高点则返回器( )A. 在d点处于失重状态B. 从c点到d点的过程动能增大C. 从c点到d点的过程机械能不断减小D. 从a点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不断减小【答案】AD【解析】【详解】A.在d点返回器只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返回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正确;BCD.由a到c由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不断减小;由c到e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从c点到d点的过程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9. 机动车检测站进行车辆尾气检测原理如下:车的主动轮压在两个相同粗细的有固定转动轴的滚动圆筒上,可在原地沿前进方向加速,然后把检测传感器放入尾气出口,操作员把车加速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在与传感器相连的电脑上显示出一系列相关参数现有如下检测过程简图:车轴A的半径为r,车轮B的半径为8r,滚动圆筒C的半径为4r,车轮与滚动圆筒间不打滑,当车轮B以一定的角速度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轴A的边缘线速度大小为B. 车轮B与滚动圆筒C的角速度之比为2:1C. 滚动圆筒C的边缘线速度大小为D. A、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均为,且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答案】AC【解析】【详解】A.车轴A和车轮B为共轴传动,有所以A车轴的边缘线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BD.车轮B和滚动圆筒C为摩擦传动,有由公式可知车轮B与滚动圆筒C的角速度之比为1:2;故BD错误;C.由上分析知滚动圆筒C的角速度为所以C滚动圆筒的边缘线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
故选AC10. 烟花飞上天后在天空中爆炸当烟花从水平地面斜飞向天空且恰好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瞬间,突然炸裂成一大一小P、Q两块,且质量较大的P仍沿原来方向飞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炸裂时,质量较大的P受到的内力更大B. 炸裂过程烟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 炸裂后,P飞行的水平距离较大D. 炸裂后,P、Q两块同时落地【答案】BD【解析】【详解】A.炸裂时、P、Q两块受到的内力相等,故A错误;B.炸裂时,冲天炮位于最高点,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B正确;C.炸裂时,质量较小的Q可能仍沿原来的方向,也可以与原方向相反无法确定P、Q两块炸裂时速度的大小关系,也就无法比较水平距离大小关系,故C错误;D.P、Q两块的速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之后做平抛运动回到地面,同时落地,故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共54分11.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平衡摩擦力:不挂钩码,调整垫木的位置,接通电源,轻推小车,直到打出点迹________的纸带;(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_______m/s,加速度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已经平衡摩擦力,挂1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挂2个钩码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则_______2a(填“>”“=”或“<”)答案】 ①. 间距均匀 ②. 0.54 ③. 1.0 ④. <【解析】【详解】(1)[1]平衡摩擦力:不挂钩码,调整垫木的位置,接通电源,轻推小车,直到打出点迹间距均匀的纸带2)[2]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5=0.1sC点的速度大小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0.54m/s[3]根据逐差法可知加速度为1.0m/s2(3)[4]设小车质量为M,一个钩码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可得,即1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吊篮、砝码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满足“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步骤如下:气垫导轨水平放置,右侧适当位置的上方固定光电门,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滑块与滑轮间的细绳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1)将总质量为m的吊篮和砝码挂在绳子下端,质量为M的滑块(含挡光片)由静止释放,光电门测得宽度为d的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光电门与挡光片之间的初始水平距离为x,如图甲所示。
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2)此时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为__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为______;(3)仅改变距离x,重复实验测得多组x和,该同学依据所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得出图线斜率的测量值为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可得图线斜率的理论值为______,通过分析与之间的关系进而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下列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A.选择宽度较小的挡光片B.适当增大挡光片与光电门之间的初始水平距离C.减小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