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荆州2014语文-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doc
10页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荆州市 2014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 文 试 题一、积累与运用(12 分)l. (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单于 chán 忌惮 dàn 口头禅 chán 鸡毛掸子 tǎn B.讴歌 ōu 伛偻 gōu 老妪 yù 呕心沥血 ǒu C.沧海 cāng 苍茫 cāng 怆然 chuàng 满目疮痍 chuāng D.啜泣 zhuì 拾掇 duo 点缀 zhuì 辍耕陇上 chuò 2.(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碧万顷 鳏寡孤独 恃才放旷 忧谗畏讥B.豁然开朗 塞翁失马 辗转反侧 落英缤纷C.觥筹交错 箪食壶浆 老骥伏历 泯然众人D.披坚执锐 物事人非 一鼓作气 因势象形3.(2 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出土的楚乐器看,编钟与编磬往往在一起,以构成“金石之声” 。
编钟音色丰富优美,重击如 ,轻敲若 ,闻之令人心旷神怡;编磬至今仍有优美的音质,并刻有以凤鸟为主题的凹凸纹饰这些凤鸟,有的回首展翅 ,有的昂首远眺 ,有的仅露首尾神态盎然,充分体现了楚人声形兼美的匠心A.风动杨柳 雷霆万钧 栩栩如生 动感十足B.风动杨柳 雷霆万钧 动感十足 栩栩如生 C.雷霆万钧 风动杨柳 栩栩如生 动感十足D.雷霆万钧 风动杨柳 动感十足 栩栩如生 4.(3 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荆州是国务院 1982 年首批公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B.在荆州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独特魅力的是楚文化C.楚文化的辉煌成就主要取决于是否推行变法和发展经济D.不断弘扬、宣传和挖掘楚人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5.(3 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仅少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B.《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如同为侠肝义胆,鲁智深侠义中透着率真,常以假见真;李逵则侠义中显出粗鲁,却粗中有细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以富有童话色彩的奇幻故事讽刺社会现实的小说。
D.受舞台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戏剧剧本篇幅不能过长,场景变化不宜过多,矛盾冲突必须尖锐、集中二、古诗文阅读(24 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 )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 ①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 ② 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6.(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7.(2 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鯈鱼出游从容 从容:自由自在B.是鱼之乐也 是:判断词,与“非”相对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怎么D.请循其本 循:依照8.(2 分)下面对《饮酒(其五) 》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9.(2 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10.(2 分)下面对《钓饵同而得失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 ,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3 页11.(3 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神 变 则 鱼 逝 矣 奚 其 获?12.(3 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3.(8 分)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蒹葭苍苍, 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 ,道阻且长 ……”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讲堂聆听:“见贤思齐焉, ③ ”“岁寒, ④ ”烽火连天,听诗圣啸吟:“国破山河在,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人有悲欢离合, ⑦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⑧ ”……在文学的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三、现代文阅读(24 分)最后的绝招“面人雷” ,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六十来岁,骨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锐亮,像鹰眼,有点儿冷只要不下雨落雪, “面人雷”会准时出来摆摊他的行头很简单:一只可收放的小支架,上面挂一个纸板,正中写“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 “以绝技传家” 。
再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称得上是“立等可取” 顾客满意了给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毀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很快便成形,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闲暇时, “面人雷”会安静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如那些“老江湖” ,算命测字的“半仙” ,街头卖艺的赤膊汉子,强讨巧要的乞丐……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专门“碰瓷”的骗家,还有避着人做“白粉”生意的……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这么大广场,这么多人流,各类案子总会发生的负责车站治安的警察,常会秘密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 “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他们知道“面人雷”靠这手艺吃饭,便要按人头给钱 “面人雷”说:“这算是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 ”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一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呼呼地刮着面人雷”睡得正香,门闩被拨开屋里突然亮起了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 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很镇静,说:“下排琴,总得让我穿上挂洒、登空子,戴上顶笼,摆丢子冷人哩 ”“面人雷”说的是“春点” ,也就是江湖上的隐语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痣,说:“上排琴(老哥) ,是你把我们出卖了,你该懂点规矩,今晚得用青于(刀)做了你!”对方掺杂着说“春点” ,气氛也就有些缓和面人雷”笑了笑,也不绕弯子:“我这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过一会儿功夫,误不了你们的事也不必担心一个年老体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4 页三个人同意了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 ”然后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小镜子捏了起来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他们知道这个老江湖懂规矩,他们也做到仁至义尽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三寸来高,右手拿着个小竹片,左手握拳。
底座边刻上一行字“手中有乾坤 ‘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上夜很深很暗,一行人急速远去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人命关天,公安局很快就找到了“面人雷”的住处在现场勘查时,只找到了一叠汇款存根和几封家信,还有桌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其外,几乎没有什么线索刑侦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来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只形如利刀的小竹片,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拳头从比例上略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掰开那拳头,掌心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其中那个脸上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捕归案面人雷”追悼会非常隆重,正面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侧面是一幅挽联: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选自《小小说》 ,作者:聂鑫森,有删改)14. (2分)赏析第一段划线句子15. (2分)阅读第二段,用三个短语概括“面人雷”技艺高超之处16. (2分)概括“面人雷”的形象特征17. (3 分)结合上下文,说说“手中有乾坤”的含义和作用。
18. (3 分) “最后的绝招”作为文章的标题,妙在何处?“善的友爱”更持久①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 三种:“ 有用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善的友爱”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 有用的友爱”;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 愿意同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