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科林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特色.doc
4页英国?科林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特色英国?科林斯小学科学?是1990年开场陆续出版的,1993年全部出齐它根据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制定的国家课程的要求,在?全国学校课程?中“课程穿插技能和主题〞的精神和?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展编写,是以活动为根底、专题式的小学综合理科教材书中提供的活动从儿童的日常经历入手;教材中科学探究才能与知识的理解教学并重;其中要培养的技能和概念目的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教材中有丰富的培养综合技能的活动,如:描绘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调查结果、做图表和测量等,每册书设一个专题,围绕专题展开活动,涉及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和劳技等学科的内容,老师指导用书中还为老师指出每课与其他课或学科的联络;与国家课程注重教学评价相适应,本套教材以国家课程规定的各级标准为根据,装备专门的评价手册,评价方式多样因此这套教材从内容上和形式上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很有研究价值 一、 教材的编写体系1. 教材编写的根据 英国统一制定了?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1989年公布的标准有17个目的,1991年又做了调整,定为4个培养目的:1.科学调查研究,2.生物与生命过程,3.物质及其性质,4.物理过程。
并指出科学的调查研究目的,是才能目的,后三个目的是科学知识与理解目的,才能与知识在教学中占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活动中要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才能和学习科学知识提供均等的时机科林斯小学科学?根据以上两方面设置了才能与概念两大目的,各占教学比重的50%左右它的编写线索非常明晰,以概念目的为组织教材的明线,以才能目的为组织教材的暗线形成二维的编写体系 英国国家课程将根底教育分成四个阶段,小学有两个阶段:5~7岁为第一阶段〔Key Stage 1〕,7~11岁为第二阶段〔Key Stage 2〕,中学有两个阶段:11~14岁为第三阶段〔Key Stage 3〕,14~16岁为第四阶段〔Key Stage 4〕根据1988年教育改革的精神,英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将要到达的目的细化成由低到高10个等级,各等级中又列出假设干条具可操作性的细目,要求KS1到达1~3级,KS2到达2~5级本套教材以当时培养目的的到达与否做为教学评价的根据〔1999年版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各培养目的不大致分10级,各项内容更加细化〕 英国较早就意识到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进展程序,但彼此并不是互相隔绝的,它们都是学校完好课程的一局部,都要服从完好课程的总体目的及要求;各门课程在内容与技能上有许多穿插重叠之处,加强课程的联络,有利于保证总体目的的完成。
因此,英国在?全国学校课程?中提出在各门课程设置和详细教学中,都要贯彻“课程穿插技能〞和“课程穿插主题〞课程穿插技能,是指各门课程都涉及到的、需要培养和开展的一些根本技能,如交流技能、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技能、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技能、信息技能等科技教育的各门课程应与其他课程配合,保证这些根本技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开展课程穿插主题,是指在所有课程中应贯串的一些重要的思想与内容全国学校课程?指出根底教育阶段要贯彻执行5个最主要的主题,它们是对经济与工业的理解、职业教育与指导、安康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每一主题又分几项详细目的科林斯小学科学?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络,非常注重对综合才能的培养 2. 知识与理解目的的编写线索 KS1阶段学生学习注重玩中学,因此是从生活常识内容入手,以日常生活的相关事物为主题,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的理解;KS2阶段根据知识与理解的三个目的每年级有三个主题教材根据主题分专题,每册书即为一个专题,再由专题展开活动,整套教材呈明显的纵向联络从下表可见一斑 表1 KS1教材的构造--总的主题--一年级专题--二年级专题1--饮食--饮料--果蔬2--衣服和洗漱--肥皂和洗漱--衣服3--节日--特别的日子--收获和万圣节4--小说--儿歌--故事5--建筑--房子和家--我的学校6--产品和包装--蛋--商店和购物7--我们自己--我们的感觉--关于我自己8--水--湿和干--水9--挪动的物体--挪动的物体--玩具10--我们的周围--颜色--洞 表2 KS2教材的构造 --总的主题--三年级专题--四年级专题--五年级专题--六年级专题1--力和能--运动--停顿和启动--使它工作--力和能2--材料和环境--上下和周围--我们使用的物品--事物的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3--生物--我们自己、植物和动物--我和我的世界--生活在地球上--变化的世界 3.才能目的体系 ?科林斯小学科学?在国家课程对才能目的的要求根底上,又进展了细化,在小学的低、中、高年级都详细列出了才能培养目的,这些才能根据科学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设定,主要有观察、分类、测量、假设、实验、设计制作、记录、调查、交流和总结等。
总的来说是为了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才能 KS1在每一课里都有一个主要培养的才能,这些才能是: 观察:用各种感官研究相似的事物,通过交谈、画图或作表交流结果 分类:从事物的不同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归类 测量:采用符合儿童发育阶段的测量方法 实验:简单的比照实验 制作:自己制作东西并试验其效果 设计:使用资料制定方案,培养创造性 调查:鼓励学生根据方案进展深化的研究,考虑开放性的、还没有结论的问题 3~4年级的才能目的如下: 观察和分类:找出一样和不同,进展量化的分析,从现象中提出问题 测量:在观察、实验、调查中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方案和假设:提出假设性的问题并进展假设性的答复 实验和调查:找出造成实验结果的原因,自行设计实验 记录和交流:独立进展记录,并创造自己的记录方法 解释:解释现象,自己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5~6级的才能目的在3-4年级的根底有所增加: 预测和假设: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设想更合理 观察:自行提出问题,进展观察 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并能控制实验中发生的变化 总结:学会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并给以解释。
科学离不开实验验证,因此离不开观察、实验、测绘等手段;科学需要与人交流,因此需要调查与记录;科学需要解释现象,因此需要假设与总结,这套教材将这些才能进展了很系统地由低到高的分配,对于指导老师掌握教学中的才能目的很有作用 4. 科学态度目的 虽然在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未提及科学态度的培养目的,但?科林斯小学科学?根据课程穿插的精神,认为科学态度的培养是许多学科中都要考虑的,科学课更要提倡,科学态度的养成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校和气氛,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一起合作的活动时机,分享别人的观点,开展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在集体中都受到尊重 教材中主要培养如下的科学态度: 好奇心:鼓励学生乐于探究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更多奥秘,乐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合作与分享: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逐步让学生享受集体合作成功的快乐,分享自己的见解,尊重别人的观点 开放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理论自己想法的时机,注意倾听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承受新的观点,使学生理解到我们还在探究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有一定正确的观点,鼓励学生进展简单的假设,通过动手理论可能会得到意外的结果 同情心:通过研究周围的环境,理解到生物之间互相联络和互相依赖的关系,以培养尊重人类及其他生命形式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照顾小动物、植物和家人培养对生命的爱心。
坚韧不拨的精神:许多科学活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得到结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根据新情况需要经常调整自己的见解 创造性:组织有构造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和进展制作、实验,诱发学生创造创造的动机 这套科学活动课的教材还要求使学生不仅学习科学研究的先进手段,还能理解科学的应用及其社会价值,因此要请教学中为学生使用计算机及其附件、打字机、电视录像、 、数字式手表等手段提供条件 二、 教材与施行的保证 与小学两个阶段相对应,?科林斯小学科学?也分相应两个等级段与传统的每学年或每学期一册书的形式不同,每个年级设一套教材:第一阶段〔KS1〕一、二年级每套10本学生用书,各配一本供老师用的评价手册,第二阶段〔KS2〕三至六年级每套有3本学生用书,共有两本配套评价手册,三~四年级一本,五~六年级一本除评价手册外还给老师装备了教学指导书老师指导书和评价手册为教学的施行提供了保证 每套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很大同套教材几本书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深浅之分,老师可以任意安排教材的使用顺序,一、二年级教材数量较多,老师还可以有选择地进展局部教学这样有利于老师根据本地和本校的教学条件准备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选择教学内容,以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不涉及的内容有才能的学生可以业余继续探究。
1. 核心教材——学生用书 学生用书是核心教材,是完全按照知识与理解目的体系来编排的,内容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 分两个明显的阶段,KS1以生活常识为主,起奠基的作用,KS2以科学知识为主,是较完好的概念体系 ⑵ 每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