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域FTTx网络规划建设江苏移动.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53789685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城域FTTx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暂行)一、城域FTTx网络定位(一)城域FTTx网络定位城域FTTx网络是指覆盖城市及其郊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乡镇,以城域光纤物理网为依托,主要面向客户接入的综合业务接入和承载网络FTTx网络将光纤网络的带宽优势与分组化的承载技术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业务类型和可管理可监控的电信级网络质量在现阶段,FTTx网络建设主要是以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楼道)、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为主二)城域FTTx网络承载的业务FTTx网络应满足包括话音、宽带上网、IPTV等全业务承载需要接入对象主要包括集团客户(企业单位、高等院校、星级酒店、商务楼宇、政府机关等)、营业厅及代办点、微蜂窝及分布系统、WLAN热点、居民社区等,同时也可接入室外一体化基站、光纤拉远基站等末端通信网元或网络设备,但原则上不包括宏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接入、通信网元或网络设备的中继电路、高可靠性要求的专线电路出租等仍以SDH/MSTP/WDM等城域传送网现有传输接入手段为主二、城域FTTx网络结构在城域网的核心层、汇聚层,FTTx网与现有的SDH/MSTP/WDM网共用相同的光纤物理网络。

      FTTx网络主要面向客户接入层面一)FTTx网络结构特性FTTx网络结构的重要特性是分层分区FTTx目标网络应满足“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调度灵活、管理方便”的要求,以满足网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FTTx网由接入主干层、接入汇接层、末端接入层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组成通常在用户桌面终端与FTTx网之间,会有一段由铜线、无线或同轴电缆等构成的用户驻地网,一般情况下用户驻地网不包括在FTTx网的范围内2、在每个城域网内划分多个综合业务接入区(或称全业务接入区),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包含综合业务接入点(或称全业务接入点)、分纤点(或称光纤资源分配点)、管道杆路、光缆、配套设备、接入设备等各种接入资源,这些接入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城域FTTx网络1)设置综合业务接入区的主要目的是按区域完成集团客户管线预覆盖并规划建设FTTx网2)设置综合业务接入点的主要目的是作为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光纤物理网中心节点、业务归属点和与城域网汇聚层的衔接点3)设置分纤点的主要目的是作为综合业务接入点配纤、纤芯调度功能的延伸,辅助综合业务接入点完成光纤物理网的层次化收敛,简化末端接入光缆的布放,通常没有有源设备或只有功能简单的少量有源设备。

      分纤点一般不作为业务归属点,也不直接与上层网络连接3、通过建设综合业务接入区、设置综合业务接入点和分纤点,并围绕它们来组建层次清晰的FTTx光缆网,每个末端客户应有明确及唯一的区域归属和节点归属,其上联光缆路由清晰明确,在已完成管线预覆盖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快速、有序的接入,并且能够适应末端客户的频繁变化综合业务接入区示意图如下:(二)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分层结构接入主干层是指位于综合业务接入点与上层汇聚节点之间的网络层次接入汇接层是指位于综合业务接入点与分纤点之间的网络层次末端接入层是指末端客户与分纤点之间的网络层次若区内没有分纤点,也可以是指末端客户与综合业务接入点之间的网络层次分层结构示意图如下:核心层 汇聚层 综合业务接入区 末端接入层接入主干层综合业务接入点末端接入点分纤点二次分纤点接入汇接层综合业务接入区 汇聚节点核心节点接入层一般城市城区均按照主干/汇接/末端三层网络结构建设对部分郊区、县城或中心乡镇等接入需求量不大的综合业务接入区,目前可按主干+末端接入两层结构建设,待将来业务需求较大时再建设接入汇接层光缆,改造为三层结构三、城域FTTx网络规划建设策略(一)合理规划城域网综合业务接入区,尽快完成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各层次网络搭建。

      二)重点落实综合业务接入点及分纤点建设、接入主干层及接入汇接层光缆建设、管线预覆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基础资源储备三)依托层次清晰的城域光纤物理网络,以PON(无源光网络)、SDH/MSTP等光纤接入技术为主,无线接入等作为补充手段,支撑全业务竞争四)注重FTTx网络与上层城域数据网和软交换网等承载网、业务网的有机衔接、协作配合,统一考虑设备端口、VPN规划、QOS规划、IP地址规划和分配、VLAN ID规划和分配、用户认证和带宽限制、号码资源分配、业务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五)网络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设计施工规范性要求,注重主设备、配套设备和线路器材的质量把关,确保FTTx网络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四、城域FTTx网络规划建设原则(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规划建设要求1、在城域综合业务需求密集区域,包括各地、市、县的城区及其郊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及中心乡镇,依据客户密集程度、业务发展潜力、管线资源分布情况,以城市道路、街区、公路、铁路、河流等为分界,合理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2、综合业务接入区覆盖范围:(1)在主要的繁华商业区、城市中心区域,建议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覆盖范围为1~2平方公里。

      (2)在用户密度较高的普通城区,以及成熟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处,建议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覆盖范围为2~5平方公里3)在用户密度较低的城市郊区、新建开发区、新建工业园区,以及中心乡镇等处,建议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覆盖范围为5~10平方公里3、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覆盖范围一旦划分确定,不再随意变动,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以利于区内的网络建设,但可根据业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少量的分拆、归并或调整4、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要求(1)相邻的综合业务接入区之间应有明确的边界2)区内各综合业务接入点布局合理,能够覆盖全区内的末端客户综合业务接入点向上至汇聚节点有2个(或2个以上)稳定可靠的物理路由接入主干层光缆紧密围绕综合业务接入点进行建设3)区内分纤点规划布局合理,能够分片收敛末端客户接入光缆综合业务接入点至分纤点之间有稳定可靠的物理路由接入汇接层光缆紧密围绕分纤点进行建设4)区域内重点集团客户管线预覆盖率达到90%以上5)区域内的断头管道应不影响接入主干层、接入汇接层组网应合理利用管孔资源,避免小芯数光缆重复布放和光缆迂回穿放6)管线和节点基础资料应完整清晰,并及时录入管线资源管理系统,便于光纤物理网维护管理。

      二)综合业务接入点的规划建设要求1、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应设置1~2个综合业务接入点,原则上禁止一个综合业务接入点带两个综合业务接入区或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设置3个及以上的综合业务接入点2、综合业务接入点机房应具备光缆进出方便、供电稳定、机房安全有保障、机房面积满足设备和光纤分配架安装需要等条件3、节点机房建设要求(1)面对全业务竞争应加强各类节点(包括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分纤点等)的自有产权机房建设,提高节点机房的自有产权比例节点机房原则上应优先考虑与基站合建2)节点机房的选择要与城域传送网、数据网的规划方案保持一致,节点机房的选址建设进度可适度超前于城域传送网、数据网的建设进度3)首先,应利用现有自有产权的基站和营业厅作为节点机房其次可选择租期长、合作关系稳定的基站和营业厅,作为网络层次上重要程度相对较低的节点机房在现有机房资源确实无法满足需要时,可适当新购节点机房,并按《关于明确本地传送网传输节点机房建设相关问题的通知》(江苏移动[2006]1066号)的要求执行4)在自有产权的营业厅中,可划分10平方米左右作为节点机房专用面积后续新建节点机房应采用与基站选址统一规划、合建的方式。

      三)分纤点的规划建设要求1、分纤点应选在收敛末端客户光缆便利、周边管道资源到位的合理位置在客户密集或管道资源紧张的区域,综合业务接入点至末端客户之间可设置1~2级分纤点进行逐级分纤,但原则上不超过2级分纤点的配纤能力应与接入汇接层光缆芯数、周边客户数量相匹配2、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设置的一级分纤点数量原则上不超过8个二级分纤点可根据需要来设置,但原则上只用于收敛邻近的末端客户光缆,并上联至一级分纤点3、分纤点设置优先选择室内分纤方式,要求分纤点稳定(自有产权或长期租赁,如自建营业厅、基站等)、安全可靠、光缆和人员进出方便4、在室内分纤点选择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室外光缆交接箱作为分纤点建设的补充手段室外光缆交接箱设置时应重点考虑安全性要求,可优先考虑安装在单位院落内等安全位置,必须放置在道路旁时,优先考虑安装在绿化带内等相对安全的位置室外落地式光缆交接箱配纤能力(不含直通纤芯)应不低于288芯5、原则上不采用接头盒作为分纤点接头盒分纤方式仅作为临时过渡手段四)管线预覆盖建设要求管线预覆盖是快速应对客户接入需求的主要手段管线预覆盖的目标是末端管井进入客户的楼宇内、院落内或贴近院墙边,以便于将来有业务需求时原则上能够在签订业务合同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光纤接入。

      管道建设过程中,应对集团客户、住宅小区等客户进行全面梳理,在客户密集分布区域,可适当提高管道孔数或考虑在道路双侧建设管道;为便于快速接入客户,应考虑客户门口人手孔预留和横向过路管道建设五)各层面光缆的规划建设要求接入主干层、接入汇接层光缆要求统一规划、集中实施;末端接入层光缆按照“按需建设”的原则1、接入主干层光缆是指沟通综合业务接入点和上层汇聚节点的光缆路由,以双路由环形结构为主接入主干层光缆在综合业务接入点及汇聚节点原则上采用光纤全进全出的配纤方式,原则上应采用室内配纤光缆芯数一般为36芯~144芯2、接入汇接层光缆是指综合业务接入点与分纤点之间的光缆接入汇接层光缆建设应根据区内用户分布情况,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纤芯规模接入汇接层光缆纤芯数一般为24芯~144芯,建议繁华商业区、城市中心区域选择较大芯数的光缆原则上应以室内配纤为主、室外配纤为辅组网结构和配纤方式应优先采用环形+公共纤结构,部分县城、郊区及乡镇的接入汇接层光缆建设可根据用户分布情况采用树形主干+公共纤结构,公共纤比例应根据客户分布情况及组网需要设置3、末端接入层光缆是指综合业务节点至末端客户或分纤点至末端客户的光缆。

      环形、链形、星形结构都可采用,重要业务应采用双路由环形组网末端接入层光缆根据需要可选择8芯~48芯光缆六)接入技术的选择现阶段,对于高等级、高可靠的专线接入需求(金融机构、政府专网等),仍采用SDH/MSTP,为用户提供2M、FE、155M专线对于普通集团客户,可采用PON与SDH网络、数据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将客户就近接入城域数据设备,分别提供语音、宽带和专线接入对偏远或零星的集团客户,仍可灵活采用光纤直连、光纤收发器等各种手段,就近接入现有SDH网络或城域数据设备七)PON接入系统的规划要点1、PON系统的规划要点:(1)PON系统应整体规划、分步建设,并与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规划、综合接入点和分纤点建设规划紧密结合ODN(光分配网)规划是PON系统规划的重点2)PON作为点对多点接入系统,简化了网络结构,适用于区域内的规模覆盖,不适合零星和偏远的接入点3)PON系统主要用于以IP为主的综合业务承载,不适合密集的2M专线接入2、PON设备配置原则(1)OLT一般应设置在汇聚节点及以上层次,主要采用机架式结构的设备2)每个OLT的覆盖半径一般控制在5公里以内,在密集城区一般控制在2~3公里以内,以保证充足的光功率预算。

      3)分光级数一般不超过2级分光比最高不超过1:32或2:32OLT上单个PON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