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制度.docx
4页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 个体化用药: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 药剂量、用法,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感染性疾病应根据药 敏结合临床分析选择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结合临 床诊断、感染部位,尽量选用有效、价廉、毒性小的药物,能 用窄谱抗菌药物控制的感染,尽量不用广谱,以减少耐药菌株 和二重感染的发生2. 有样必采:在使用或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前应正确采集标本, 做病原学及药敏试验,力求做到“有样必采”并根据药敏试 验结果选择或更换原来抗菌药物治疗方案3. 分线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疗效和不良反应分为 一、二、三线,并实施分线分级管理4. 审批制度:使用三线抗菌药物或二联抗菌药物必须有微生 物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无药敏试验的必须有科主任及医务科 审批5. 记录用药:所有使用、更换抗菌药物必须有病程记录,记 录内容包括所用药物的通用名称、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次数、 疗程等,必须有合理的病情分析6. 疗程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一般感染的不超过 5 天 超过 5 天的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并在病程录上具体分析记录7. 换药有理: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 72小时 (重症感染 48 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 联合有据: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适应症:对单一抗菌药物 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或难治性感染,以及既需要长期用药而 又使病人免于产生细菌耐药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产生,可 采用联合用药9. 拒绝滥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疾病,原则上不使 用抗菌药物10. 预防用药: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有关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原则和用药方案,不得无针对性使用 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手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限于 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11. 越级用药:以下紧急或危重情况,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1) 感染病情严重者,包括:①败血症、脓毒血症(Sepsis) 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 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 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 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2)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包括:①接受免免疫抑制 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者;④血WBC〈1X1O9/L;或中性粒细胞V0.5X109/L;⑤ 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 陷者。
3)、致病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12. 门诊用药: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 三天,最多不超过5天(抗结核药物除外)门诊使用抗菌药 物以一线药物为主,严格控制二线及以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联 合用药13. 避免耐药: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1. 一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依病情的需要,由临床执业医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或临床经验选择使用;2. 二线抗菌药物由所在病区的科主任或具由高级职称医师的 审批(在病程录中签名)后方可使用;3. 三线抗菌药物及二联抗菌药物必须由医务科审批后方可使 用病情严重紧急使用时,必须在使用后24小时内审批4. 持续全院医师应严格遵守一、二、三线抗生素的使用权 限审批备案制,①住院医师处方权限为一线药,主治医师处方 权限为一、二线药物,科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处方权 限为一、二、三线药物②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值班或急诊 时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用二、三线抗生素,应补报科主任 批准,并报医务科备案③三线用药、联合用药2种及以上抗 感染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科备 案5. 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但若培养及药敏 证实二线以下药物有效时应改为二线以下药物:(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感染,或 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 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 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 感染、蜂窝组织炎;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 重症感染者;⑦混合感染的患者。
2)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 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 疗者;④血WBC〈1XlOV/L或中性粒细胞〈0.5X10V/L;⑤脾 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 者3) 病原菌只对二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6. 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三线药物进行治疗,但若药敏证实低 线药物有效时应改为低线药物⑴ 感染病情特别严重者,包括:①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 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感染; ③经心肺复苏术救回的病人;④使用人工呼吸器⑵ 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癌化学疗法的病人,且血WBC<1 X 109/ L或中性粒细胞〈0.5 X 109 / L⑶ 病原菌只对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1. 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48 小时;无植入物最多不超过 3 天,有植入物最多不超过 5 天 术后超过期限仍需使用的,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并在病程录 上具体分析记录2. I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 小时,延长用药的必须要有明确的病程分析记录,超过 5 天的必须有明确的感 染证据并在病程录上具体分析记录。
3. III类切口术后预防用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超过5 天的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并在病程录上具体分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