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魏晋南北朝考古文物演示.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92684361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30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魏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一、手工业与商业一、手工业与商业1、冶铁业、冶铁业 2、铜器、铜器 3、陶瓷、陶瓷 4、漆器、漆器 5、纺织业、纺织业 6、货币、货币 二、农业二、农业三、文化艺术三、文化艺术 1、简牍与纸张、简牍与纸张 2、帛书、帛书 帛画帛画 3、壁画与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与画像石、画像砖 4、雕塑、雕塑 5、乐舞和百戏、乐舞和百戏 6、建筑、建筑 7、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 1、冶铁业巩县铁生沟遗址中发现的球墨铸一、手工业一、手工业 汉魏铜镜 汉魏错金银西汉 错金银凤纹铜镜汉墓代表器物"错金银博山炉" 2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马踏飞燕 蟠龙纹 草叶纹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银蟠龙纹西汉草叶纹日光铜镜 三国两晋 铜镜蝙蝠形柿蒂连弧纹瑞兽纹圆钮大铜镜 三国,两晋,南北朝瓦当 三国牟古圣"瓦当 三国两晋南北朝 动物纹饰瓦当 瓦当 长乐未央瓦当上林瓦当 瓦当 亿年无疆 铅釉陶 青瓷青瓷茶具 东汉 说唱俑 丝织物马王堆出土文物"t型帛画". 马鞍山东吴朱然墓文物 6、货币五铢钱五铢钱汉武帝行"五铢"钱制沿用至隋末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改铸“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 制作精美,深受欢迎,其后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各朝累铸,沿用至唐初长达7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与方孔圆钱的流通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政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也统一了货币.从秦“半两”开始,中国钱币以方孔圆形作为定制,文铭重量 ,铸行纪重钱币。

      王莽时期钱币 农业工具二、农业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具的种类增多,《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就有20多种,其中除犁、锹(锸)、锄、耩、镰等原有农具之外,新增的有铁齿漏楱、耢、挞、耧、锋、铁齿耙等新增农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畜力拉耙的出现畜力拉耙的明确记载,始见于《齐民要术》,即所谓“铁齿漏楱”,《齐民要术》中所提到的“铁齿漏楱”,据《王祯农书》说,则是人字耙耙用于耕之后,可以使翻起的土垡变得细碎疏松,并可以去掉草木根茬耱是畜力牵引用以摩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工具,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条形木板或用藤条荆条之类编扎而成《齐民要术》中称之为“耢”用于耕耙之后,可进一步使地平土细,同时也和耰一样,具有覆土的作用 魏晋南北时期,大田作物种类基本是汉代的延续,但大田作物的搭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泛采用禾谷类和豆科轮作,并往往在轮作中加入绿肥作物,形成用地养地结合、灵活多样的轮作体系 二是间作、混作和套作的发展《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多种间、混作方式 三是绿肥作物的栽培和加入轮作序列之中中国利用绿肥相当早,但汉代以前只是耕翻自然生长的杂草作肥。

      栽培绿肥的记载,始见于《广志》:“苕草,色青黄,紫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品种显著增多,其中又以粟和稻最为突出粟品种《广志》记载了11个,《齐民要术》补充86个,加上粱的品种4个,秫品种6个(包括《广志》所记的品种在内),共记载粟类品种106个水稻品种,《广志》记载了13个,《齐民要术》补充24个,共37个品种的增加是选种和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的结果和标志 桑蚕的发展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三、文化艺术1、简牍与纸张新出土的简牍,绝大多数为木质,极少为竹简完整的简牍,每枚长23厘米(合汉尺一尺),最长者达88.2厘米其中,纪年上限始于西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昭帝始元一至六年(前86—前81),下限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简册内容:包括诏书、律令、科别、品约、碟书、推辟书、爱书、劾状、各类簿籍还有《九九术》、历谱、医药方等残简特别是发现长安至河西的20个驿置里程简,从京兆长安途经右扶风、北地、定安、武威、张掖等郡,这对确定西汉长安至敦煌的交通路线,提供了新论据 1、、居延汉简是在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和采集的简腔这些简牍,是我国汉代张掖郡居延和肩水两都尉的各种文书资料。

      早在1930—1931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隧遗址中首次发现10000余枚简腰,称之为“居延汉简”1973-1974年,在居延甲渠侯官等处的汉晋烽燧遗址进行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新出简陵1.9万余枚,实物2300余件1976年采集木简173枚,1982年又采集木简20枚,统称之“居延新简”2、敦煌汉简,1907年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汉简7枚,1913—1981年,先后六次,在敦煌、酒泉之间总发现汉简2190枚,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至东汉桓帝时期统称之为“敦煌汉简” 1990—1991年,敦煌悬泉置遗址(敦煌至安西之间)发掘出土汉代简椟1500余枚,纸、木等文物2650余件 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文物,为西汉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制、中外交流、邮驿制度、屯戍情况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3、武威汉简,武威磨嘴子六号墓出土,属西汉晚期所出469支《仪礼》木简,共计27298字是迄今所出汉简中保存最好的一批,对汉代经学与《仪礼》版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

      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故被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纸张最早出现在西汉,1933年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一张原始的麻纸,质白,质粗糙,纸面有麻筋1985年甘肃天水放马滩M5发现西汉早期纸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帛书与帛画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已出土楚帛书 和汉帛书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现存实物以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早 3、壁画与画像砖、画像石汉西汉前期所见少量壁画主要是装饰性的图案西汉晚期壁画成熟定型,数量增加,题材多见神仙祥瑞及历史故事汉代壁画特点画圣贤、功臣或象征祥瑞的神仙 魏晋北魏壁画特点: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供养人画像、故事画、装饰图案画山水画 石窟石窟寺艺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进入繁荣时期,石窟艺术在北方多山地区大规模兴起新疆古龟兹石窟开凿于4世纪,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甘肃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一直到隋唐元明时期,留下大量彩塑造像和壁画,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 4、雕塑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 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

      霍去病墓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是一组纪念碑性质的大型石刻群,存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系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元前117年)少府属官 左司空 署内的优秀石刻匠师所雕造 5、乐舞与百戏、乐舞与百戏在两汉壁画、画像石中常有乐舞百戏图,在两汉壁画、画像石中常有乐舞百戏图,奏乐俑、击鼓说唱佣、杂技俑玉石舞人俑奏乐俑、击鼓说唱佣、杂技俑玉石舞人俑也常有出土汉代杂技百戏成为一时风尚也常有出土汉代杂技百戏成为一时风尚沂南画像石上有飞剑、弄玩、走索、车戏沂南画像石上有飞剑、弄玩、走索、车戏等演出 6、建筑、建筑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在东汉时期,中国的传统山、悬山、硬山、攒尖在东汉时期,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特点已进一步形成木构建筑特点已进一步形成硬山硬山歇山歇山悬山悬山 魏晋 建筑 7、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交流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辟我国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辟我国的丝绸制品远销中亚、西亚、欧洲,西方的丝绸制品远销中亚、西亚、欧洲,西方的钱币、玻璃器皿等也传入中国十六国的钱币、玻璃器皿等也传入中国十六国时期东西方交流受阻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时期东西方交流受阻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出土波斯金币等。

      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出土波斯金币等1956年发掘的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夫妇墓年发掘的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夫妇墓出土出土5件玻璃器日本、朝鲜、印度也都发件玻璃器日本、朝鲜、印度也都发现中国陶瓷器、铜镜、丝绸等物现中国陶瓷器、铜镜、丝绸等物 谢谢观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