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行政审批后税务相关文件汇编.docx
37页取消行政审批后税务相关文件汇编目 录1、关于已取消和下放的企业取审批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2、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治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3、关于取消出口退〔免〕税稽核程序的通知4、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加强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5、关于取消注册税务师考前培训行政审批项目后进一步加强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6、关于取消合伙企业投资者变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地点审批后加强后续治理问题的通知7、关于注册税务师实行备案治理的通知8、关于取消为纳税人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服务的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后有关问题的通知9、关于合并、变更、注销税务师事务所实行备案治理的通知10、关于取消防伪税控企业资格认定的通知11、关于取消〝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审批〞后有关税收治理问题的通知12、关于取消〝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营业税减免认定〞后有关税收治理问题的通知13、关于取消包装物押金逾期期限审批后有关问题的通知14、关于取消金银首饰消费税纳税人认定行政审批后有关问题的通知15、关于房产税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加强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16、关于取消资源税扣缴义务人资格审批事项的通知17、关于做好已取消涉及出口退税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18、关于取消小规模企业销售物资或应税劳务由税务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审批后有关问题的通知19、关于取消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审批程序后加强后续治理的通知20、关于实施税务行政许可假设干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已取消和下放的企业审批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9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打算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治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下发后,部分地区反映,关于已取消或下放治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属于82号文件下发之前〔2004年7月1日〕发生的如何进行处理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衔接。
经研究,通知如下:一、属于下放治理的审批项目〔减免税、国产设备技术改造投资抵免〕,发生在2004年7月1日往常〔包括往常年度〕、按原规定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国家税务总局不再审批,由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二、属于取消的审批项目,发生在2004年7月1日往常〔包括往常年度〕、按原规定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国家税务总局不再审批,托付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八月十三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治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治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打算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依照«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现就取消和下放治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的后续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的后续治理 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取消后,税务机关应着重对企业申报的这些项目加强评估和审核检查发觉不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应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应按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一〕亏损补偿的治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补偿亏损审核治理方法>的通知»〔国税发〔1997〕189号〕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能够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补偿;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补偿的,能够逐年补偿,然而连续补偿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取消该审核项目后,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包括预缴申报和年度申报)可自行运算并补偿往常年度符合条件的亏损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治理工作: 1.建立亏损补偿台帐(已实行信息化治理的地区,能够直截了当用各年度申报表的动态对比来替代台帐),对企业亏损及补偿情形进行动态治理; 2.及时了解把握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形; 3.对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和利润水平差距较大的企业,以及连续亏损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了解亏损的真实缘故,专门是对其发生的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合理性等加强检查监督; 4.发觉虚报亏损的,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应及时查处 〔二〕改变成本运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治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的成本运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否那么,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阻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纳税人改变了成本运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治理工作: 1.主管税务机关应重点审查纳税人改变运算方法的缘故、程序,改变运算方法前后衔接是否合理,有无运算错误等有关事项 2.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改变运算方法的情形,说明改变运算方法的缘故,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 3.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时,未说明上述三种运算方法变更的缘故、不能提供有关资料,或虽说明但变更没有合理的经营和会计核算需要,以及改变运算方法前后衔接不合理、存在运算错误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由于改变运算方法而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调整,并补征税款 〔三〕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治理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事实上际发生额的50%,直截了当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加计扣除〞〕。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改由纳税人依照上述政策规定自主申报扣除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以下方面加强治理: 1.纳税人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必须帐证健全,并能从不同会计科目中准确归集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2.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应报送以下材料:技术项目开发打算(立项书)和技术开发费预算;技术研发专门机构的编制情形和专业人员名单;上年及当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项目和发生额的有效凭据 3.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认真审查评估着重审查其帐证是否健全,技术开发费用的范畴是否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的规定对帐证不健全、不能完整、准确提供有关资料的纳税人,不得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 〔四〕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治理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假设干优待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规定,经税务机关审核,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凡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经营的内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均可自主申报享受上述优待政策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享受减免税优待的高新技术企业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要求享受该项减免税优待政策的纳税人应在报送年度纳税申报时,附送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及高新技术产品或项目的有关资料 2.主管税务机关审查的重点包括: 〔1〕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是否由省、市科技行政治理部门按规定审批程序审核发放; 〔2〕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形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认定条件,是否有真正的高新技术产品或项目; 〔3〕是否符合新办企业的有关规定条件; 〔4〕纳税人的注册地与实际生产经营地是否均位于〝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注册地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实际生产经营地部分在区内,另一部分在区外的,享受优待政策的区内经营部分是否能够单独设立账簿,实行独立经济核算; 3.主管税务机关发觉纳税人采纳欺诈手段获得优待资格的,应按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发觉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形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或者属于有关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和谐沟通、提请纠正,并取消其优待资格,补征税款。
〔五〕软件企业认定和年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产品认定的治理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鼓舞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进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规定,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政策软件企业需要认定和年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产品需要认定 取消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认定和年审项目后,凡符合«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治理方法»〔信部产联〔2000〕968号〕、«信息产业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治理方法〉的通知»〔信部联产〔2002〕86号〕、«软件产品治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五号令〕规定认定标准的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税务部门不再参与认定和年审企业可依据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的认定材料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待政策 1.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待政策时应附送认定证明材料及有关资料 2.主管税务机关在审批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关税收优待时,应对企业的申报资料认真进行符合性审查。
3.取消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这两类企业的事后监督检查,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实质内容是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形相符进行核实主管税务机关发觉纳税人采纳欺诈手段获得优待资格的,应按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发觉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形不符合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及产品条件的,或者属于有关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和谐沟通、提请纠正,并取消其优待资格,补征税款 〔六〕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限的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那么»〔〔94〕财法字第3号〕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照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具体核定 取消该核定项目后,由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确定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限的具体标准,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按此确定按月依旧按季预缴 1.省级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应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大小,制定确定预缴期限的具体税额标准,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预缴期限应一致 3.同一省份的国、地税局确定预缴期限的具体税额标准应尽量统一 〔七〕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的治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法»〔国税发〔2000〕8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广告费所得税前扣除标准的通知»〔国税发〔2001〕89号〕规定,专门行业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取消该审批事项后,纳税人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应按照现行规定执行专门行业确需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由国家税务总局依照实际情形另行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