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西北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初探.doc
7页鲁西北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初探——以德州为例摘要 德州是鲁西北地区的典型代表,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工业农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在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等方面的产业上德州,未来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可以在继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的区位优势,发展与京津地区的物流产业,吸引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山东与京津地区的联系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正文一、 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一)区位条件鲁西北是指山东省内位于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不包括邹平县和博兴县)以及济南市的商河县、济阳县和东营市的利津县及河口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商品棉基地,以德州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鲁西北地处于华北腹地,以平原为主,与冀中南、豫北同属河北平原;东临渤海,海岸线560公里,属环渤海经济区,紧邻黄骅港,海运发达;京沪高铁、京九铁路和青太客运专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地理交通位置十分优越德州是鲁西北平原的典型地区,此处一德州为例来讨论分析鲁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德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德州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背依内陆,面向沿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德州接受京津冀都市圈和省会城市群辐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德州作为黄河三角洲的腹地,乐陵和庆云两县市被划入,其他县市均可享受黄三角政策,整个德州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二) 取得成就1.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4%左右境内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均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32.6亿元、154.9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和3.1倍2010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3%左右,人均有望突破3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增长31.9%,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140.6亿元,增长22.6%全市培育形成26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中国名牌产品、99个山东省著名商标、99个山东名牌产品的品牌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工程技术中心4家,居全省首位)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嘉宾参加会议,签约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856亿元,创历届之最,“中国太阳城”品牌更加响亮。
2.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2.4∶54.1∶33.5,第三产业提高1.5个百分点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高端化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各展所长、加快发展粮食总产达到150亿斤,连续6年全省第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增蔬菜48.5万亩、花卉苗木4.5万亩、经济林5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突破发展,德州东北城、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落户我市,义乌国际商贸城、银座商城、国际商贸港、盖世物流园等大项目投入运营;减河湿地公园、九龙湾景区、海岛金山寺等旅游项目顺利实施,董子园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成为国家AAAA景区,黄河国际生态城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董子文化街入选齐鲁文化特色新地标3.全市城市化率达45%2010年,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03项,完成投资108.1亿元,“两个新区”和“五大片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改造主干道路18条;改造城中村、旧住宅区和棚户区88个;完成了集中供热管网三期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80万平方米,供水管网实现全覆盖三) 发展机遇和优势1. 区位交通优势德州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德州市上位于黄河下游,地处河北平原腹地,东临渤海地处山东省北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石家庄等城市的辐射范围内, 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京沪铁路、石德铁路和在建的德龙烟铁路在这里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条国道、14条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德州位于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北临天津滨海新区,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德州市的乐陵、庆云两县被列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接受环渤海经济圈内几大板块的辐射,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2. 高铁经济发展机遇我国铁路客运量约15亿人次,每年人均出行一次多一点,高铁开通以后,从长远来看,会有大量人员出行,高铁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德州所处的京沪线,是我国运量最大、城市最多、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带,利用好3-5年的先发优势,是德州最需要做的事高铁开通重新调整了沿线城市的区位条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线城市是高铁沿线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南京等;二线城市是高铁沿线相对较弱的城市,如无锡、沧州、德州等;三线城市是没有高铁通过的城市,如附近的衡水、聊城、滨州等二线城市交通区位优势较其他城市有所提升,德州就属于这一类,高铁可以提升德州与周边城市聊城、滨州、衡水的相对区位优势基于京沪高铁与太青客专的“十”字交叉,德州与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的人员联系更为密切,更有利于融入两大城市群,能够更好地推进“南融北接”战略实施;同时,京沪高速发展也释放了原京沪线的货运能力,增强德州铁路货物运营能力。
3. 自然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该地区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首位;石油、稀土、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国前10位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鲁西北各市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鲁西北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
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4.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以上企业14家以皇明集团为代表的太阳能企业,年产太阳能热水器300多万m²,产值占全国太阳能行业的10%形成了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交通灯、节能玻璃和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技术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生物质能源、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德州市被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太阳城”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召开 德州,山东北部一座二线城市,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54万吨标煤、减排134.6万吨二氧化碳,为解决全球变暖的挑战提供了一条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四) 发展制约因素1. 政府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关于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并且过于笼统,使得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随意性的空间很大,而有效约束的力度很小,难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 全社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高地方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农业,工业经济比重较小长期以来工的商业不发达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成了从政府到民众的整个社会在发展工业企业所必须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上有所欠缺不能主动去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而且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持续性的观望和抵触3. 生态环境压力大发展的同时没有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在发展一些高污染行业(国家环保总局界定的这些行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同时,环保措施没有同步跟上,致使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尤其是水污染,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4. 融资问题突出金融制度落后导致的金融抑制是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这在德州市表现尤其突出金融抑制导致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导致资源闲置和资源配置错位,使许多企业发展机会丧失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胶东地区等地,在金融抑制的全国大环境下,形成了对正式金融补充的活跃的民间金融,并且正式金融也做出相当的调整。
德州市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步相对发达地区要晚,所以我们的民间金融不活跃,金融机构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融资需要所做政策范围内的调整相对发达地区要缺乏很多德州市的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成为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二、 发展战略与发展前景1.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大中型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大型和超大型企业在一个地方的建立和发展往往能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化,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实现大的跨越式的发展不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全国范围内看,都有很多城市通过少数大企业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例子我市的齐河县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德州市的大型企业发展起来,已经涌现了一批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地位的大型企业,如华能德州电厂、德棉集团、华鲁恒升集团、晶华集团、德州双汇集团、乐悟集团、齐河的莱钢永锋和晨鸣板纸厂、乐陵的山东华乐集团和金麒麟集团、禹城的禹王实业集团、贺友集团、通裕集团、平原的照东方纸业和德齐龙化工、临邑的恒源石化、陵县谷神集团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发展优势,在企业本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2.改变农村小农经济,发展规模经济 德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传统的农业区。
但是一直以来农村经济一直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与农村经济技术比较落后是分不开的,但是还在于农村合作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团结起来发展规模经济,使自己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养殖、种植产业联合起来发展规模经济还是很有利的,从最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发展规模经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几年山东德州地区农村出现的由能人、干部挑头兴办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劳力、资金、技术、土地、物资等各方面、多形式的联合,把分散的家庭经营联合成较大规模的经济实体,把单个的生产要素整合成有较强实力的经营单位,把懦弱的农民集结成能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谈判的巨人,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传统农民的面目提高生产效率、谈判地位、抗风险能力等,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例如,禹城市梁庙村120户人家,过去户户养鸡村支部书记办起养鸡合作社后,动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专门经营其中一两个环节结果整个养鸡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支书本人办起了鸡雏孵化厂、农民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原来的兼职防疫员成了专职防疫员;原来的卖鸡户不再养鸡,一家人专门办起了销售公司村里养鸡形成了专业化,鸡的料肉比提高了11%,发病率、死亡率下降了7%,鸡的售价稳中有升,销路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