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课堂个性化学习作业研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686700
  • 上传时间:2017-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课堂个性化学习作业研究骆蔚一、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必要性语言文学包含母语使用的规范和技巧,饱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格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审美空间,与学生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天然协调语文新教材有意淡化了技术操作层面的 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新教材的选文,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将纪伯伦、朱光潜、丰子恺、余光中、杨振宁等著名学者的文章选进了教材这些学者通过文本来表达人文主义思想,而学生解读这些人文主义思想是通过文本来理解、感悟因此,使用语文新教材,除了继续强调“工具性” ,即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外,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功能,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里,教师的指导作用便显现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是借助文本中不同构成因素所体现,而对文本解读能力通过分解、认知、练习来提高。

      语文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是学生的“学” 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并引导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新大纲要求下,教师指导重在点拨,而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上更强调思维的碰撞,而非所谓的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模式因此,研究性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这是通过教师以指导为代表的语文教育行为来引起、保持、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最终构建起与时代精神与教育使命相吻合的语文教学策略,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回归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原则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深 化与升华,从而更好地贯彻研究性教学策略1.作业不是应景公式,而应是个性化课堂 教学的准备公式化的作业,就是过去套路化的作业,即字词的注音与解释、一些文学常识的准备、通读文本、查阅相关的写作背景资料等,与课堂教学并没有太大的直接的关联。

      况且,这样的作业布置无的放矢,长此以往,将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率与学生作业的抄袭现象2.作业不是机械重复,而应是个性化课堂教学的顺延重复性的作业,就是过去机械式地巩固作业事实上,教师不必在课堂中将所有各段都一一解析到位,课后再重复其中的分析予以巩固,否则,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在“研究” ,而在记录教师给出的答案,久而久之,研究性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研究性3.作业不是强化训练,而应是个性化课堂教学的补充强化性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拟态形式,表象虽然有不同,实质毫无二致所谓补充,是教材、课堂不能予以解决或提供的东西,又是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这类作业是研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激烈碰撞的前提条件4.作业不是空洞泛化,而应是个性化课堂教学的拓展 所谓泛化,就是过于空泛的阅读,读而不得要领拓展,确切地说是就近拓展;又因为是“就近”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可支配 的时间,选择靠近圆心还是远离圆心的阅读,给学生弹性研究的空间5.作业不是点到为止,而应是个性化课堂教学的纵深所谓纵深,就是研究性课堂教学孜孜以求的类属化通过“个” ,以至于这一类文本的阅读,可以是归纳出文本的特征,以求“类”的概念;也可以是同类风格作家的作品研读,以求横向比较。

      三、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多样化、多侧面、多形式的阅读作业可以改善学生的阅读心态,积极影响其阅读行为1.解剖式设计这种作业是比较多见的,即对阅读文本采取外科手术式的解剖,从语词、语句、语段到结构、主旨、手法等,逐一品味其“好”处2.印证式设计这种作业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论证,以形成自己的观点,颇具阅读个性一般是学生围绕教师预设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而展开的学习活动,还不是具有完全独立意义的自主阅读3.鉴赏式设计这种作业不作全面的要素式阅读分析,而只就其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赏析它兼有说明、论证、思辨与感悟等多重色彩,能够体现更多的阅读个性但应该注意到,这类作业容易游离文本,或者不顾文本整体,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鉴赏4.质疑式设计倘若将鉴赏式作业的思辨评价的意味着力予以强化,就是质疑了所谓质疑,即对文本作价值评判,而非以鉴赏式作业的“赞美”为主价值化评判,表明其品位、风格、效应等这类作业,往往能够表现出学生的阅读个性、激活学生的本性意识 5.加工式设计根据加工的深度不同,可以有制成品的加工与原材料的加工前者是将阅读文本视作制成品,由学生对其作一度加工,或调整行文顺序,或改变原作对比关系,如明线、暗线的变换,主次人物的变换等;或补出原作中的“留白”等。

      后者是将阅读文本视作原材料,有较大创作空间,因而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6.考证式设计这种作业并不等同于学者般的考证这里的考证,是教师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一种设计、调整行为,即对语文的文本中的案例进行考察、探究、验证、辨析、说明等,从而获得认知的本体动力,具有动力性特征这类作业要求教师提出的考证任务,必须具有挑战性、新颖性、独特性、时限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之专注、持续四、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1.案例(一)(1)内容:《绝版的周庄》 、 《海边荒石》 、 《哦,香雪》 、 《送孟东野序》 、 《师说》 、《劝学》 2)类型:解剖式阅读作业3)例证:请说说《绝版的周庄》一文“绝版”一词为什么用得好?请举出例证4)依据:语文学习的阅读行为,不仅仅是“读一遍” ,而且要“读懂” ,是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主旨、结构、语言、风格等有基本了解,而了解的基础是对这些作品的语词、语句、语段等有细细的品味《绝版的周庄》中, “绝版”一词属借用类语词 “绝版”原本属于印刷领域,指书籍毁版后不再印制而借用到建筑物“周庄” ,意指周庄具有其他古镇或城市所没有的特征,其“古典” 、 “纯秀” 、 “朴实” 、 “自然”的风韵, “亲切”的气质,浓郁的“民族味儿” ,古老的“生活习性”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毁损了,便再也没有了因而能使人们在赞叹之余,又格外珍惜之情5)效果:通过解读“绝版”一词,并联系文本予以例证,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主题、结构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精细的阅读分析能力及细腻的情感感悟,并由这一个“借用”类语词的“个”的精读,可以迁移“类属化”的阅读2.案例(二)(1)内容:《自然笔记》 、 《听听那冷雨》 、 《激流总序》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记旧本韩文后》 2)类型:印证式阅读作业3)例证:找出《自然笔记》中引用与化用的句子,说说其作用4)依据:《自然笔记》是科学笔记一般这样的文本虽然深入浅出,但难免因过多的科学术语、科学名词而使人有距离感好在“笔记”融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在展示自然奥秘时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使行文如行云流水般极具美感所以,这一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重点了解科学笔记的文学性,除了运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外,还有想像等写作手法的存在当然,文本阅读中特殊存在的便是引用与化用5)效果:通过寻找文本中引用与化用的句子,可以使学生了解,恰当的引用与化用能提升语言的品位,从而提高学生文本阅读的感悟;同时,也是对旧有诗词背诵、记忆等能力的检测,从而将感悟点落到实处。

      而对引用与化用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比较认识后,学生又会对语文学 习的知识点有了更清醒的认识3.案例(三)(1)内容:《边城》 2)类型:加工式阅读作业3)例证:本文是长篇小说《边城》的节 选,编者沿用原小说题目作为节选部分的题目,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你来设计一个题目,你会怎样命名,依据是什么?(4)依据:设计这样的作业,是让学生了解“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 “边城”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以他的社会理想来与当时庸俗化的城市文明对比,从而使读者了解作者对故乡尚未被城市文明污染的淳朴民风的怀念边城”是理想化了的现实,据《长河·题记》(沈从文), 《边城》创作时(1933 一 1934), 《边城》中的生活已几乎不复存在所以,沈从文是为了借此留住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即温暖的人性而通过重命题过程,交流重命名活动中的研读体会,深化对小说的学习,感受“温柔、美丽、平静”的湘西风景与生动丰富的湘西风俗,学会长文短读的学习策略,保护阅读个性5)效果:在对华东师大二附中 2002 级学生的试教过程中,三个班级学生交来近百份预习作业,给予《边城》节选部分的重命名,总计 20 大类题目。

      有《歌声》(或云:《小城的歌》 《梦之歌》 、 《夜曲》 、 《牧歌中的情韵》 、 《曲缘》 、 《一曲难忘》);有《三年六个月的等待》 、有《爷爷与翠翠》(或云:《祖孙情》 、《翠翠》);有《爱的形式》 ;有《虎耳草》(或云:《情牵虎耳草》 、 《梦中的虎耳草》);有《爱如月华》(或云:《月光》 、 《星约》);有《心结》 ;有《渡口》 ;有《镜子》(或云《轮回》);有《豆蔻》 ;有《车路与马路》 ;有《竹雀》 ;有《那船?那人?那歌》……也有认可《边城》的,不一而足学生们旁征博引,积极调动作品中情节设置、环境描写、人物关系等,探究自己的重命名的合理性4.案例(四)(1)内容:《送孟东野序》 、 《京口北固亭怀古》 、 《苏武传》 、 《前赤壁赋》 2)类型:考证式阅读作业3)例证:找出《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典故,并说明典故运用的作用4)依据:古典诗文中,语例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典故考查学生的积累、记忆、归纳等综合能力运用,所以问题具挑战性学生自己在考证过程中,可以从实词的解释方法,词法、句法的归类等作文言文下位的考证,也可以就作者行文思路等考证而典故的运用更重视学生的积累,从而使课堂学习呈现研究成果展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的乐趣。

      5)效果: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乐于完成此类作业,这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实践检验,同时课堂教学精彩而活跃,发言者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选自《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 年 7-8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